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反思 >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时间:2016-12-08 11:40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篇一:

  第一遍看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觉得有点生涩,文章修辞手法多变,景物叠加、词语移用、人称变换等等,使文章缺乏理解上的容顺。然而即使如此,却依旧能感受到到洋溢在文章之中的喷薄情感。是悲愤,是感伤,是低沉,是激昂,一种感动在阅读时油然而生。

  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想把它作为一种“爱国精神的显现”的文章放进这一单元。然而对初一学生来说,那种背井离乡之苦,家破国丧之痛是根本无法体味的,再加上文章本身所具有的抒情性、散文化的特点,使得文本的理解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去感受文字的内涵了。

  那么,究竟用不用去讲解文本中所传递的信息呢?譬如文章中所描绘的景物,譬如运用的抒情方式等等。再读文章,觉得还有很多东西难以理解,尤其是本课的练习题繁多琐碎,涉及词语、句子含义的有很多,究竟是否有必要去讲解这些东西?

  这篇文章是作者借回忆自己的故乡的景物,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抒发要收复故土的愿望。那些形式都只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而已。我顿悟只要能感受了作者的喷薄情感,难道不是一种获得么?语文非得解析文章,咀嚼词句才行么?“不求甚解”也是一种解法吧!于是,我以“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以文动情、以情感文”为目标设计了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以伟人爱国名言导入爱国主题。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的镜头。

  3、播放《松花江上》歌曲。

  低沉悲壮的歌声,触目凄惨的画面,使学生处于一种悲愤的情感状态,为理解文章中国破家亡之痛做好了铺垫。

  以文动情、以情感文

  1、范读课文,学生感受文章蕴涵的情感。

  2、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朗读。

  (教师范读过程中的语气变化,或舒缓或急促,或低沉或激昂,或优美或悲怆,都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力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也能满含真情,很好地反映作者在文字间要倾诉的感情。)

  至于那些写作手法等等,学生在揣摩语气,探究质疑的时候提到了,但是,在那样的一种情感氛围下,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也没有必要去深入了。

  最后,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配乐朗读做一堂课的结尾,再次把情感推向高潮。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对课文的诠释和补充。一堂课下来,感受颇深。确实,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课堂工作都是在分析分析再分析,不把一篇文章说出个所以然来好象亏欠了学生似的。其实,学生也有他独立的感悟能力,我们只要创设合适的氛围,帮助学生感悟就可以了。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的阅读更是如此。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用文字去打动心灵,少一点传输,多一点共鸣,我想,这样的课堂学生会更喜欢,也更有语文课独特的魅力吧。

  课后,很多学生在日记里写到了听这堂课的感受。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今天学了《土地的誓言》,我一直很激动。开始的时候,看老师放的那些日本军队在东北烧杀的场面,我气愤极了,听着“九一八,九一八”的歌声,我几乎要流下眼泪……我大声地朗读着‘土地,我的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每一个字都如炽热的火在燃烧,我感觉到了热血在沸腾……”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并没有我原来预想中的感觉乏味,感觉难懂。反而是充满了热情,或许他们并不完全理解文本中的很多生涩的语句,但是他们依旧能从中读出作者炽热的情感。

  由此我更进一步想到,面对教材,我们教师一定要有主体意识,该舍的舍该取的取,不能盲目崇拜;对待教学参考、备课资料等工具书,绝不能照搬照抄,即使对课后练习也不一定要处处落实。尤其是对一些比较“难”的文章,如果它的语言并没有极其重要的学习价值,我们要大胆舍弃,许多语句并不需要去分析去鉴赏,否则只会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只要我们在面对不同的文本善于取舍教学内容,善于选择合适的切入口,找准文本和学生对话的共鸣点,就能扬长避短,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激情。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生动起来,语文才会精彩起来。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篇二: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感情,我在“引语”和结束语上是这样处理的:

  “引语”,讲述“九·一八”事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边讲解边让学生看,而且我的语言是充满激情的。这样的处理方式无形中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激起学生心中充满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同时,我顺带又讲了日本关东军“731”部队的罪恶行径,这样更让学生在情感上激动不已,为文章的学习蓄好了势。

  “结束语”,我又让学生欣赏歌曲《松花江上》,学生在听中体会到了歌词中表现的悲凉、愤恨、眷恋、思念之情。学生在听完了歌曲后还对歌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特别上了解分析了“反复”这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如“流浪!流浪!”、“哪年,哪月”、“爹娘啊,爹娘啊”。结束语让学生听歌曲《松花江上》,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是对学习的本文内容加深理解、加深印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生本教学的理念强调要“教少学多”,学生能够做的事情老师是绝对不能包办代替的。所以针对上述情况来分析,“引语”这个教学环节我还是做“多”了。其实我在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种种罪恶行为,了解有关的历史背景。如果这样处理了,让学生自己来讲,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学生讲述的内容一定是大于我所讲述的,是比较全面而丰富的。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篇三: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1、整节课贯穿着一个“读”字,而且对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了课文,积累了知识,训练了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与本文直接对话,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师的个人阅读经验影响学生,既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又让学生进行了初步感知。

  3、“板块式”教学思路具有简捷灵活实用的特点,给人而目一新之感。按照理解——积累——发现——创造这一步骤设计的四个板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了由浅入深。

  4:教学设计避免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而致使课文支离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前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

  5、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九*一八事变后的人民生活情况,其丰富的图版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事半功倍的实现了爱国教育的情感目标。

  6、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课堂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仍未足够,虽然学生朗读课文及回答问题不乏闪光之处,但教师本人的“精讲”功力仍须深化提高。

  2、课堂上学生虽然读的很多,但他们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同时教学思路和框架的设计有些机械、呆板,影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的产生。

  3、教师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点评学生答题还可更加简练而富于变化。

  4、教态过于随便,不必要的肢体动作应注意避免,这也是年轻教师不够严谨的表现之一。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篇四:

  一、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1、整节课贯穿着一个“读”字,而且对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了课文,积累了知识,训练了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与本文直接对话,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师的个人阅读经验影响学生,既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又让学生进行了初步感知。

  3、教学设计避免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而致使课文支离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前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

  4、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九•一八事变后的人民生活情况,其丰富的图版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事半功倍的实现了爱国教育的情感目标。

  5、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

  二、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课堂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仍未足够,虽然学生朗读课文及回答问题不乏闪光之处,但“精讲”功力仍须深化提高。

  2、课堂上学生虽然读的很多,但他们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同时教学思路和框架的设计有些机械、呆板,影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的产生。

  3、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点评学生答题还可更加简练而富于变化。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篇五:

  上一周周五早上,听了我校初一蔡老师教学《土地的誓言》一课,最深的印象是: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容量大,形象可观,醒目快速。最值得一提的是,她为同学们展示许多东北沦陷后日本残害东北百姓的图片和东北丰富资源的风景图片,以及一些爱国诗词,这些,对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故土深沉的思念、对侵略者的痛恨和渴盼回家的情感,帮助很大。不足之处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比较粗糙,倘若不是以学生充分预习为前提,那么,多数学生解读文本的时间偏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当然就小。虽然师生也互动,更主要的是时间多为在教师操作课件中度过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因为蔡老师任教的这个班,是本年级好生集中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组织教学很轻松。教学容量可以这么大。我任教的班级则是年级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差、接受能力弱的班级,所以,倘若我这么上,学生预习被动,上课见了图片后除了激动尖叫和高兴哗然外,要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文本语句的解读,恐怕还要多花点力气,这样下来,教学那么多的容量,一节课绝对是完成不了的。

  那么,当天下午,我是怎么上这篇课文的呢?我没有制作多媒体课件,跟平时一样,把它上成最普通的常态课。

  我曾利用早读和周四剩余的一点时间让学生默读与朗读过课文两遍了。学生对课文已经实现初步感知了,但对作者感情上的理解依然模模糊糊,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再来,学生对题目的含义一定要理解到位,这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关键,否则,不能深刻体会作者当时的悲苦心情。其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应该确立对故乡的深沉回忆的片段。只要理解了这两个片段,那么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其他很多冗长的自言自语可以几句带过,甚至可以不说。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点只安排了这么几个:1、写作背景介绍,2、解读标题含义(在文中找到诠释标题的语句),3、分别找出回忆故乡物产和生活的片段,4、分别品读玩味两个回忆片段,了解修辞运用的效果和蕴含其中的情感。其余的内容几句话带过。

  我自以为这样教有个好处,就是能根据学情,紧扣课文,引导学生集中精力解读文本,学习品赏精彩的字词句。教学容量少而精。当然,没有让学生看图片是一个遗憾,但我担心用了多媒体后,课堂上很难把控学生品读文句的注意力。所以说,班级学情决定教学容量。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篇六: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充满着丰富而深沉的爱国热情的抒情散文。作家端木蕻良的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后许多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到心脏的跃动,感受到热血的沸腾。当时,关东原野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全篇强烈的爱国色彩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基础。如果学生能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进而理解文本丰富的恋乡情感,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对家乡的眷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活体验,然后再走近文本,去感受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那天上课我先这样开头:

  师:我们学校现在实行大小星期制度,假如你听说本来这个星期可以回家而学校却把它推迟到下星期的消息,你会怎样想,怎样做的?

  生1:我很伤心。

  生2:郁闷。

  生3:我会骂学校不近人情,太不理解我们的心了。

  生4:本来约了好朋友见面,现在又要泡汤了。

  ……

  师:如果你是被迫离家十年,你又会怎样想,怎样做的?

  (沉默。许久才有学生发言)

  生5:我当然会想家。

  生6:我不会忘记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生7:家乡好象没什么。

  (随后学生七嘴八舌,说说笑笑,议论纷纷。)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东北流亡作家端木蕻良在被迫离家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饱含着炽烈爱国情怀的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下面我们先熟悉课文,请同学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

  随后的教学过程按照事先的预设进行,但感觉总是怪怪的。无论是朗读,回答问题,还是讨论。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与文本所营造的情感气氛似乎极不协调,好像是学生与文本有莫大的距离。

  下课后,到办公室小憩,信手翻阅2007年第5期的《读者》,偶然发现其中有一篇《只为这片天与地》,写的是一个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悲愤的故事,看后深有感触,于是灵机一动,下节课在下一班能否就以这个故事为切入点?

  第二节上课铃声响起,我走进了另一个班。

  师:上课前,我先为大家朗读一个故事,题目是《只为这片天与地》:

  “八路军战士李坚带着二十几名小战士和女同志转移。他们一连经过几个无人的村庄,来到一个傍山的小村子,还是不见一个人影。奇怪的是,他总感到身后有个人跟着……”

  随着我绘声绘色的朗读,并不时点击ppt中日本侵略者暴行的图片,学生渐渐地进入了一个悲愤的境界:没有了哄笑,没有了交头接耳,有的是一双双仇恨的眼睛,一张张坚毅的脸庞。我观察他们已经进入了一种状态:悲愤,感伤,低沉,激昂……我想这正是教学《土地的誓言》所期待的。

  随后的教学十分顺利。

  回来后静静地回味思考着这两节课。不同的导入,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原因何在?学生的回答中规中矩,表达的也是人之常情,但一节的情境是漫不经心,甚至有点嘻皮笑脸,整个教室的气氛热闹。一节的情境是严肃,甚至带有点庄严,整个教室的气氛悲愤。相对于教学《土地的誓言》,哪一种更为合适,自是不言而喻。因此我想到:课堂教学的导入要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一、文本解读前要善于分析学情

  现在的学生受网络媒体等影响,在学习方面态度冷漠,不大会被感动。他们对那种背井离乡之苦,家破国丧之痛,觉得似乎十分遥远而无法体味。但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想把它作为一种“爱国精神的显现”的文章放进这一单元。这样,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编者的意图,教学的目标就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制约着教学预设及教学过程的展开。第一节课的导入失败就在于教者没有很好地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没有在学生与文本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教学预设成了无的放矢。而第二节的导入以故事性、形象性的朗读和一组组图片引入,学生听着生动感人的故事,看着描述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组组图片:“被敌人封锁的村镇”、“遭受屠杀的民众”、“抗击敌人的战士”等。虽对背景知之不多,但预先教学准备充分,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置于当时特定的背景之中,为学生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做好情感的铺垫,因此教学比较成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可见文本解读时,教师只有充分估计学生现有的情况,调动其积极情感,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设计要预设更要生成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案”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不可动摇的预设方案,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活动均要围绕教案展开并受到教案的严格制约。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和因素都是无法事先“设定”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无法想象到的新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教学设计就要围绕学生、学情做必要的调整。即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设计应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要像绘画一样既为自己的“教”更为学生的“学”“留白”,以便可以适时调整策略,满足新的情境和学生新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如果教师过分重视教学设计的预设,就不会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其效果就肯定大打折扣。第二节课的比较满意就在于教师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及时调整。由于很好地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把他们潜藏的热情、爱与感动都激发出来,所以教学就得心应手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两节课的不同教学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课堂导入好,学生学习兴趣就浓,学习热情就高,课堂上教师讲起来就轻松容易得多,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冷静地思考,深刻地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出灿烂的理想之花。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