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3000字读后感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7-02-12 11:05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3000字一:(2897字)

第一阶段:未婚少女

“金斯贝尔有我家族高贵的坟茔——铅棺材里是我封过骑士的祖宗!”约瀚德贝菲尔在得知自己宗上古老的光荣后,不禁将这份荣耀感带到留念们现实生活。其实,他生活的是一个极度贫穷的环境,艰辛的劳动也只能仅仅维持一家人极度萧索的生计。过分的虚荣心,给了他自傲的力量和炫耀的成本,然而就是这一转变开始了美丽苔丝的悲哀命运。苔丝青春漫丽,却在不经意之间一步步走入了绝境,也许肇事者是伪冒她家族的亚历克,亦或许是那番乱世。美丽经不起丑恶的攻击,而又要去维持这份美,至少是心灵的美和纯洁,我们的苔丝就必然有着香消玉损的悲惨命运。

第二阶段:骤变发生

为了支撑家庭,苔丝踏上前往川特里奇的道路,在那个养鸡场里,苔丝在亚历克布下的陷阱中失去贞操,而我们的烈性子或不懂世俗的苔丝拒绝让亚历克娶她。她不爱亚历克,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没有爱,她的率性,纯洁心灵把她带回到她的家乡,而她自己竟不知道这样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怎样的影响。她是一个没有涉世的纯朴乡村姑娘,可得到的却是阴暗社会无情的摧残。命运给年幼的她一个孩子,她虽然不愿意,可还是坦然接受了他,可想到自己和孩子悲苦无助的命运,她苦研《圣经》,渴望得到上帝的求助,可神在她心中受到了质疑,她的孩子夭折了,那时的她没有一丝理智,有的只是一个做母亲对孩子的悲鸣和怜爱,她该孩子洗礼并按照自己的方式给孩子举行了一个最为凄惨的基督徒葬礼。而她自己不清楚在这样一个乱世,教条主义是不允许她自己那样做的。宗教控制着她的思想,可她却在崇高的母性思维下将困锁自己的教条主义全都打破。

第三阶段:重新振作

离开家乡,再次离乡背景的苔丝开始了生命中的另一个不凡的境遇。第一次离乡被骗失去了贞操,第二次则意外的收获到最为纯洁美丽的爱情。她是怀着那样悲伤的心情离开家乡的,甚至可以说她在离开家时并没有太多生存下去的勇气,在路过金斯贝尔——她家族古老的墓地,她只留下这“无用的祖宗”这一感叹,她清楚明白古老的荣誉给她带来的是什么:虚荣、痛苦、毁灭。相反,在绿草如荫的乡村野土里,她醉心于大自然的宁静中,正如她爱人安琪儿克来尔初次见她时所看到的一样: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如此纯洁美丽。

来到狄克奶场主的苔丝,没有了积塞心头的悲愤,可面对人生,“太阳为什么在好人和坏人身上一样的照耀”,她还是抑郁寡欢。在和受过良好教育、沉沉默寡言、郁郁不乐却在农场里找到快乐的克来尔相遇相识相知后,它变了,命运安排了一个人来抚慰她的心灵,给她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可即便是在堕入爱情的深网中,苔丝也是表现出超时代的女性人格魅力,在对克莱尔的感情上来看,她的三个伙伴依兹、玛丽安、蕾蒂都是敌手,可却在安琪儿克莱尔面前不断充当她们三人的红娘角色。她这样做的原因有三:1、对克莱儿的爱,2、对伙伴的关怀,3、对自己身世遇境的无耐。可是,这样一对超时代的青春男女,他们的命运注定了要纠缠在一起。

第四阶段:后果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偷食禁果,结果被双双逐出伊甸园,开始他们颠沛流离的命运。那么对这一对相互迷恋的情侣而言,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他们似乎在玩一种躲猫猫的游戏,首先,安琪儿内心的旧观念与现实的情感产生了冲突,面对不了苔丝的他回到了埃敏斯特他的父母家,可是在最后他坚定了一种信念:“农场主的妻子不应该是客厅里的腊像,而是应该懂得农业生产的女人。”也就是他否认了父母都寄予厚望的默茜钱特,而选择了一个对他双亲而言完全陌生而且地位低下的挤奶工。作为一个古老绅士家族的一份子,安琪儿抛弃了当时上流阶级应有的婚姻价值观。我想这些都深刻的刻画出他特殊人格的魅力。

那么,苔丝,啦?在安琪儿带者必娶她是信念回来纠缠她时,她虽也深深坠入情网,可总是避开着他,她深陷空前的矛盾中:她是那样去拥有安琪儿的爱,可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和那不堪的历史境遇,她有害怕自己,甚至恨自己。她在推脱中一步步退让,加之命运的捉弄,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就如婚姻过程中种种不利征兆显示的那样,这不是一个美丽的婚姻。其中埋藏着太多的隐害,当一天事件一件件翻出来时,我们的两位主人公的婚姻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五阶段:女人遭惩罚

苔丝和安琪儿个有着一段不凡的境遇,在双方相互坦诚自己以往过错命运之时,苔丝满怀欣慰的原谅了安琪儿,并天真的认为这不是一件坏事。可我们饱读诗书、受过良等教育的安琪儿,脱离不开时代道德观念的捆束,将苔丝否定成了“一个不谙世事的乡下女人,根本掂量不出世事的分量”。他们相互挣扎,同时又互相伤害,最终两人走向了分离。

安琪儿一味的逃避,最终去了巴西,而丢下孤苦无助又饱经家人冷眼的苔丝。苔丝体育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惊天大逆转,新丈夫痛苦下抛弃了她,家人也容不得她。她只得依靠自己的双手,再次从事最为艰辛的劳作。可即便如此,她爱安琪儿,爱得不顾一切,这份爱是有尊严的,是必须得到她自己保护的,至少她是这样想的。为了避免路人的调戏和骚扰,她剪掉了自己的眉毛,包裹起自己秀美的容颜。她是多么的忠贞、纯净啊!此外,她是大自然的女儿,这一点,即使到了现在也没有改变,美丽的天性不会因为自身境遇而丢失。她心地善良,总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看到山鸡奄奄一息的惨状,她冲动之下为它们解脱苦难,把所有能找到的山鸡的脖子弄断,之后把它们扔在原处,让那些以它们为生计的猎人能找到它们。

第六阶段:皈依宗教者

苔丝在回农场的路上,遇到了那个消失了几年而自己也是同样不愿看到的那个人——亚历克德伯维尔。两人的命运又有所交织,亚历克在遭遇些许事变后成了一个基督徒,他字各地宣讲《圣经》、传扬道德。可他是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基督徒,他没有坚韧的意志,更没有崇高的品德。当他和美丽的苔丝再次错误相遇后,他的生活就彻底变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次对教友的背弃,开始了他新一轮的堕落。他完全任着自己的性子,做出一桩桩“精彩缤纷”的事情。纠缠、压迫、欺骗,最终苔丝走上了绝境。可虽然得不到苔丝的爱,可对这样一个人格已经败坏的绅士而言,身体也是好的,毕竟他自己爱她,所以就没理智的以自己的爱为中心。

第七阶段:大团圆

安琪儿在巴西历经风波,道德观念也随着改变了不少,他逐渐原谅了苔丝,并吝惜起她来,他渴望见到她,十分的渴望,过分的渴望加速了他的回归。他历经磨难去寻找苔丝——那份他曾经放弃的爱。当然,他成功了。可是,苔丝却成了一个华庭的女主人,他们俩见面时,双双落下了辛酸的大泪珠。谁让世事磨人啦!她赶走了他。痛苦、愤恨油然而生,她为自己最后没能坚守而痛,毕竟她在那么多痛苦面前一直坚持着,虽苦可毅;她恨,恨亚历克对她撒下的爱人不得归的弥天大谎。在和亚历克的冲突下,她不顾后果的结束了亚历克的生命,然后天真的去追寻她的爱人。爱人对她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可还是不可避免的让苔丝被捕入狱。苔丝被处以绞刑,而安琪儿则按照苔丝遗愿,在苔丝被绞那天,和苔丝的妹妹丽莎露步入婚姻的殿堂。故事大团圆!

天真美丽的苔丝就这样的在那样一个世道上被杀,道德、宗教、世道,都是无情的刽子手。苔丝是一个超时代的杰出女性,带引着我们重审了一翻时代的价值。这不仅适用于历史,对当下,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啦!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3000字二:(2886字)

连续两天半利用晚上睡觉的两个小时看完了《苔丝》。在合上《苔丝》的最后一页时候,我感到了震撼和失落与悔恨的复杂感情。请让我详细说一下个人感想。

从头看到尾,对于期间不断穿插着作者的旁白的话,让我隐约觉得我是在看一个真实的戏剧,坐在现实的布景中,而不是窄小的剧院。其中苔丝剖白过去,苔丝颤抖着给濒死的孩儿洗礼,苔丝痛苦难耐的近乎乞讨着写信和克莱尔看信(其实有两个好心人写的信他还没有看完),苔丝杀人这几个剧情印象尤其深刻,同时剖白过去那段的苔丝光影描写几乎可以和电影的光影调节媲美,与内心之间的共鸣也十分恰当。

“不贞洁的人穿上必将不合身”

“不,可,奸,淫”等《圣经》以及诗歌引用也贴合情境,使人深思。关于结局的伏笔在第一章就能看出来了。所以,在作者精巧的技巧下,读者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故事发展的因果了解的更透彻。乍看之下并无奇特的故事也就这么变得生动起来了。

首先,在这个时代中,在爱与性的方面,女性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你的贞操属于你未来的丈夫,你的爱情由你的贞洁来证明,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是你的合法丈夫的所有物,导致会出现曾写信让苔丝保守这个秘密的母亲责难苔丝为何不与夺取自己贞操的亚力克(我看的翻译版本是阿历克)结婚,虽然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牵强的附和所谓的社会道德价值观下而产生的扭曲产物,但是身处于那个时代的苔丝依然勇敢的一口回绝,因为她根本不爱阿力克,在当时这种诚实的行为被认为是“愚蠢的”“脑袋有问题的”,正因为她爱的是第一次舞会遗憾擦身而过的安琪儿·克莱尔(讽刺的是,这名字竟然有天使之意,依我看,这个人比起阿力克,给苔丝的伤害更大,作者哈代也有这方面对于安琪儿性格的解析。)苔丝虽然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美貌,但是内心却没有因此而走向堕落,她肯吃苦,做活绝对是干净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应该说最勤奋能干的就是她,但是因为家庭不济,她的命运总不能像是上流社会的千金们可以多一些选择。

于是在家里赤贫的时候,她倔强地跑到离家远的地方去打工,并遇上了她的初恋——安琪儿克莱尔,他是如此的异于一般农村男人的粗糙和鲁莽,而是一副书生气质的儒雅先生。在经历着热恋之后,一直推诿结婚的苔丝因各种原因拖延到在新婚当日,才跟克莱尔剖白自己的过去,当然——她是期盼着这个生命中的男人能接纳她的“过错”,给她生命的救赎,但是安琪儿·克莱尔这个乍看之下是一位开明而充满着平等爱的精神的男人,却在这个时候把深埋在自己骨髓里面的如钢管般腐朽顽固的观念暴露出来了,对于苔丝的“过错”,表示无可原谅,并决定分手。这让苔丝的人生再一次的跌落在谷底,可笑的是,给自己如此伤害的人,竟然是声称爱自己的男人。

“我爱的是与你相似的人。”安琪儿·克莱尔这么说道。

苔丝的心跌倒了谷底,但是她并无怨恨安琪儿,而是对于自己的“过错”感到再一次的自卑和痛苦。

就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洗心革面”的传教士阿力克(其实这只不过是他在母亲死后的心血来潮),阿力克被她重新点燃爱火,要求要让她做他的妻子,但是苔丝非常厌恶的拒绝了,但与此同时,家庭的境遇每况愈下,她最终在阿力克的说服下,第二次委身于他。

就在这个时候在巴西创业失败的安琪儿回来了,并且在途中受一个人的言语的启发和在旅途中视野开阔之后发现自己过去对于苔丝的冷漠和愤怒是不对的,于是这个人就回家想与苔丝复合。

剧情推到了最高潮,苔丝在公寓楼梯下与克莱尔相见,克莱尔着看旧日朴素的苔丝穿着名贵优雅的服装,在上流太太的优越生活下的白嫩皮肤……觉得“仿佛是一具尸体随波逐流,而精神却灰飞烟散了。”

苔丝的精神也在这个时候彻底的崩溃瓦解了,曾觉得自己无法再次被爱的苔丝,又一次错过了爱,而她把这个仇恨的矛头指向了让自己失贞的男人——阿力克。并且用尖刀刺死了他,与克莱尔复合,度过了开心的六天www.guaze.com。当逮捕的人在森林中发现苔丝的时候,她还在婴儿般的熟睡,谁也没有打扰她,直到她醒来为止——“可以走了。”醒来的她平静地说。一切都尘埃落定。

而在死刑旗帜升起的时候,克莱尔和逮捕前的苔丝委托给克莱尔的莱莎(小姨子)在远处跪下,然后继续前进。

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

这里的矛盾的中心就是在于——心灵的贞洁和肉体的贞操,孰轻孰重?

以前的人、甚至现在也有这么认为的——心灵的贞洁完全体现于肉体的贞操上。假若在肉体上的贞操没有了,那么心灵上的贞洁也不复存在。

很可惜,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只不过与“农夫看到天上有乌云,然后就会判断会下雨”的判断半斤八两。在僵硬化的社会道德教条下,所推断出来的粗暴等式:贞洁(virgin)=贞操,失贞=荡妇

就是这样,肉体和心灵便人为地划下一条等号,假若说苔丝的失贞是丧失了肉体的贞操,那么贞洁就等于0,也即是失去了心灵的纯洁,而成为了一个荡妇。在现在看来,这个观点似乎能让很多人信服。

谁能保证第一次爱的人真的能给自己幸福呢?往往女人用贞操换回来的就是一场空梦。或者说如果怀着纯洁的爱将自己的身体祭祀给所谓“神坛”上的男人,祈祷着给予自己爱情的回报,往往只是祭物被吃空,而骨头被抛弃的结局。女性在爱情中老是扮演殉道者,而被爱的男人则是她们眼中的神像,即使给予自己痛苦,不幸,也往往被认定为命运的决定。

在男权社会下,往往以各种各样的要求苛刻对待女性,贞操仿佛就是爱情的铁证(这往往是单方面的,男人的贞操反而是滑稽的笑话)。克莱尔在听到苔丝拥有贵族血统时的喜悦无不显示出“一件完美无缺的商品加上名牌的标示,无疑让他更加有好处”(男权主义暴露无遗),男人的命运就是她们的命运,男人的成就就是她们的成就,男人的不幸就会成为她们的不幸,而她们的不幸却不会影响男人一丝一毫,因为女性只不过是一件附属品,替补的大把。所以单方面的贞操要求,似乎跟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地位有着很直接的联系。

但是这种单方面的判断,只是他们为了利己而做出的谬论——并且成功地加工成了一条真理。让女性信从这条教规。先祖的血统让男人本能的拥有独占欲,女性在他们的原始眼中,只是一件物品,跟家具差不多。心灵这种虚无缥缈、难以琢磨的东西,谁会花时间去研究证明?(不是有句俗话叫做女人心海底针吗?)

所以,在他们看来,与其是心灵上的贞洁,不如身体上的贞操来得快捷有效。其意味就如同做一道数学题,我明明有简洁的方法去证明,为何还用得着长篇大论?

所以,有权判断贞洁与否的法官——竟然不是女人本身,而是男人!

再次回到主题上——心灵的贞洁和肉体的贞操,孰轻孰重?

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不存在“心灵的贞洁”这个选项的。没有人去判读女人的心灵,肉体是当做判读的所有依据。

贞洁(virgin)=贞操,失贞=荡妇(心灵的贞洁∉贞操)

所以苔丝不被认为纯洁,仅仅是因为她无意间失去了处女身。失去了作为商品的外包装。

苔丝的纯洁没有人去在乎。至始至终没有人真正去想过苔丝的纯洁,只是想要占有她的肉体。我在读完文章最后一段的时候,心想:安琪儿和阿力克根本都是不值得被爱的人。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爱着苔丝的。

PoorTess……希望她的悲剧不会再重演在别的女人身上。

那么就让文中的一句话来结束:

众神之首终于结束了他与苔丝的一场游戏!

而苔丝,仍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3000字三:(3006字)

贫家女儿,外出谋生,失足泥淖,遗恨千古,在中外各国文学作品当中,此类题材屡见不鲜。《德伯家的苔丝》一书,总体看来似乎也没有脱此窠臼,但是作为英国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它不论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独具特色,至今仍有强大的魅力吸引读者。

托马斯·哈代,“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与其说忧郁,不如说他的反叛。维多利亚王朝,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个使很多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却有许多有悖人情常理的陈规陋习,诸如崇尚繁文缛节,提倡虚伪道德。一个小说家,面对上流社会道貌岸然的衮衮诸公,将一个失身女人作为小说的主角,并公然断言她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直到几十年后,苔丝的光芒才愈加放彩,苔丝是哈代塑造的最好的典型,也是英国文学宝库中最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整本书前期很平淡,慢慢看进去,便走不出来了,全书以苔丝到贵族本家认亲为线,叙述这个单纯美丽女孩的悲剧一生。我的感悟,也从这里开始吧。

在英格兰西南部偏僻落后的农牧业地区,是远离繁华城市,仍保有古风古貌的存在。17岁的美丽少女苔丝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父亲是贫苦的乡下小贩,生性怠惰,愚昧无知;母亲过去是挤奶女工,头脑简单,他们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杰克·德北听信牧师关于家族荣耀的消息,妄图让苔丝去认回本家—德伯家族,借此摆脱贫困的生活。苔丝并不愿意这样做,但由于老马王子的意外死亡,心怀愧疚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认本家。家庭的重担和自身的责任感在一开始就给她的生活拢上了一层阴影。面对德伯·亚雷,她是那样的无知懵懂,但又不得不依赖着他,致使最后轻信亚雷失身于他。苔丝在受到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和轻视的同时,可悲的是她同样以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这使得她的悲剧显得更加浓重和深沉。苔丝知道自己是清白的是无辜的,但是同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也在按照传统的贞操观念来衡量自己是否清白,她比别人更加无法忘记自己的耻辱。

那个纯洁无辜的小天使又回到了上帝的怀抱后,苔丝决定开启一段全新的生活,她到另一个农场里做挤奶女工,那是一个新的起点。“五月里一个茴香发香味、众鸟孵小雏的早晨,离苔丝·德北从纯瑞脊回来以后,约莫有两年或三年之间的功夫—这是苔丝潜修静养的时期—她第二次离开了家。”

在农场里,她与克莱·安玑产生了爱情。克莱爱苔丝,认为她是“大自然的新生女儿”,她是纯洁的、无瑕的,是上帝完美的创造。但这种绝对的理想化的爱恋也更加剧了克莱在知道苔丝的过往后所表现的憎恶和失望。苔丝向克莱坦白后,克莱心中的美好瞬间崩塌了,他没有给予爱人以理解和安慰,反而不能接受现实,他不止一次的对苔丝说“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不是你!是另一个模样儿和你一样的女人”。这样残忍,这样现实!如果说,德伯·亚雷给予苔丝的是身体上的毁坏,那么克莱·安玑给苔丝带来的就是精神上的毁灭。善良单纯美好的苔丝,对于这一切浑然不觉,她是那样热烈的爱着这个小伙子。她已经受到了爱的伤害,对爱是非常渴望的,作为一个少女,她期待着被爱人爱,被爱人呵护,所以在遇到克莱后,她迸发出的爱意是那么的强烈,在这种炽热的爱恋下,苔丝失去了自我;另一方面,她心里仍旧把自己定位于“应受到社会谴责和唾弃的不净女子”,她始终不敢把自己与克莱放在同一高度。在体会着克莱的爱的同时,苔丝是纠结的,不安的,她始终无法放下身心的枷锁。

随后的日子里,克莱远走巴西,苔丝再遇亚雷。家庭面临困境,亚雷卑鄙胁迫,无奈之下苔丝选择妥协,再一次走进亚雷的圈套。克莱经历磨难后对苔丝疯狂思念,内心的悔恨使他找回苔丝。这是的苔丝已经回不去了,她的精神生命被克莱第二次毁灭。丈夫回来,两人重逢,苔丝再一次看到自己受骗,一怒之下杀死亚雷,对自己长期以来所受的屈辱和不公、以及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正,进行了大胆的强烈的抗议。无奈的是,她选择了一种最最极端的方式。

苔丝和克莱在荒原里度过了最后的几天幸福生活,之后等待她的,是走上不可避免的绞刑架。她无法放下对于克莱的爱,临终将妹妹托付给克莱,以此来表达对他的爱。

这个纯洁善良的女孩的一生,到这里,已经走到了尾声,她的美丽,到这里,也面临幻灭。

苔丝与她的名字一样美丽,但是她的美,却酿就了她一生的痛苦。

这个美丽的女孩,正直、淳朴、纯洁,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不受污染。

这本很长很长的书,因为这出悲剧,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疼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刚刚回顾这个女孩的人生的时候,我好像又回到了阅读这本书的时光,为这个坚强的美丽的女孩惋惜、流泪。这个悲剧,其实也只是一念之间,有时候,一个转角,生活就会出现不同。而关于德伯家的“认亲”,就是这个女孩一生的转折。哈代把美好的形象展现给读者,笔锋流转,美好被硬生生的打碎,让人一时无法接受。当那份美好不再完整时,却反而令人平静,逼得你不得不承认,这才是事实。

我认为苔丝的一生是充满戏剧色彩的,全文都在写苔丝走向末路的经历,但其中不难发现有一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情节,好像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如在开篇苔丝与克莱相遇却互不相识到后来二人再次相遇并相爱最终结为夫妻,如苔丝在被侵犯前的舞会上与德伯家的女佣争吵的那个小插曲等等,都充满戏剧性。苔丝的纯洁美好,是她令人欣羡的,却也是最终造成她悲剧的一个弱点。

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女性,在他的世界里,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有着大自然最纯真的本性。一如她生活的那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布蕾谷,有着那么多优秀的地方:美丽,纯洁,正直,淳朴,勤劳…苔丝一生追求幸福,敢爱敢恨。哈代坚持着“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不在于一时的过错”,所以在他看来,苔丝依旧是纯洁的化身。她是美丽的乡村姑娘,虽然有着贵族血统却依然纯朴,美,不是一种外表,而是内心高雅纯洁的表现。心灵纯净自然的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我有时会想,如果没有开头那个牧师的几句话,也许可怜的苔丝会是另一番简单却快乐的生活,然而,十六岁的乡村女孩苔丝的悲剧就从这里开始了。哈代为苔丝设计的人生舞台时间很短,从她在家乡村野舞会上出场,到她在标志死刑的黑旗下丧生,只有短短五六年,但她的短暂一生所经历的种种,确实那样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第一次离家时,是晶莹无瑕的少女,毫无父母那种认宗归亲的虚荣侥幸心理,只希望能凭劳动补贴家用弥补死去王子的损失。更加难得的是,受辱失身后的她不仅保持了固有的美德,而且更加勇敢坚强,富于反抗。

与苔丝悲惨命运和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相对的,也是促成本书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作者哈代的“前卫”思想。失身后的苔丝,在世俗眼中,如同失去了在世为人的资格。但在哈代笔下,“她的外表,漂亮标致,惹人注目;她的灵魂,是一个有了近一两年来那样纷乱的经验而完全没有腐化堕落的夫人那样的。如果不是由于世俗的成见,那番教育还得算是一种高等教育呢。”把书中诸如此类的言论放回百年以前的维多利亚王朝时代去体会,我对哈代愈加敬服。正是因为在塑造苔丝的形象过程中,不时的融入这类先进的见解,才赋予了苔丝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批判。

心碎的苔丝,带着梦想和遗憾走向绝路的人生,在最后的,又是最漫长的,幸福的一夜……在生命中最后一次日出之时,她把对人生、爱情的遗憾带去了—另一个—美妙的世界。这个美丽的女孩,带着她的美好,走向死亡,走向最终的幻灭。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