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反思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时间:2016-12-14 09:19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篇一: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虽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积累,所以教学设计时,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现在看来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趣味盎然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个目标性的提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自认为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

  首先,我由历史谈起,情景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的“读——译”均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关于文章分析由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加以整理,然后班级进行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虽然我们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于好心,但是我们不理解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分别是如何反驳的?表现出了二人有什么不同?3、秦王在文中分别有什么行动和语言?表现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唐雎既然想刺杀秦王,为什么不直接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却绕圈子说了三个刺客的事?学生在感悟、赏析词句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

  再有,本节课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故事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人物设计神态、动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在感悟唐雎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怀怒未发,休祲

  降于天”以及与秦王同归于尽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学生又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分配欠合理化,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小练笔: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加强课堂程序、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篇二:

  1、《战国策》在我们通常的认识中都是一部史书,然而《唐雎不辱使命》很显然不是真实的历史记录,课本的课下注释也没有明确它的文体特征,只说“《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是不是故意模糊这一问题不得而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不去深究这篇文章是史实还是小说,但不可以不为学生“解惑”,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这篇文章时就问道:“唐雎的武器从哪里来的?”我想,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虽然不是在史实还是小说的问题争执上,但是作为老师,必须有足够的眼界和相应的知识,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而不是故意去模糊这个答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辨的精神,对学生而言更是终身受益的事。

  2、关于《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传统文化问题。教学生学语文,从文字到文章,再到文学,直到文化。从唐雎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侠义精神。这个东西该讲吗?如果该讲,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呢?是不是讲5分钟的延伸,语文课就是“不务正业”呢?

  我个人认为,侠义精神是当下社会大环境的要求,是民族文化精神传承和发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它不仅仅是政治课或者历史课的内容。但是,应点到为止,不宜多说,深说。点到为止,给学生埋下一个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合适的时候,它就会生根、发芽,蓬勃生长。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的血脉才会绵延不息,社会和国家才会更有希望。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篇三:

  《唐雎不辱使命》一问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描写,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事件的发展和人物性格。

  唐雎是一介使臣,而且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的使臣,来到秦国,面见秦王,而此前,因为秦王吞并安陵的提议没有得到安陵君的同意,极为恼火。文中展示的是强大的秦国,弱小的安陵。一方是强大秦国的国君,盛气凌人,强横无理,一方是弱小的国家的使臣,对比强烈,结果似乎也是在意料之中,但是居然,唐雎就完成了帮助安陵君守护安陵的使命,令后人赞叹。

  恃强凌弱,在强秦面前,一切都会被横扫,秦王似乎可以为所欲为。在两人面对面的正面交锋中,秦王一开始占据上风,语言态度蛮横,傲慢。见到唐雎问道,安陵君不许寡人,何也?想要就要的态度跃然纸上。交锋之初,唐雎态度温和,委婉,回答的说法与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说法一致。

  本来就非常恼怒的秦王,终于发火了,用天子之怒来威胁恐吓唐雎,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场面让人惊恐。但是唐雎用布衣之怒来回应。秦王对此不屑地说,布衣之怒不值一提。唐雎指出了所谓的布衣之怒,不是庸夫之怒,而是士之怒。士之怒,也会感动天地,力量巨大。挺剑而起,与秦王同归于尽之心尽显,终于令秦王折服。

  一次令人胆战心惊的交锋,终于让安陵转危为安。

  语言是有力量的,行动更是有力量。唐雎因为语言因为行动因为勇气,而被人们肯定。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篇四:

  一堂热闹的语文课结束了,同学们以空前的热情全员参与了这节语文课,下课后我沾沾自喜地品味着今天“成功”的原因:

  一、改变了以往小组竞赛的方式,而变成了一对一的个人较量,是一些原本依靠心理较重的同学也不敢怠慢。二、竞赛中落败的同学要被罚做演员,出演这个课本剧。三、同学们厌烦了以往教读古文时采用的教师指明—学生识记—课后复习的老套子。

  我的满足感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下午的巩固考试的成绩把我的愉悦心情打得支离破碎,面对着同学们糟糕的分数,我想不通,这样一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的课,怎么竟是如此结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百思不得其解,马上找了班里的几个同学座谈,把心中的困惑与他们交流,虽然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解释,但是他们的话还是给了我启示。其中一位同学说:“竞赛时只顾着担心被同学点名,别的同学竞赛时说了什么完全不知道”。另一位同学说:“课挺有意思,同学们积极性高着呢,可是好象老师没什么事了”。我终于如梦初醒,明白了个中原因。

  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学习框架。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也要为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储备好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才能达到有效教学。而我在授课中,只顾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确是成为课堂的主体了,但教师的主导地位却丧失了,失去了主导的课堂,虽然热闹活泼,但却如灿烂的烟花,表面的浮华背后没有丝毫沉淀。失去了主导的学生们像一群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知识的天空里无秩序、无目的的乱飞,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节曾让我短暂拥有愉快和满足的语文课就这样以另外一种形式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它不仅让我明白了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的道理,同时,也为我进一步探索课程改革的奥秘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示例。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例如《核舟记》等来说,这一篇在文字上有些难度,《战国策》又是以记言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过,即使是古文也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

  但是,有些涉及到专门性知识如历史知识的地方,教师则必须讲解、点拨到位。

  其次,在古文的教学中仍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安排不同要求的读书,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在学习本文时,采用了朗读法教学,通过读书达到让同学们理解课文的内容宗旨,及《战国策》的博大精深。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篇五:

  昨天上了一节公开课,是一篇文言文,名为《唐雎不辱使命》,听课的有本校老师。

  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只利用课间10分钟进行了预习。课是这样设计的,导课后,进行了解题,简介了作品《战国策》;接下来进行了读文,泛读和自由读;学生质疑(主要是词句的理解);朗读探究,主要是这样设计的,朗读人物对话,分析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及态度,再分角色朗读,相机引入一些问题探究,出使的原因,几次交锋,事情的结局(秦王为何退让),分析了人物形象(唐雎);总结,事情得到和平解决,靠的是什么;朗读全文。

  上完课后,几位老师进行了评课,有可取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文言文教学改变了过去逐段讲解、逐句分析的教学状态,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朗读中进行提问、探究、点拨,以读为突破口,完成了文章内容的解读,分析了人物形象,注重感悟,方式新颖、符合新课标精神,有阅读教学的意蕴。教师的板书,普通话为课堂增色不少,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得心应手。文言文教学的特点,要求把握住了,利用导语进行了导读,方法质朴、简单、操作性强。

  不足之处先从课题说起。破题时要提醒“雎”的写法,文章是文言文,课题是白话文,让学生说说用文言文做题目该怎么说,可以对题目进行质疑导入对文章的解读;教师的泛读应该滞后,学生对文章章内容有所领悟时再泛读,才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课堂中要加强质量意识,注重考点的教学,注重词句教学;教学时间安排有误,应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文章的解读,第一课时,让学生读通课文,对照注释读懂课文,第二课时在进行研读、品读;由于时间的不够,整节课的品读给人的感觉是没有让学生读透、品够,还有很多内容让学生继续深入品味,教师进行点拨,如人物形象、人性等,品出了秦王的杀气后,还应二品、再品,要发掘秦王的心理活动;阅读教学的本质、精神、实质还要好好把握,课堂要改变容量、节奏,应围绕重点转;教师对文章的解读不深入,事情的结局不能照搬教参,不能说秦王“屈服”了,说成秦王“退让”了更为恰当,“不屈服”用在唐雎身上才恰当;教学中要重在读唐雎的凛然正气,而不是秦王的骄横霸道;总结时,应让学生进行,总结出完成使命的原因;教学的结尾在安排一个小练笔,评价人物形象;

  几位老师还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指导,文章要三读,一读正音,二读理解(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三品读(唐雎完成任务靠的是什么);文言文阅读要读顺(反复读),读懂(出示思考题进行阅读,出使的原因,几次对话态度怎样,概括故事梗概),读悟(分析人物,读的语气,文章的用词等)。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篇六:

  小说单元之后,要上文言文单元留下的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我给学生布置的前置性作业为“唐雎为什么能够不辱使命”,并要求课前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解决大部分字句方面的问题。

  上第一节课时,发现学生并不能完全按照要求去做,于是就先让他们分小组讨论交流第一段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找一个学生介绍他通知讨论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没搞明白的问题。学生说出了一个重要的文言复音词“虽然”,说它是“即使这样”的意思,我对此有不同意见,觉得理解为“虽然这样”更合适,因为从外交礼节、实力对比的角度看,这个“虽”不应该是表假设的,不管心里愿意不愿意,安陵君在说话时都会把秦王的要求当作真话来看待的。学生说没有什么疑问了,之后我针对这一段提出了几个问题,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了。明确了这一段是唐雎出使的背景并齐读之后,这一段的学习结束。

  对于后面的内容,我受教师用书的启发,结合其特点(主要就是唐雎和秦王的对话)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给学生布置了下一次课(第二天是两节课连堂)的前置作业:八个大组表演唐雎和秦王斗争的场面,要求使用白话对话,要用动作、表情,可适当使用道具,可添加一些细节。具体要求是:利用本节课剩下的时间,先读懂后几段的内容,然后小组中前后对应的两个同学分角色用白话来表演唐、秦对话,然后每大组从两个小组中分别选出表现最好的一名同学组成表演队。第二天上课前先把课桌移动教室的两边,中间留出空地,以供表演之用。各大组的组长担任评委,负责给代表队打分,满分10分,给分不低于7分。课代表负责统分。任务布置完之后,心里有些忐忑,因为平时没见到学生对课堂活动有多么积极,很担心第二天会冷场。

  第二天我比往常提前到教室,到窗户边时发现教室里的桌子已经拉到两边了,还有学生在舞动着自制的道具剑,心中窃喜,觉得有戏。进入教室后,我先表扬了全班,说他们积极性很高,准备很充分,问哪组先来,第一组的组长举了手,但其他组有意见,说要抽签。我说让第一组先干,然后由他们抽签决定第二个上场的大组,其余依此类推。大家同意后,第一组上场,意外的是,上来的不是两个人,而是四个人,除了唐雎、秦王外,还有两个侍卫站在秦王的后面。几个演员从出场到见面的礼节到对话的语气等都拿捏得很不错,对话的台词不仅切合原文的意思,还有所发挥。那把带着小红缨的竹剑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余下的表演更精彩迭出,只是第一组的同学觉得很委屈,他们说自己先表演吃亏了,因为后表演的几组窃取了他们的创意。

  相对来说第四、第五两组的表演要差一些,特别是第五组,两个角色基本上都记不得台词,好在他们事先每个人都配备了随从,随从的手里都拿着书,主人一忘词,他们就在后面小声念,主人再重复说一遍,大家都说他们在演双簧。这两个组是学困生的集合,能够积极参与,已经让我倍感高兴,同学们也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耐心,有的人还看得有滋有味。

  表演用了一节多课的时间,参与演出的同学占到全班一半以上,整个课堂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第二节课剩下的时间,我让几位担任主角的同学谈了对唐雎、秦王的认识,由于走进了课文,走近了人物,他们谈得都很到位。

  这两节课,是我接这个班两个多月来上得最开心的课,也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增强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但对于这两节课,我感到还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要求学生使用白话,可能造成学生脱离课文直接去背译文的问题,这与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自悟、讨论、对话的过程中理解句意、文意的初衷相违背。为了一个间接的目的去学习,学习可能就不是一个负担了,但如果间接目的成了直接目的,学习就会出现偏差。也许当初让他们直接使用原文进行对话,更符合文言文学习的规律。

  二、学生活动中出现了表演者希望尽情展示,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但观看的同学却不能做忠实、文明观众的问题,也就是说部分学生只关心自己的表演而对别人的表演没有兴趣。这个问题也是我多次在县内几所学校听课时经常见到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能与同仁探讨。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篇七:

  这是一篇情节性、故事性很强的自读课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着重从文章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这一写作特点入手分析,并组织学生通过排演课本剧的方式,达到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和把握。

  从学生活动来看,他们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很高。且对唐雎这样的历史人物,尤其又是在矛盾冲突如此激烈的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他们非常感兴趣。因此,投入排演课本剧的积极性也是很高的。他们基本把握住了人物鲜明的性格。通过揣摩秦王与唐雎的性格反差,达到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一部分学生还通过课下资料的搜集,找到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文学常识。如有的学生搜集到了课文中三刺客的详细资料,甚至还有的找到了一些其他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刺客资料。有的学生则搜集了有关课文出处的资料。这对教学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资料检索能力的锻炼,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