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3000字读后感 >

倾城之恋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7-01-16 17:02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倾城之恋读后感3000字一:(2810字)

张爱玲,这一廓在我心中没有多少月光的月亮,读她的作品,就如在原本漆黑的夜里更品其平添一份凄凉。

她在苍凉的基调中刻画一个个悲哀的女性。她极度不满“过渡阶段新时代”女性的生存状况,于是,基于对文化败落命运的思考,把笔下的女性推向绝望。别人评价她做为一个职业女性,思想尚停留在“旧制度”间,认为结婚找个安乐窝比在社会上打拼更适合女性。而我认为,是当时的社会逼她这么想的,于是,她逼笔下的女主角一个一个看似自愿其实无可奈何地往火坑里跳。

很多人以为《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想依靠范柳原的婚姻关系摆脱白公馆的时间。甚至有些人取笑白的弥顽不灵。我认为她是迫不得已的,她除此出路外无从选择。

白流苏已经结过一次婚,已经从白公馆逃出过一次。张爱玲虽然没有直接描述白流苏与前夫的生活状况,但从众人口中旁敲侧击。当得知前夫逝世时,大家劝她回去,白先是淡淡道:“离过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妇,让人家笑掉了牙齿!”三爷劝说:“六妹,话不是这么说。他当初有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全知道……”从着里可以看出,白在前夫家是不幸的,这中不幸不仅仅自己感受到,而是“大家都知道”的。在三爷的另一段话中加以追究:“想当初你哭哭啼啼回家来,闹着要离婚,怪只怪我是个血性汉子,眼见你给他打成那个样子,心有不忍……”中更证实了所谓的婚姻安乐窝实际上鸡犬不宁。我们暂且不追究白在夫家为人处事如何,从“她一嫁到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可以看出前夫的品性恶劣。那么,这段婚姻的失败不是不幸,而是脱离虎口。回娘家也是理所当然的依靠。但亲人并没有给她多少安慰,甚至把她当作耻辱的典范,把她捻出去都嫌浪费工夫。文中道:“白公馆里对于流苏的再嫁,根本就拿它当一个笑话,只是为了要打发她出门,没奈何,只索不闻不问,由着徐太太闹去。”可见,她在娘家中已经丝毫没有地位,这些亲人比陌生人还要可怕。女人最苦莫过于在外面受了伤害投靠最亲的人却遭到抛弃,而且把她当作笑料。其实娘家人也有苦恼:既想着把她轰出去,又苦于没地方着落。好在,出现了性格怪癖的范柳原。

张爱玲非常戏剧性地刻意让范阴错阳差闪亮登场。自家的女性不都是“窈窕淑女、大家闺秀”么?自家人不正盼着符合自家标准的宝络许与柳原么?偏偏这柳原怪癖到看不上标准女人,倒让残花败柳坏了好事。表明了白流苏无意之举的杀伤力。张在这里狠狠敲了“新时代里的旧制服思想”一当头棒。“今天的事,她不是有意的,但是无论如何,她给了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以为她这一辈子已经完了么?早哩!她微笑着。宝络心里一定也在骂她,同时也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白流苏甚是得意地报复了大家,以她被视为不入流的跳舞之举,反击了大家,虽建立在范柳原身上,却也是得意之举。应该说,恰恰是建立在范柳原身上才让她如此得意。以至于宝络这一标准叔女闺秀也暗地里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张为这段插曲做了一个总结,也给女性的社会地位下了定义:“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

女人的贱在于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男人身上,把男人当作战利品,并且(在那样的环境下)仅仅能如此——公认的。

写到这里,白更加无法摆脱找一个男人来避窘境的打算。进一步深悟:男人是女人的天下。“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的这一口恶气。”她开始下定决心,虽然没有胜算。

从当时的社会角度看,女的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当女结婚员是唯一出路。而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本来就和娘家再无任何关系。流苏是被泼出去了,只是被踢回来而已。显然,她带了不少钱回来,要不,她的哥哥们也不会收留她。谁愿意让她回来丢大家的脸呢?当有价值的东西用完了,她又得被踢出去,连她的母亲都说:“倒是回去是正经。领个孩子过活,熬个十几年,总有你出头之日。”只要是肯在一个男人的家里熬下去,总会有出头之日的她从一个火坑跳出来,又被避着跳进另一个火坑。

流苏的状况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的代表,流苏算是有点觉悟的女性。她意识到这家不能呆下去了,意识到再也不能靠任何人了——包括不能靠柳原,“范柳原真心喜欢她么?那倒也不见得。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她看得出他是对女人说惯了谎的。她不能不当心——她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她自己了”。她也想去找点事做,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为自己撑一边天。但是“了个低三下四的职业,就失去了淑女的身份。那身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尤其是现在,她对范柳原还没有绝望,她不能先自贬身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因此她无论如何得忍些时”。她是个有点觉悟的女性,只是觉悟得不够彻底。她有了独立的思想,却没有行动的勇气。只敢想想而已,而不敢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在于:社会给一个女人的社会地位社会价值下定义的准则是她身边的男人。身边男人地位高,对她好,那么女人则华贵幸运;女人没地位独独对她好,那么女人则面上很有光彩;男人地位高,对她不提也罢,就是女人活该如此(此种女人一般贱,至少还有点绑住男人分家产的成就)至少表面上还是光彩的;若男人又无能又得倒贴又对她不好,那就怪女人活该命太贱。所以,流苏除了以柳原为目标,又怎么敢轻举妄动呢?

可惜,柳原是个精刮的人。没有带给她多大的满足感。只是让她掉进了一个别人看似美梦的恶梦。

柳原先是唯恐别人不议论他们,让流苏百口莫辩无法说清楚他和柳原的实际关系,只管人喊了“范太太”。又给了她甜蜜的讽刺。让流苏爱着他又恨着他,更恨自己不争气。于是,她提出回白公馆。回了家才意识到:什么是争气呢?离开他不是为自己争气,反倒变成“杀了她还嫌脏刀”的女人。只有呆在柳原身边,只有如此。不管他多恶毒,只有如此,才能昂头做人。于是,她屈服了。“固然,女人是喜欢被屈服的,但是那只限于某种范围内。如果她是纯粹为范柳原的风仪与魅力所征服,那又是一说了,可是内中还搀杂着家庭的压力——最痛苦的成份。”在最痛苦成分的配合下,她连思想都屈服了,她的觉悟完全消失。接着是争取进入她和柳原围城。虽然是空城,但至少她当上了社会上那种至少表面上挺有面子的女人了。于是她值得大家羡慕、值得大家效仿。

另一点:在我眼里,他们不过是两个有心理障碍的可怜人罢了。不敢再剖开心胸去爱,即便是爱了,还得步步为营,玩心理战术,玩文字游戏。柳原被父母不正常的家庭压制得不失去了组织家庭的信心,看不到家庭的吸引力和依赖性,也就失去了责任心。他在家庭之外。白流苏是在家庭之中给观众演他们是如何对家庭失去信心,如何对家庭产生厌恶感。厌家实际上是厌世,对那样的社会厌倦到底。两个不敢再爱的人,看起来像是相爱了;两个不愿意步入家庭的人,看起来像是建立自己的家庭了。将来如何,谁知道呢?但愿是幸福的罢。
从这三个家庭里看当时的社会,让我不胜悲哀。

倾城之恋读后感3000字二:(2753字)

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的爱,也就得不着通行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柳原说:“有的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流苏道“我什么不会,我顶无用的人,”柳原道:“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流苏心里想:你最高的理想是一个冰清玉洁而又富于挑逗性的女人。冰清玉洁,是对于他人。挑逗,是对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彻底的好女人,你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我。

《倾城之恋》是以香港沦陷为故事的背景,确实够得上倾城,故事中两个精明的男女主角的故事。文章写于一九四三年九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故事中也有着她自己的影子。故事中柳原是有过妻子的,流苏一直所害怕的也是柳原不能与她结婚而只是想把她当成情人这样不伦不类的结果。现实中胡兰成原也是有妻子的,而且还有个护士的小情人。总觉得流苏那许多的感受和心境都是张爱玲自己曾有过的。想起流苏还真是一个地道的旧上海的女子,精明的计划经营着自己的一身,矜持的计较着许多得失,而当感情来临的时候,再怎么精明都沦陷了,原先所计较的也顾不得了。张爱玲是仁慈的,她给了流苏一个好的称得上好的结局,也许这也是她自己所希望而得不到的结局,让它在流苏身上实现了。

白流苏,一个离婚了寄居在娘家的女人,急于需要婚姻历来保障她的生存;范柳原,一个对婚姻不感兴趣的人,想用谈恋爱调剂生活。各自怀着心事在虚假的情话里暗暗计较着,盘算着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来也许又是一个无疾而终的故事,但战争的爆发使情节急转直下,最终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小说里弥漫的尽是苍凉与麻木,两个人都精打细算地去爱了,却最终逃不过命运,她笔下的人性是卑微而市侩,庸俗而黑暗,卑劣而残忍的。她将男女感情和人间世像看得如此透彻洞悟,不免生出悲凉和宿命的绝望。逃离不了家庭沉重的束缚、旧体制给女子种种的欺压与歧视,永远是无可奈何,永远是走不出命运安排。弱女子遇上负心汉,终归是不善而终,即使双方真诚以待,仍旧摆脱不了周遭各因素的排挤,最终落花流水两空。

这个世界的感情哪里有平等呢,都拿来交换的,这点对于他俩是心里雪亮的,心中权衡盘算后,才走到一起,他们之间若说爱情,还不如说时局的混乱让他们在对方身上找到了各自需要的温暖,一种相濡以沫互相依靠的无助,面对个人命运的渺小,他们也感到了自身安命于天地间的珍贵,终于在阅尽世事历经沧桑后心平气和地过起居家日子了,他们也终于收心了。所以说“倾城”---香港的沦陷于他们未免不是幸事。兵荒马乱的年代,一段凄美的倾城之恋。本原的混杂却在时间的沉淀中变得如此纯粹洁净。

家庭背景特殊的范柳原本身就缺乏了一种信赖任何人的本能。他的内心深处充满恐惧与不安,当他从熟悉的英国回到所谓的祖国时,他发现了更多更深的人性冷漠与矛盾,不安与恐惧再次涌袭心头。他选择不羁来逃避,他选择虚伪来抗拒,直到他遇到白流苏,直到他发现自己的精神同类。他终于透露偶尔的真实,尽管时常是不解的沉默。

总是困兽一般蜷缩在拥挤的大家庭的白流苏,无可选择的成为解放思想与传统思想严重碰撞的产物。她的矛盾与范柳原相比甚至更为持久更为深刻。她选择离婚,她渴望自由,她唾弃传统的束缚,她厌恶亲人之间的冷血无情,她勇敢却又无可奈何。她主动接受的新思想注定了她的特别与孤独与痛苦,这与范柳原是如出一辙的。但明显的区别在于她没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去逃避去抗拒,她能走到哪里?离开了那个住着几乎20号人的大家庭,它能去哪里?她一定觉得很窝囊,寄生虫般的生活总让人如此的羞耻!

于是,当范柳原与白流苏第一次相遇时,两个敏感而又脆弱的人立刻从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追求。范柳原说白流苏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不想他所经常看到的上海女人,妖冶浮华,虚伪冷漠。他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发现了痛苦灵魂的伴侣,然而这一种精神恋爱对于白流苏来说却是奢侈的,她需要的是范柳原的经济帮助,她需要他把她拖离那一个无底的黑暗深渊。她最终需要的是更是能保护她强烈自尊的婚姻。可是自私而骄傲的两人总设法为自己保留更多,范柳原求的是精神恋爱,白流苏只求平凡婚姻,而且是对方提出的不会让自己日后难堪的结合。

他们各自算计着,用各种难以捉摸的手段好让自己的地位变得被动,好让自己能在一个不用负责任的处境里安然无恙。他们对于这个社会的信任度难以想象的低以至于牵涉到个人的情感了。可是当战争无情地降临,当之前的恐惧变成不可扭变的现实,当他们发现在枪林弹雨下只剩对方相依为命的时候,他们妥协了www.guaze.com。一刹那,推到了各自心底的那道墙,倾覆了那些深谋的城府,选择了平凡的厮守。不再像之前的混杂,这一次的倾城之恋,纯粹得让人一下不适应前后的反差,而这却更让人羡慕不已。倾的是城,亦是传统思想。

纯粹的爱情,庆幸拥有。即使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即便是伴随着那些无可避免的流言蜚语!

同样,小说对故事的描述,对人物的刻画,对人性的揭露,都必须以艺术手法为载体。张爱玲以其独特的眼光观察现实,敏锐地捕捉生活灵感,用奇特精致的语言将内心感悟提炼升华成惊艳的意象,达到了高度审美的艺术境界。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对于景物的描写是独一无二首屈一指的,由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雕琢而成。她写海岸边的房间“像暗黄的画框,镶着窗子里一幅大画,那澎湃的海涛直溅到窗帘上,把帘子的边缘都染蓝了”。取景化的视觉观察,暗淡的色彩渲染,将一幅静态的风景画绘成一个动态的影像。张爱玲善于将采截的景致重组构建,颠覆其原有的形貌,赋予其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以满足艺术上的审美要求。于是“海浪波涛溅到窗帘上并将其染蓝”的夸张意象也就宛若天成了。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并非单纯的意象,它们烘托社会历史环境,揭示人物性格命运,涵盖着丰富的寓意。“轰天震地一声响,整个世界黑了下来,像一只硕大无朋的箱子,啪得关上了盖,数不清的罗怨绮恨,全关在里面了。”这是张爱玲对香港沦陷的描写,给人强烈的视听觉震撼。她将世界比作关了盖的箱子,人置于黑暗中孤独绝望,一切的怨,一切的恨,一切的执。一切的妄,都成了记忆中的一场场闹剧。曾经繁华又如何?由此伸发了乱世之中苍茫的身世之感。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所用的笔调是舒缓安闲的,漫不经心地随笔一抹即是丰富的意象和精致的色彩,淡中出奇。她写白流苏眼中的萨黑荑妮公主“脸色黄而油润,像飞了金的观音菩萨,然而她的影沉沉的大眼睛里却闪着妖魔”。寥寥数语即将其特有的印度女性美跃然纸上。然而既是“观音菩萨”,“眼里却闪着妖魔”,这样的矛盾将萨黑荑妮貌似雍容华贵不食人间烟火实际却庸俗虚荣生性放荡的人物性格暴露无遗。同时这种视觉感受来源于白流苏也别有一番用意。这是站在自我立场上对情敌的惊恐和厌恶,萨黑荑妮实际上是白流苏眼中抢夺范柳原、威胁其爱情的“妖魔”,对于她的美亦是三分欣赏七分嫉妒的,“眼里闪着妖魔的观音菩萨”同时也折射了白流苏的内心世界。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