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000字读后感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19-05-04 11:10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第1篇】

“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在读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对这句名言有着更全面的理解与更深刻的感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以叙述的笔法、充满爱心的语言,从七个不同方面诠释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在这本书里,我学会了不少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拥有的心态。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要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

“不管是最好的管”,“不陪才能养成好习惯”,作者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陪孩子写作业常常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在一个正常的孩子心目中,不希望一个“监工”时刻监督自己,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内心绝不会听话。再者,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影响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她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把学习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应该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她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孩子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作者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带孩子的过程。在她女儿一岁多时,与丈夫两地分居,而老人也无法过来帮忙。整个过程十分艰辛,但是她从来没有在带亲自孩子的问题上犹豫过。她总结“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金的功效”。现在太多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其实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孩子生命中留下痕迹。想到自己,虽然身边有老人,但是我还是要克服困难,担起亲自养育孩子的责任,亲眼见证孩子一天天的成长。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封面上的一段话。让我们以此自勉,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做孩子真正的引路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尹建莉著第一版是2009年,我推算作者如果当时的年龄是三十多岁,孩子应该是小学六年级或者初一之前,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孩子在学前班和小学四年级时的情形,推算本书应该适合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家长看,初中以后的事情,文中提了几处,也是分散的。案例不够集中。我在翻看了大部分篇幅之后,特写出以下体会:

文章在开始的部分写的语言不错,开头比较华丽,对于孩子的教育很有方法,前面的几乎都是孩子在六岁之前的发生的事情,尹老师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第一章的主题是如何提高爱的质量前面的序很吸引我: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的差异。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其中感觉有教育智慧的语言有:“给小板凳揉揉疼”这个主题下,讲述的是孩子幼小的时候的一个案例,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儿童教育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发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让步,懂得谦让。让步并不是怯懦的退让,是一个孩子表现出的真正的大度,是变通能力。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内心对别人友好,长久了自然能让别人感觉到,也让别人舒服。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与孤独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戚相关。团结一致,才能求得满足与幸福。爱邻人并不是一种超越于人之上的现象,而是某些内在于人之中,并且从人心中迸发出来的东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为他的世界。

不少长不大的成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单边主义”的,天下的“理”都在他这里,别人的事情和感受他都可以不管不顾,自己的事情和想法才是天下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才是天下最正确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表现得自私狭隘。不仅给别人带来不快,更是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快。当他们急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人生中一些真正的利益却悄悄地消失了。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一本销量700万册的书,必会有它的可取之处,作者肯定会有一些过人之处,不管是语言上还是教育理念上,确实,本书的第一章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惊喜与思考。

【第3篇】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搜寻各种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特别是近段时间读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确实带给我不小的震撼。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女儿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我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回想自己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

【第4篇】

今年暑假我读的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段貌似平凡、实为哲理颇深的引子,驱使我下定决心赶紧给它看完。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读完了作者尹建莉的这篇大作。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尹建莉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点讲得都很详细,作者通过自己接触的实例,把教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伤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纯真。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地学会做事,结果是不再犯错。

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有时,我的脾气略显暴躁,失控时总是对孩子施以拳脚。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脚的教育。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不该再接受20世纪父母那种煞费苦心却失败的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当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

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从而培育出聪明、健康、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000字

【第5篇】

买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第6篇】

从教几十年,为人父母也有十几年之久。看过的教育类书籍却没有几部。说起来有些汗颜。

在这些书籍中,我比较喜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在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曾看过,印象中这是一本比较实用、让人印象深刻的书。这几年,关于教育儿子,我也花了不少心思,但效果总未达到我理想中的效果,小孩的一些好习惯还没有养成。细想起来,在对我儿子的教育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抱着寻求教育良方的心态,我前段时间再次细阅了这本书。在看书过程中,我真的觉得自己的很多做法太过于粗暴了。

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曾两次跳级,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作为有从教经验的母亲的教子手记,这本书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

重读这本书,有以下几点比较触动我,是我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学习的地方。

一、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考好了不奖励。很多家长会因小孩某次某次考试成绩好就会给一些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学习其实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奖励多了,孩子慢慢就会以为学习是大人的事情,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一些奖励,而忽视学习本身的乐趣。当然考差了也不要批评。帮住孩子分析一下前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一味的批评更有效果。无论是考好还是没考好,家长都要有一颗平常心。这一点真的是很难做到啊,这两天我就经历了这样的一次考验,没通过。努力,再努力一点!

二、不要一犯错就批评。

现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很多人都成了急性子。做事情都期望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人生是长跑,不要只看起点,要赢在终点。小孩犯了错,是否该马上批评?有很多人说:就是要立刻指出来,以便他及时改正。但作者认为,小孩犯了错误,家长马上批评小孩,指出他的错误,可能效果不见得好;更甚者如厉声怒斥,那么效果只会更差。因为家长的斥责和怒骂,小孩就不会觉得内疚和惭愧,心理就会获得平衡,也会失去内省的机会。我最近很认同这一点,儿子犯错以后觉得你惩罚过就没事儿了,反正我受过惩罚了。孩子大了,我的那种在外面对儿子不留情面劈头盖脸的批评更是要不得,会极大的伤害他的自尊心的。改,要改!

三.不要忽略孩子的阅读作业

对于阅读的好处,我也是知道的,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读书,怎样培养孩子长久的阅读兴趣。虽然老师会让孩子每天至少阅读半个小时的课外书籍,但要是学校布置的东西多了,孩子首先会把阅读的时间挤掉。因为其他工作老师能马上看出来你做了或没做,唯独阅读是检查不出来的。跟家长们交流,我知道很多家长跟我一样把阅读边缘化。不是不重视,而是顾不过来,取舍中舍本求末了。国家通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我们可能连10%的量都达不到。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让我们都有所舍弃吧,不要再计较孩子考试高了几分低了几分,真要我们量化的应该是他们的阅读。阅读的好处从来都不能立竿见影,但真要为了孩子好,不要再挤掉孩子阅读的时间了。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作为一名理科老师,有很多想法在心里,但写不出来,勉强记下来的也不是很形象生动。教育孩子,远比小时候照顾他们吃饱穿暖难的多啊,有同感吗?

【第7篇】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本不错的教育类书籍。买了了好久,不时的翻来读读,暑假又系统的读了读。

本书作者尹建莉,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还是一位作家,所以此书写来让人感觉是亲切感人,朴素生动。最重要的是,她给我们的不是抽象空洞、让人看时心服口服、看完之后却不知所从的理论,而是具体的、有很强操作性的方式方法。她没有刻意夸耀自己的孩子多么优秀,仅仅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以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应有的适度的骄傲和自豪去讲述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有过教育方式不当的时候,她的孩子也有“不听话”、“顶牛”的时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时候,她的教育方法才显得那么真实可信。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她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把学习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应该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她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孩子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作者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现在太多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其实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孩子生命中留下痕迹。想到自己,虽然身边有老人,但是我还是要克服困难,担起亲自养育孩子的责任,亲眼见证孩子一天天的成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一些心得,更让我对自己的学生也有了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更好的进行自己的教育工作。我们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做孩子真正的引路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000字

【第8篇】

我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师。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

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