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2500字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500字

时间:2017-03-27 07:26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500字一:(2635字)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庄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慧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可爱,出色,惹人爱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风度。”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弗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弗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龙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

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

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与情感面前难以适从。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而弗龙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弗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弗龙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

安娜的感觉是敏锐而正确的,弗龙斯基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

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

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

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

我不认为两个灵魂的相触一定要用某种契约作为凭证。

现行婚姻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安全?情感?良心?

安娜可以不屑于世俗的嘲笑和讥讽,但却不得不受到婚姻制度的困扰。

现行婚姻制度实际上对没有爱情的婚姻保护更多。

晚年的托尔斯泰拒绝肉食,因为在他看来,猎杀动物,既是残害生命。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人的尊严。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伟大的著作中。

从最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叶赫留朵夫,到《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复活》中又以叶赫留朵夫作为完结,我们始终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外表腼腆,温文尔雅,思想上却又极端自审和复杂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在这个人最初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庄园中的农奴,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动给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作出一个表率(《一个地主的早晨》)。后来他放弃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个地位低下的妓女结婚(《复活》)。到了八十高龄,托尔斯泰还为了寻求真理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异乡。

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真理与美善就像道一样玄妙深微,不可言说,无影无踪。丰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气吞山河。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才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感到安娜正在某个角落里,怀着满腹的渴望和决绝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终会拥抱,带着同样满怀的激情,摆脱所有的现实,去与她一起起舞长空。

安娜·卡列尼娜,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500字二:(2680字)

安娜,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无不令我陶醉于其中。“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作者的一连六个“迷人”,便充分展示了安娜超凡出众的美丽风采。甚至连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

甚至是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这种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安娜一再认为卡列宁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他那种令人憎恶的性格,正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这一种无爱的家庭,由一开始结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而当“维特式”的热情的渥伦斯基一出现,安娜心中的压抑已久的感情便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她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宁的虚伪与欺骗,不顾一切地与渥伦斯基结合了。

把安娜逼死的当然不止卡列宁一个人,还有整个上流社会。恩格斯分析《人间喜剧》的形象时指出:“在贵妇人的生活里,对丈夫的不忠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和她们在婚姻上听人摆布的方式是完全适应的。”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不足为奇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培脱西怂恿渥伦斯基追求安娜,渥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竟敢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伪善的莉蒂亚自诩为“社会的良心”,淫荡无耻的培脱西们竟是这个社会的“精华的精华”,虚妄无能的卡列宁是整个社会的“支柱”,这样的社会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这便是安娜悲剧的根源。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才是悲剧内在因素。一方面,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惊人美丽的头。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便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面对社会,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和要求,她曾对渥伦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她渴望渥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已,而非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如何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纵在渥伦斯基的手里,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渥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愈是临近悲剧的结局,安娜的内心矛盾冲突就愈是复杂,深刻,尖锐。她的内心永远充满了惊涛骇浪,她爱得那样深切,却又爱得那样痛苦。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他带给她的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惨死从多方面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作家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安娜的命运,很值得同情,更值得我们认真的思索。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500字三:(2690字)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最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她那迷人的风采,至今仍然像磁石一样牵引着全世界无数渴望善与美的心灵。她那勇敢的叛逆和不屈的追求,犹如一束冲动的野火,烛照着整个俄罗斯的文学画廊。作者极力表现安娜美丽的外貌、美丽的感情和美丽的精神世界,以致他娓娓写道:“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这一连六个“迷人”,充分展示了安娜超凡出众的美丽风采。

安娜出身极为高贵,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半个彼得堡都是她的亲戚。可是她的命运却很不幸,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姑母家里。在她17岁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37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这个长着一对讨厌的扇风耳、肥头大脑的家伙,野心勃勃,虚伪透顶,一心想向上爬,他最关心的是如何打败自己的政敌,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这个官气十足也理性十足的人物,根本不关心妻子的感情生活。这对于人格高洁并以感情为第一生命的安娜,无异于地狱般的煎熬,因而安娜痛苦地说:“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一架官僚机器。想升官,这就是他灵魂中全部的东西。”尽管如此,安娜仍然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同他过了8年苦闷虚伪的生活,还生了个儿子谢廖沙。安娜曾经试图去爱丈夫,可是丈夫根本就不值得爱,可见,两人思想性格的尖锐对立,正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由于安娜的哥哥奥布浪斯基同家庭女教师偷情,嫂嫂杜丽便同哥哥大闹一场,家庭危机愈演愈烈。为了调解哥哥与嫂嫂的纠纷,安娜不得不从彼得堡乘火车去莫斯科。在火车上,她遇到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22岁,比安娜还小4岁,他风度翩翩,热情活泼又年轻,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就同年老古板、官气十足的卡列宁构成尖锐的反差。同渥伦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转折点,使她第一次领略到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爱情,认识到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于是,个性解放的激情冲破了上流社会陈腐偏见的罗网,她喊出了“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叛逆呼声,并且不顾一切地同渥伦斯基结合了。

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是个内心世界丰富崇高的女性,有着极其崇高的人格追求,浑身焕发着美丽的生命元气和青春活力。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而卡列宁的残酷自私使得安娜浑身发冷,她再也无法在这个家庭里生存,而她同渥伦斯基的公开结合却又把自己置于同上流社会对立的地位。于是,这个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便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殊死斗争。

紧紧包围安娜的上流社会有三个集团。第一个是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代表政界,惯于采用法律与专制来迫害进步的人们。第二个是老太婆莉济娅为首的虔信宗教的贵妇人集团,代表宗教界,“和一切教会和教派的最高权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www.guaze.com读后感,”时常运用宗教力量来压迫安娜。第三个是特培茜代表的年轻贵族妇女集团,代表社交界,她们男盗女娼,荒淫无耻,只是因为一只手牢牢地抓住了宫廷,才不至于堕落到娼妓的地位。她们向安娜关闭了社交界的大门,使得安娜无人可谈,无处容身,陷入了空前的孤立。正是这三个集团组成了密密的罗网,封锁着安娜的一切出路,最后把安娜逼得自杀。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是导致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而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固然,作为一位洋溢青春活力的青年,他接受了个性解放时代潮流的感召,有一定的民主思想。他也有许多的优点,例如,他为人慷慨,把父亲留下来的绝大部分遗产都让给了哥哥,对下层人民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他对安娜的爱情尽管时冷时热,却不乏真诚,否则聪明的安娜就不会把人生的希望捆绑在他身上。但是,他作为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高级标本”,游戏人生,耽于享乐,整个思想观念都打上了上流社会的深深烙印。他根本不可能改变根深蒂固的贵族生活方式,整日沉迷于游猎、骑马、赌博。他有时候,劲头十足,号召安娜离开丈夫,两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或者干脆逃到国外去当寓公。可是他回过头来仔细一想,便“清楚地看到还是避免那样做为好”。这是因为,功名心是他从小梦想,当他看到自己的同学谢尔普霍夫斯科依如今挂上了耀眼的将军肩章,而自己却是一个可怜巴巴的骑兵大尉,于是便妒嫉得眼睛流血,抱憾不已,为自己的爱情而大吃后悔药。他越来越感到委屈,感到自己为安娜牺牲得实在太多,为了爱情而把本可以辉煌一番的前途给毁了。事实上,为了维系这个爱情,安娜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她极力投渥伦斯基所好,每天都精心打扮,借以弥补双方年龄的差距;不愿意生孩子,借以保持苗条的体形;甚至还勉为其难地爱上了养马和体育运动,为的是培养同对方的共同语言。结果仍然堵不住渥伦斯基日益膨胀的功名心,以致双方不断地闹别扭,“公开承认感情完全冷淡了”。并且渥伦斯基不顾安娜的坚决反对,一定要进城去请母亲在财产委托书上签字,而把安娜冷落在一边。于是,维系生命的最后一根细线崩地一声断了,安娜已经走投无路,既不可能回到丈夫家里,也不可能继续这种难堪的同居生活,她年轻的身躯便奔向了飞驰的车轮,一颗美丽的灵魂便在瞬息之间灰飞烟灭。应该指出,渥伦斯基的确真诚地爱过安娜,他听到安娜死讯的时候,他选择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可见问题并不在于他不爱安娜,而是他无法理解安娜的严肃爱情,双方人生价值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同时,安娜作为贵妇人的性格弱点也在这一悲剧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安娜毕竟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她的血管里奔流的是贵族的基因,根深蒂固的贵族教养的因袭重负,使得她在这场殊死搏斗的人生大角逐中顾虑重重,痛苦万状。她接受了个性解放的影响,勇敢地保卫自己神圣的爱情权利,体现出英雄般的勇气和令人颤栗的人格力量,她那“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强劲呼声,回响着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她又用贵族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爱情,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女人”,“堕落的女人”。她总是希望把爱情与“合法”联系起来,希望把代表“合法”的卡列宁同代表爱情的渥伦斯基合二而一,她便不停地做恶梦,梦见两个粗野的男人“同时对她滥施抚爱”。内心两种观念的剧烈冲突使她的灵魂布满伤痕,最后导致她精神崩溃而自杀。

安娜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她充盈的生命元气,不屈的叛逆精神,那种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勇士气概,化作一曲生命的颂歌,其中每一个美丽的音符,都在读者胸膛中激发起对旧制度的憎恨与对新生活的渴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500字四:(2561字)

耐着性子读完了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我更是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它看完。书毕,一种苍凉不经意涌上心头。

《安娜卡列尼娜》整本书以两条几乎平行的线索贯彻:一条是安娜与弗伦斯基,另一条则是列文的生活及思想转变,全靠奥部朗斯基一家的连接,才使得这本书不被分成两部。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她如同无尽黑暗中的一颗明星,荒草丛中的一朵孤花,皑皑白雪中的一支傲梅。她的美溢于言表。八年来不懂爱情的生活,冷漠对待自己和儿子的卡列宁,使得安娜在发现真爱时,不顾一切,断然放弃名誉甚至包括自己深爱的儿子。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还说过:“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是真诚单纯的,爱便爱得轰轰烈烈,无所遮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肯容忍自己欺骗。

在我看来,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弗伦斯基好如一颗树,安娜便是攀扶在弗龙斯基这颗参天大树上的青藤,树倒藤亡。弗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可是后来弗伦斯基对她的爱已愈走愈远。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她对生活对自己未来的迷惘与恐惧。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我仿佛听到了沉重的火车从她身上无情碾过的声响,仿佛听到了她绝望的呐喊,渗透人心的无助如同牢笼一般紧紧扼住我的心灵。

弗伦斯基外表英俊可同时他也放荡不羁,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仿佛注定了他与安娜的爱情要以悲剧收场。他在舞会上邂逅了相貌出众气质非凡的安娜后,他便对安娜开始了穷追不舍的追求。可是当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安娜的爱情,心中的狂热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尽管后来他也为安娜的狂热和牺牲所感动,想组建家庭,然而他不能无视母亲的反对,不想脱离繁华的社交,不愿割舍求取功名的野心。慢慢地,弗伦斯基厌倦了这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冷淡躲避那个他曾不顾一切追求的安娜。尽管如此,弗伦斯基对安娜的爱是真的。在得知安娜卧轨自杀后,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安娜的生命走到尽头,弗伦斯基的心也死了,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他自费带着一个连队去前线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

安娜与弗伦斯基的爱情让人唏嘘不已。安娜的死是必然的,这并不是因为她的道德败坏,只是因为她是一个真诚勇敢的女人。然而,列文与安娜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小说的最后,列文与吉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同样是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俄国,同样是养尊处优的人儿,为何结果却大相径庭?

列文是当时俄罗斯众多庄园主的其中一个。与我们一般所想象的养尊处优恶贯满盈骄奢淫逸的剥削者不同,列文勤劳节俭,以身作则,与农民一起劳作。他有博爱的胸怀,同情生

活贫穷困苦的农民,但也看不惯他们慵懒不思进取的习性。除了经营家业,列文喜欢读书思考,曾一度有著书立作的念头,因此在与亲戚友人交谈政治时事有独到观点而被欣赏,可同时正因为坚持与主流相异的见解常与他们发生争论。在此我仿佛看到了托尔斯泰的影子。

在爱情生活上,列文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向心中神圣的吉娣求婚,却遭拒绝。在遭拒绝后列文回到农庄,灰心丧气,开始怀疑自己能否获得吉娣的爱,甚至想找个健壮能干的村妇过上平淡的生活。好在原本要与吉娣结婚的弗伦斯基迷上了安娜,于是,列文重新燃起了希望,鼓起勇气又一次向吉娣示爱。这次,可爱的列文终于如愿以偿。

在政治农业方面,他对当时推行的改革冷漠,不相信公共事业能有成效。可列文想不出科学明确的理由说服别人,也不能说服自己,所以矛盾。面对哥哥尼古拉病重和死去,多愁善感的他又被生死问题困扰。他说“死,万物不可逃避的归宿,头一次已无法抵抗的力量呈现在他面前”“死就绝不像他原来想象的那样遥远,死也同时在他身上存在着,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再过三十年”。死亡无时不在,死亡给他带来的是难以用理智想明白的疑问:死之后的世界是什么。

在我看来,列文是纯真可爱的。他与作者托尔斯泰有个共同点:同情广大穷困贫苦农民,并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在面对真挚的爱情,他羞涩却不失勇敢执着。他还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不娇柔做作。与安娜一样,我觉得列文是本书的灵魂人物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以安娜婚外恋和列文的生活为主线,串联起贵族军人、知识分子和官僚阶层,叙述了城市上层阶级和农村底层的生活,在我们面前铺开了处于19世纪中期俄罗斯的社会状况。托尔斯泰作为俄罗斯贵族,有着悲天悯人的传统精神。这位大师以他的文学技巧,化作小说里的列文,表达他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并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俄罗斯提出了宗教救赎之道。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列夫托尔斯泰,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早在初中阅读《名人传》时,我便已体会到托尔斯泰文学的强大魅力。马丁·杜伽尔曾认为,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小说的真实来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灵,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诚实。

像托尔斯泰这样的殿堂级文学家,能写出《安娜卡列尼娜》这尽善尽美的举世巨著,也不足为奇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500字五:(2537字)

火车缓缓进站,在打开门的一霎那,薄薄的雾气缓缓升腾,袅袅的蒸汽烟中他遇见了蒙着面纱的她。她,是模范母亲和妻子;她,是奥勃隆斯基家的顶梁柱;她,是受尊敬的女士——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但《安娜·卡列尼娜》在托尔斯泰全部作品中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可以称之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

这个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故事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在社会上是受尊敬的,她嫁给了很有成就的丈夫,养育了可爱的儿子。但从安娜爱上渥伦斯基起,一切都在那个瞬间改变了。以前她是众人称赞的贵妇人,而现在,大家都害怕与安娜接触,因为和安娜有交往将损害自己的声誉。但安娜还是不顾一切地爱上了渥伦斯基,最后只剩下在铁轨上那血淋淋的,冰冷的尸体。

对于安娜的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把安娜逼死的是整个上流社会而不只是卡列宁一个人,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舆论,当时上流社会的虚伪一步一步地逼死了安娜。但也有人认为,其实,最后害死安娜的,不是别人,是安娜自己。

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原因是多重的。而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其中的关键人物便是带给安娜生命活力和情感幸福的天使,又是把她推向毁灭深渊的恶魔——渥伦斯基。

渥伦斯基,作为贵族上流社会的一分子,面对他和安娜之间的爱情给自己带来的羞辱、鄙视,潮水般的漫骂攻击,无疑也会感觉到尴尬并产生深深的负罪感和羞耻感。这也如同一瓢凉水,浇熄了他与安娜之间的爱情火焰。当占有安娜的胜利感和幸福的狂热渐渐消失后,他开始为自己在上流社会失去了地位而苦恼,对安娜的态度也日渐冷淡。

渥伦斯基不能摆脱功名野心的驱使,不能像安娜那样同贵族阶级的道德传统决裂,在一场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这使得安娜的内心十分痛苦。而她内心的痛苦使得她选择了死亡这条道路,她既渴望爱情,厌恶上流社会的虚伪,但是又得不到想要的爱情,依赖于上流社会的生活。而最终,这种绝望,疯狂,将她推到了火车的车轮之下。

在众多的原因中,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舆论。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她选择了勇敢地跟丈夫和旧生活决裂,毅然把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公开。

她骨子里还是渴望上流社会重新接纳她的。这种侥幸心理在剧院里四面八方投来的鄙夷、仇恨的冷眼下,在无情无尽的流言羞辱中渐渐变成了一种内心深处的羞耻和绝望。这也意味着上流社会永远遗弃了她,同时人们的舆论带给她的攻击越来越强烈,让她越来越感觉到孤独,忧郁,走投无路。使安娜那曾经蓬勃的生命力,最终被淹没在了各种力量汇成的洪流中。她的不顾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和憎恨。

为了对《安娜•卡列尼娜》有更深的了解,同时用别人的眼光去赏析这本世界名著,我看了由美国女星凯拉·奈特莉主演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在电影中,安娜坐在火车上,望着窗外的景色,适时的背景音乐和安娜脸上的神情顿时让我觉得:她是以死表达自己对非本然性的生活的抗议和否定,以此赢回自己做人的尊严,而不仅仅是为了解脱和惩罚。

“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邪恶„„”这就是她濒临毁灭前夕得出的结论。有时我们甚至搞不懂安娜究竟是咎由自取,还是命当如此。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安娜的悲剧告诉我们,爱情婚姻的基础是男女双方的相互理解,一旦缺乏这种理解,婚姻大厦只不过是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一旦有外力的入侵必将走向毁灭的深渊。安娜与卡列宁的婚姻在外人看来幸福美满,可是,当人们的流言蜚语四处涌出时,卡列宁的那句“你不要败坏了风俗。”,“我也是听别人说,你和渥伦斯基军爵之间的暧昧。”让我疑惑:这不是一个丈夫该有的态度吧?

但令我奇怪的是,为什么在电影中,我看着的裘德·洛所饰演的卡列宁这么地悲情呢!卡列宁不应该是“你出轨我很丢脸,有失身份,毁了我的名誉,所以你不许背叛我”的形象,所以才会有那句“你不要败坏了风俗。”可是裘德·洛演出来就好像:我太爱你,只是我不敢说,所以求你别离开我。是导演的刻意安排,还是我的理解错误?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从小便嫁入贵族家的安娜丝毫不能理解作为自己丈夫的卡列宁一直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她也不想理解。所以说,安娜和卡列宁那种仅是政治婚姻的关系如果没有外界因素还好,可一旦出现类似渥伦斯基的外力入侵,最后剩下的就只有那个简陋的虚壳……

同时,安娜与渥伦斯基那份冲动,热烈而又转瞬即逝的爱情又告诫了我们:单纯的两性之爱不足以建立起稳固的完整的自足的世界,借助于本然的生命力的迸发与释放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突破人生困局,获得解脱和快乐,但只是一时的,从根本上讲非但不能拯救个人,反而将个人逼进死胡同。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们两人的身份上,这份爱情就注定是不疾而终的。我想,安娜的死,是托尔斯泰老先生在他们两人相遇时就想好的吧,只有这样,才符合他的初衷——他非常同情安娜对爱情、幸福的执着追求和奋不顾身的精神,反对上流社会对安娜的排斥和摧残。

但同时托尔斯泰对离开丈夫、丢下儿子而跟情人出走的安娜又是谴责的,安娜为了爱情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儿子,与情人渥伦斯基走到了一起,对丈夫来说他不是一个好妻子,对儿子来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同样,对情人渥伦斯基来说她也不是一个好情人,安娜对婚姻的背叛以及对爱情扭曲的追求最终导致了她悲剧的发生。以至于在我们品味这本名著时,对于安娜这个人物,我们难以抓住她的性格特点,甚至觉得安娜的性格有点自相矛盾。

但是同时这也使得安娜这个人物十分真实,因为生命就是如此,有很多东西需要你一路不断去克服的,整个世界都太复杂了,包括个人。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就是这样说的:人生的长度由不得我们控制,但是它的宽度完全可以由你来决定。安娜的人生虽然结尾不怎么好,但是起码她勇敢地为自己争取了一次!面对上流社会的虚伪,她感到厌恶,而渥伦斯基更加快了她随心走的脚步。

面对人生,很多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别的,正正是心态的问题。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追寻的幸福并非在终点,而是我们一路应该有的态度。在这一路上,如果靠牺牲他人幸福,漠视自己的责任和道德准则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火车站的悲剧对安娜也许是一个解脱,但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个警示,这样的爱情,虽然值得尊重和赞赏,但是最后剩下的就只有伤心和痛苦……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