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反思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

时间:2016-12-04 11:15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篇一: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的名著之一,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课文分为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篇幅比较长。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主要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是“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主要是“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主要“浏览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结合课后的泡泡和读书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感觉还是时间没有把握好,特别是在“精彩片段”部分的教学中花了太多的时间,总认为学生该学习的地方太多,临时多加了不少教学点,有点违背略读教学的规律。现在想来,本课教学应以“培养阅读原作的兴趣”为主,以课堂带动课外,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名著的浓郁兴趣为目标。教学真是遗憾的艺术,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遗憾越来越少。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篇二: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其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风趣幽默略带夸张讽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在教学精彩片段的片段的时候同样我只让学生先弄清精彩片段里主要为我们讲述了什么,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段去细读,最后我让学生扮演汤姆为全班同学讲述在洞中的奇遇。在孩子们交流自己喜欢的片段的时候,我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悟,让他们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要算孩子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讲故事了。一个个孩子都尽情地发挥想象,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当学生进入了情境之后就会觉得40分钟实在是太短暂了,但是孩子们没有丝毫要急着出教室门的意思。还有许多孩子跃跃欲试想到台前为大家讲故事。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孩子们写小练笔,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汤姆的洞中奇遇记。并许诺孩子们找个晚自习的时间来交流,评出最优秀的小练笔。我觉得我在教学这一课中孩子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初步领略了语言文字带给他们的奇特感受,我想,只要如是地带着孩子们去品位去感悟的话,孩子们一定会爱上中国的语言文字的。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篇三: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口味的。安排这篇课文是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并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下面是我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反思,与大家分享。

  课前我让学生尽量抽时间去看这部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经过考虑,我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目标定为:掌握一些略读与精读的方法;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

  开篇我以故事及《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图片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阅读梗概,提醒学生留意: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主要内容。接着快速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这部分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最欣赏汤姆的那一点。最后我用汤姆出让刷墙权的那段精彩描写来引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完成《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任务后,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向往汤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满冒险的生活,假设他们去模仿的话,对他们的人身安全是否会造成威胁。这确实是我疏忽的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到汤姆这一人物形象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经过反思,我认为在教授这课时,应引导学生由于所处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我们不应象汤姆那样去冒险,要学会理性地思考人生。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篇四: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还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口味的,因此,我安排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将之读过一遍,对于主要故事情节应当略知一二,并以做读书推荐卡的方法了解了学生最喜欢的精彩片段。但对于名著的学习与阅读应当不是只读一遍略知一二就可以的,其精华尚需要慢慢品味,其中的精彩篇章更需要一读再读。所以要让学生明白只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指导学生掌握略读与精读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一本如此经典的名著,而我只能展现一个课时的内容,感觉非常难。最后我将重点定为: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有目的有方法地阅读整本书;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开篇我以书名来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教学的重点部分还对所选的文段进行精读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文章的闪光之处,自己逐渐理解这本书的写作特色,并交给学生四种精读的方法。最后,请学生再自己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结尾时提醒学生:对名著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鼓励学生认真阅读名著,常读常新,常读常悟。

  这节课上下来,还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相信学生具有阅读、赏析文章的能力。这些学生我是第一次见到,当我让他们自选精彩文段时,他们不仅能选出其中典型的精彩片断,而且能够自觉地进行分析,有些同学分析得还很详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理解。所以,以后老师要学会大胆地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学习。

  二、兴趣是阅读名著的动力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名著阅读的关键。试课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不能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后来经过再次备课,增加了视频、分角色朗读,效果就大大的不同了。影视这个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视觉上汲取了营养,引发了阅读兴趣,更加关注名著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为名著阅读作了良好的铺垫。“影视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阅读理解,从而熟悉名著的基本情节。分角色朗读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上阅读名著的主人,他们的认真朗读,认真赏析、品评,真正是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三、对学生阅读名著,老师要有方法的指导

  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就会无目的性;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名著阅读活动就会毫无效果。而阅读的方法各种各样,略读、精读、做摘抄、做批注、勾画、提炼、与别人交流等,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用适当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并且深刻感悟人物精神。名著阅读贵在坚持,时间上的保障极为重要。在时间的安排上,本着“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基本思路,以后可以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课堂上的时间保证,安静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习惯、兴趣延续到课外,带动了课外的阅读。

  四、对名著阅读授课方式定位要准

  本节课也有遗憾之处。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本人在刚开始备课没有正确认识如何指导阅读名著,所以把这节课上成教读课,学生一节课上难以感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文学魅力,无法激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背离了“以一课带一本”的教学探究宗旨,在学校试课时立即感到效果比较差。然后与团队里的老师们再商讨,确立了通过让学生看视频、分角色朗读,来初步感受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魅力,感受情节的曲折,感受人性的特征,从而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事实证明,在上课取得的效果,比试讲时是有进步的,但也还需要努力和改进。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篇五: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的名著之一,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课文分为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篇幅比较长。第一部分是原著梗概,第二部分讲同学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以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为目的。主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通过学生我了解了一些学生的学习情况:

  靳子涵同学的收获:汤姆•索亚的天真、勇敢、正义,让我有所启发。向他学习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精神。

  刘熤涵同学: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收获是:汤姆•索亚是个勇敢、正义、爱出风头的孩子,他的故事妙趣横生,又给人启迪,教会我们爱憎分明,让我们懂得了要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热爱生活。

  孟天宇同学:汤姆•索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小男孩,调皮、捣蛋,分辨是非,给人启迪。

  卓亚宁同学:通过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我明白了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但不能太淘气,也不能欺骗别人,要向汤姆索亚一样用于勇敢探险的精神,有智慧,也要像他一样有男子气概。

  冯玺泽:汤姆•索亚是一个淘气、可爱、聪明的孩子,他的聪明没用到正道上,比如他想尽办法让别人帮他刷墙,而且他爱冒险,和别人一起去当海盗,去墓地试试胆量。

  孔溢冰: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看到汤姆•索亚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是那么向往自由的生活,我们也应该不被那么严格的生活拘束,要有童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我知道了汤姆索亚的机智勇敢。

  刘泽林: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觉汤姆•索亚十分善良、可爱、乐于助人。他不希望被约束,他渴望自由,相信大家也渴望自由,不希望被约束,我的启发是要向他学习乐于助人、要勇敢。

  读了学生们的学习收获,我感受到,孩子们的自学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我们学习这一课的教学目的。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篇六: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内容,以及人物形象,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在教学"故事梗概"时,我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通过读梗概,汤姆经历了几次历险?2、在梗概中,你认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并用表格来完成。

  学生经过自学讨论很快就迫不及待举手回答,接着再对教材的梗概部分进行梳理: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这样内容就一目了然。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讨论兴趣很高,我顺势抓住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朗读句子。

  课文学完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本书摆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读哪个章节?说到这,学生的讨论就更激烈了,发言就更积极了,“我想读鬼屋历险这一节,我很想知道鬼屋里是如何的恐怖,而汤姆又是如何克服心理的恐惧的。。。。。。”“我想读山洞寻宝这一节,梗概中只用了一句话写汤姆最后找到了宝藏,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找到宝藏的,我想原著中一定会有更加具体精彩的描写。。。。。”

  “带着你们的疑问,课后找来这本书,好好去读一读吧!”课后我说。

  果然,有一些孩子已经捧着这本书在读了。当然,只是一部分而已。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篇七:

  为了开展上好名著阅读及“以一课带一本”的阅读教学探究,本人有幸开了一节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阅读,通过大家在一起对这一节课研讨探究,本人懂得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现在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供大家交流。

  一、对名著阅读授课方式定位要准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本人在刚开始备课没有正确认识如何指导阅读名著,所以把这节课上成教读课,学生一节课上难以感受《汤姆?索亚历险记》文学魅力,无法激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背离了“以一课带一本”的教学探究宗旨,在学校试课时立即感到效果比较差。然后与专家、同人再商讨,确立了通过让学生看视频、分角色朗读,来初步感受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魅力,感受情节的曲折,感受人性的特征,从而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事实证明,在最后的上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兴趣是阅读名著的动力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名著阅读的关键。试课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不能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后来经过再次备课,增加了视频、分角色朗读,效果就大大的不同了。影视这个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视觉上汲取了营养,引发了阅读兴趣,更加关注名著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为名著阅读作了良好的铺垫。“影视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阅读理解,从而熟悉名著的基本情节。分角色朗读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上阅读名著的主人,他们的认真朗读,认真赏析、品评,真正是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三、对学生阅读名著,老师要有指导和跟踪

  这一节课上下来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就会无目的性;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名著阅读活动就会毫无效果。

  1、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欣赏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小说中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开展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构成了名著的主体。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性格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也往往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关注名著实际上也必然会关注塑造人物所运用的的一系列方法,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有效跟踪的方法

  ①保证名著阅读的时间:名著阅读贵在坚持,时间上的保障极为重要。在时间的安排上,本着“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基本思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课堂上的时间保证,安静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习惯、兴趣延续到课外,带动了课外的阅读。课后每天要求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

  ②开展欣赏交流课: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一个展示其阅读成果、阅读感受的平台。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入,对名著精神思想感悟能力的提高,采取了不同的形式。

  四、要真正懂得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从教育实际来看,我国除极个别地区、个别学校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学校都把大纲中有关课外阅读的规定视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甚至将之视为“不务正业”而加以制止。对于我们这个农村中学来讲同样是这样,上课主要以教读课本为目的,学生购买课外名著很少,就是上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节课也仍有许多人无书,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也很少,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中同样存在着许多误区,没有真正认识到名著的作用。

  在名著阅读中,有千万个接触点是与课堂所学的教材相通的。通过课外对名著的阅读,学生获得了综合性的知识,不仅有自然知识,更有大量的社会知识。与书深交,书缘常续,名著阅读的越多,越有利于将课内知识巩固、加深、改造和系统化,从而积累大量的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积累的语言材料越多,底气充盈,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每个教师要走进名著,崇拜它们。一本名著就是船,能够带人到远方,我们老师带孩子到达不到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达到。如果我们想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让他们能够学习到真正的学问,而且比我们强,我想我们需要做的而且能够做的,就是从帮助孩子学习热爱读名著和怎样读名著开始。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篇八:

  由于教学的需要,本学期与学生一起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重温了孩提时代的梦想。心中感想颇多。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我觉得《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应该说是写给孩子看的,看着书里面主人公的各种怪念头,我感觉到了童年生活的趣味,有产生共鸣的感觉。

  《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致逼真、充满幽默诙谐的描述。对作者自己家乡风景的描写尤其包饱深情,人物更是清晰生动、呼之欲出。但是,作者又以天真淳朴的故事主人公,揭示幻想和现在之间的矛盾。

  我很喜欢《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故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汤姆和蓓琪迷失在岩洞里的情景。漆黑的岩洞中,和蝙蝠做伴,连泉水滴落到岩石上都心惊肉跳。要是我迷失了,一定会大哭不止。而汤姆却不害怕,静静等待最后一截蜡烛的燃烧,他明白,那截蜡烛并不是他的生命,他会比蜡烛活得坚强,坚定重生的勇气,他还有一个比他害怕百倍的女孩要照顾。他临危不惧,所表现出的毅力更是值得我的深思和学习。马克•吐温丰富的想象力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令人捧腹大笑的结尾后面,蕴藏的才是内涵,比故事本身更深奥的东西。由此联想到,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生活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汤姆索亚和贝基迷路,被困山洞中的这段。这时的汤姆索亚和贝基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只有一些蜡烛、一点点蛋糕和山洞中的水而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如果是我的话,一定会十分害怕、觉得伤心无助,整个人都会崩溃的。但是当汤姆索亚面对这样的环境,虽然他也十分害怕,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且一直安慰贝基,从来都不表现出自己消极的一面。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没有放弃自己生存的希望,用尽各种方法,去前方探路,寻找出口,挽救自己和贝基的生命。这里表现出了汤姆索亚对自己生命的珍爱,对生活的希望。它告诉了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永远不要放弃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全书幽默风趣,却表现出了一个的人生道理,那就是珍爱生命。《汤姆•索亚历险记》作为儿童文学上的名著,不仅受到许多儿童的爱戴,也被许多大人所喜爱,据说当时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足以和现在的《哈利•波特》相媲美。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并没有用极其现代的奥斯卡方式──战争+爱情来表现不平凡的文学,而是以儿童文学的方式给人送来精神上的食粮,由此看来,他不愧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反思

  为了开展上好名著阅读及“以一课带一本”的阅读教学探究,教研室领导组织润州区七年级语文组进行了专题教研活动,本人有幸开了一节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阅读,通过大家在一起对这一节课研讨探究,本人懂得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现在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供大家交流。

  一、对名著阅读授课方式定位要准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本人在刚开始备课没有正确认识如何指导阅读名著,所以把这节课上成教读课,学生一节课上难以感受《汤姆•索亚历险记》文学魅力,无法激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背离了“以一课带一本”的教学探究宗旨,在学校试课时立即感到效果比较差。然后与专家、同人再商讨,确立了通过让学生看视频、分角色朗读,来初步感受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魅力,感受情节的曲折,感受人性的特征,从而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事实证明,在最后的上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兴趣是阅读名著的动力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名著阅读的关键。试课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不能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后来经过再次备课,增加了视频、分角色朗读,效果就大大的不同了。影视这个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视觉上汲取了营养,引发了阅读兴趣,更加关注名著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为名著阅读作了良好的铺垫。“影视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阅读理解,从而熟悉名著的基本情节。分角色朗读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上阅读名著的主人,他们的认真朗读,认真赏析、品评,真正是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三、对学生阅读名著,老师要有指导和跟踪

  这一节课上下来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就会无目的性;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名著阅读活动就会毫无效果。

  1、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欣赏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小说中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开展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构成了名著的主体。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性格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也往往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关注名著实际上也必然会关注塑造人物所运用的的一系列方法,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有效跟踪的方法

  ①保证名著阅读的时间:名著阅读贵在坚持,时间上的保障极为重要。在时间的安排上,本着“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基本思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课堂上的时间保证,安静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习惯、兴趣延续到课外,带动了课外的阅读。课后每天要求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

  ②开展欣赏交流课: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一个展示其阅读成果、阅读感受的平台。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入,对名著精神思想感悟能力的提高,采取了不同的形式。

  四、要真正懂得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从教育实际来看,我国除极个别地区、个别学校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学校都把大纲中有关课外阅读的规定视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甚至将之视为“不务正业”而加以制止。对于我们这个农村中学来讲同样是这样,上课主要以教读课本为目的,学生购买课外名著很少,就是上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节课也仍有许多人无书,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也很少,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中同样存在着许多误区,没有真正认识到名著的作用。

  在名著阅读中,有千万个接触点是与课堂所学的教材相通的。通过课外对名著的阅读,学生获得了综合性的知识,不仅有自然知识,更有大量的社会知识。与书深交,书缘常续,名著阅读的越多,越有利于将课内知识巩固、加深、改造和系统化,从而积累大量的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积累的语言材料越多,底气充盈,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每个教师要走进名著,崇拜它们。一本名著就是船,能够带人到远方,我们老师带孩子到达不到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达到。如果我们想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让他们能够学习到真正的学问,而且比我们强,我想我们需要做的而且能够做的,就是从帮助孩子学习热爱读名著和怎样读名著开始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这一节课一点的教学反思,有不到之处尽请专家指正。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反思篇九: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沿用《鲁滨孙漂流记》的教学方法,只用一个问题统领全文:“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兴趣,为什么?你发现梗概原来是怎么写出来的?”问题抛给孩子,他们如我预设般的很快谈了各自的感触,目光分散到了“墓地试胆”“当小海盗”“鬼屋寻宝”“山洞迷路”“找到金币”,基本做到了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个人生活,体悟文本内涵。

  关于梗概写法,也能从梗概和精彩片段中感悟出,梗概虽然大致继续了课文的内容,但是也要有详有略,梗概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写法,而精彩片段大都是第一人称写法。我随即为他们进行补充指导:

  第一步:读。通过对原文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确就多读几遍,不到胸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

  第二步:抽。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第三步:连。将抽取出来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

  第四步:理。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

  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不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后多读多改,梗概才能更精彩。

  教学效果还不错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