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3000字读后感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7-01-09 17:16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000字一:(2826字)

这是大二时期的假期读后感吧,还是挺认真写的,虽然有些小小的借鉴。

这是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以史诗般的气势,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素霍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生动地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从婴儿啼哭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感情的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冲动,哀伤,愤怒,沉思,虚幻。。。全部涵盖在每一页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家的心血。

读在作者的思想里,突然感到整个人像是置身在千军万马之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记得父亲曾经在看雅典奥运会的时候问我:有哪两件事情最能激起伟大的民族情怀呢?我的回答是体育和战争。在我们今天这样文明的国度,体育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有我中国人的骄傲。而战争呢?从祖先猿人在食物和领地的争夺拼杀中生存到为国家利益而出动士兵导弹的现今,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战争纵横古今,这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消逝的名词。唯一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而战,又是否是正义之战呢?《战争与和平》里描写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的四场主要的打击侵略者之战,理所当然是正义的。而这又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是的,我们离不开群众,托尔斯泰也曾表示:在《战争与和平》里,我喜欢人民的思想。

人民的思想孕育在本书中,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公爵。他是一个军人,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所以在民族危亡和儿女私情这个一再让英雄难过的选择前,他会义无返顾的选择国家。妻子难产而死只能愧疚或终身不娶;国家亡了,他是没什么脸面活下去的。在奥斯特里战场上,上帝也很眷顾他。他只是受伤,躺在地上。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多么静穆、安宁,严肃呵。完全不象我那样的跑。”安德烈想,“不象我们那样地奔跑,喊叫,斗争,互相争夺炮帚——云在崇高的无极的天空移动着,完全不象我们那的。为什么我以前没有看过这崇高的天?我终于发现了它,我是多么幸福啊。是的,除了这个无极的天一切都是空虚的,一切都是欺骗。除了天,什么都没有了,但甚至也是没有的。除了静穆与安宁,什么也没有,谢谢上帝。而他在临死前,仍想着整个期间都在想的问题——生与死。“是的,这就是死。我死了——我醒了。是的,死——便是觉醒。”这种体验像是看破了红尘一般,经历战争的洗礼后,我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是否有如安德烈那样有这么一个静寂的氛围让他思考,但是起码他应该追求的是和平,相对的和平。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书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彼埃尔。别素霍夫,我想是更贴切我们的生活和内心的。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这正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所表现出来的,我们似乎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作为有强烈爱国精神的绝大部分人,我们都会为民族存亡而忧虑,想着是否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而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像古时的纸上谈兵一样,没有实践,那都是一句空话,现实总比理想残酷百倍。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反感我们中国政府在每一件受到利益侵犯的事情上几乎只表示强烈抗议。可是除了抗议还能怎样?去打?去闹?很遗憾我们的青年一代在抗议上很少如其他国家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偏激,可是每次想到韩国人能激烈到切掉手指而我们的大学生一边游街一边乱扔垃圾,心中不免感伤。回过头来再想,也有很多人虽然力量薄弱却真的做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书中托尔斯泰肯定了彼埃尔的价值,他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但他却不重视钱财,在最后他为了帮助俄国的胜利变卖了自己的所有家产,并鼓励人民投入到战争中去,还带头参军,为俄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最后莫斯科落入拿破仑手中时,他坚持不走,准备为了国家的胜败,牺牲自我去刺杀拿破仑。作为俘虏,他并没有因酷寒和敌人的鞭子而堕落。他一直保持着思考,现在的他学会了在一切之中看见伟大的,永久的,无限的东西。“爱好正义的人们,联合起来把,让我们只有一个旗帜——积极的美德。”他的这个口号成为人们永恒的需求。

作者清楚地认识到人群是最重要的,因为战争是残酷的,其破坏力造成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亡命伤身、妻离子散。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谁是战胜者,谁是战败者,最终受害的都将是平民百姓;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发起战争的永远是那些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是永远渴望和平的。英雄帝王等人的改变历史的行为往往是受群众意志的控制,约束和引导。成功的英雄,是顺应了人群的意志,并将其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又时刻受其左右和修正。托氏的这种认识在描写俄罗斯及他们的统帅库图佐夫是如何抗击拿破伦军队入侵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个人是很喜欢库图佐夫这个人物的。表面上,他总是一副浑浑噩噩,昏昏沉沉的样子。甚至在打仗前,别人都在忙碌着奔跑、侦察,他却连开军事会议时都在睡觉。他好像没有任何行动,他不会去做什么,也不会去计划什么。但实际上他对一切,目前的处境,敌我的形势,甚至未来的可能,都洞若观火,他知道有一种比他的意志力更有力更重要的斗争趋势,他听一切,要使一切各得其所,对当时所发生的事件的意义之所以能看得如此之透彻,其根源就在于他拥有十分纯洁和强烈的人民感情。正是由于人民承认他具有这种感情,人民才以那样奇特的方式,违反了沙皇的心愿,选定他——这个不得宠的老头子——作为人民战争的代表。正是这种感情把他抬到人间最高的地位,他这位身居高位的总司令,他不是用他的全副精力去屠杀和迫害人们,而是去拯救和怜悯他们。他的行动全部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从来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违背,这个目标为以下的三个方面:第一,竭尽全力和法国人作战,第二,要打败他们,第三,把他们从俄罗斯赶出去,尽最大可能减轻人员和军队的痛苦。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德国人的枪炮再厉害也抵不过在莫斯科的饥寒。此外,库图佐夫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成为了民族英雄。这个人物,也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那句话,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值得补充的是在战争里,要是没有人情,这场战争是坚硬的,不完整的。我们需要温情,作家塑造了娜塔莎。别斯托娃这个女子——纯洁善良,热爱自然的热血青年。虽然我会为她一时的移情别恋而痛惜,但她在战争中从头到脚受到了洗礼:劝说父母,运送和照顾受伤士兵。我为之感动。

人民战争的棍子以其可怕而又威严的力量举了起来,不管合不合某些人的口味和什么规则,以近乎愚鲁的纯朴,然而目标明确,不管三七二十一结结实实地举起和落下人民战争的棍子,直到把法国侵略者击退。整部小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托氏的这个赶走侵略者的思想。在小说的后面部分,作者更偏重讨论战争和一些哲理性的东西,读来很是深奥,不过这更表明了此书的价值,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看伤了战争的残酷,转到温馨的家庭生活,看乏了经典的爱情,又转回浴血沸腾的战场,这部小说永远是那么跌荡起伏,另人震撼。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000字二:(3378字)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19世纪欧美文坛,乃至整个世界文坛,至今没有人可以替代和超越的文学巨匠。《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世界文学史上家喻户晓、永放光彩的经典史诗著作。这一切,共同铸造了一个永远无法复制的传奇与神话。

说来惭愧,我至今没有能够把托翁的这部《战争与和平》全部读完,实在是因为它的涵量过于庞大,全书广阔雄浑的气势涉及了战争、和平、历史、哲学、婚姻、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磅礴恢弘,纷繁浩瀚。

据说,托尔斯泰曾在给哥哥的一封信里这样说起《战争与和平》:“我已动手写一部严肃的、我以为有益的小说,打算为了它使出我所有才力。我把这小说叫作一本书,因为我认为,人生一世哪怕写一本短短的,但却有益的书也于愿已足了……”,而从酝酿构思到整部书的完成,托尔斯泰用了六年的时间,可见其对于这部巨著的重视程度。

整部作品中,最让我为之动容的就是女主角娜塔莎,不同于薇拉冷淡、正经的美,也不像索尼娅过于安详柔和,甚至让人感觉沉闷的美。娜塔莎的美是热情奔放的,于宁静中蕴含着挚热,轻率中又带着纯真。她高贵华丽而不失端庄,温润敏感却又坚强,无时无刻不给人一种温柔的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初次登场的娜塔莎是活泼而灵动的,此时,她还是一个“以为一切都很可笑”的孩子,“长着一双黑眼睛,一张大嘴巴,相貌不漂亮,但挺活泼”。由于“跑得太快,背带滑脱了,袒露出孩子的小肩膀”也毫不在意,没有刻意的装扮与雕琢,“黑黝黝的打绺的鬈发披在后面,光着的手臂十分纤细,身穿一条钩花裤子,一双小脚穿着没有鞋带的矮靿皮靴”,她并不为母亲的“严厉呵斥”而难过自责,只知道抱着那个被称为“咪咪”的洋娃娃四处乱窜。直到不小心窥见到尼古拉和索尼娅的拥抱亲吻,她才第一次体会到爱情的美好,“嗬,多么好啊!”,于是,她“严肃而恐慌”的问鲍里斯,“您愿意吻我吗?”但是,年少轻狂的爱情终究算不上爱情,曾经她可以肆无忌惮的喊出“妈妈!我们吃什么甜食?”,也可以如孩童般“裂开大嘴”嚎啕大哭,她告诉过索尼娅“事事都会好起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索尼娅还在一如既往的热切的爱着尼古拉,娜塔莎却已完全不记得鲍里斯了。再后来,她又在舞会上与哥哥尼古拉军队中的好友杰尼索夫一见倾心,她唱着,跳着,“特别是因为杰尼索夫喜欢她唱”。但是,即便如此,当杰尼索夫向她提出婚约之时,娜塔莎无法愉悦地接受,而是惊慌失措的找到自己的母亲,因为她知道自己并“没有爱上他,可能没有爱上”。

无论娜塔莎是不是真的认为“以前的一切都是孩提的事,不值一提”,当看到16岁,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娜塔莎,我们都不能发自内心的去责备她那近乎玩弄的种种懵懂与荒唐,因为,我们知道,总会遇上这样一个人,让她成长。

终于,娜塔莎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的大型舞会,也是对她来说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舞会。为此,她“整天都处在狂热的忙乱中”,从衣服、鞋子、香水到发饰,全都事无巨细的准备着,似乎早已预料到会邂逅那个“请她跳华尔兹的”他。“‘我早就在等着你了,’这个又惊又喜的小姑娘在举起手搭在安德烈公爵肩上时,用她那就要流泪的微笑,仿佛这么说”。任谁都无法抗拒娜塔莎此时的美丽,因为她美得那样的动人心魄,“她那双穿白缎子舞鞋的小脚迅速地、灵活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她的脸带着陶醉的幸福。她那纤细的露在外面的胳臂和脖子并不美——比起爱伦的来,她的双肩显得瘦弱,她的胸部显得不发达。但是爱伦好像被成千双玩赏她的身体的眼睛涂上了很厚的油漆,而娜塔莎却好像一个第一遭在大庭广众中露面的少女。”即使是早已声名远扬、见多识广的安德烈也对她由衷的赞叹与欣赏。她就像一杯“富于魅力的美酒”,沉迷其中,难以戒掉。或许爱情本来就没有什么原因,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或是一段翩翩起舞的舞蹈,都足以让人神魂颠倒。偏偏安德烈本就“喜欢在上流社会中看见那不带上流社会共有的烙印的东西”,因此,“娜塔莎的惊奇、喜悦和羞怯的神情,甚至说法语时的错误”都愈发显示出“她那眼睛和笑容流露的喜悦的光辉”和其“出自内心的幸福感”,那是一种清新、自然、脱俗,“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非彼得堡式”的东西。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无非就是当你爱着一个人的时候,恰好发现那个人也同时在爱着你。安德烈和娜塔莎无疑就是这样幸运的一对。这天晚上,娜塔莎“时而激动,时而惊惧”,“她忽而对她讲他如何夸奖她,忽而讲他怎样说他要出国,忽而讲他问他们今年在哪儿避暑,忽而讲他怎样向她打听鲍里斯的事”,她甚至觉得自己“早在奥特拉德诺耶第一次看见安德烈公爵的时候,就爱上了他了”,而现在再次相逢的奇异与意外,都是“命中注定”的巧遇。安德烈则“容光焕发、兴高采烈”的找到皮埃尔,幸福的宣布:“我在恋爱啦,亲爱的朋友”,尽管此前已经不再相信恋爱,却终究没能战胜感情,“昨天我折磨自己,忍受痛苦,但是这个折磨,给我世界上什么东西我都不换。我过去等于白活。现在才刚开始生活,但是,没有她我就活不下去。不过,她能爱我吗?她会嫌我太老了?”

没有什么事能比两个相爱的人终成眷属更令人振奋了,但是又有多少的爱情可以一帆风顺?安德烈与娜塔莎恰恰处于两个极端,一个单纯,浪漫,不经世事,年轻的生命充满活力;一个理性,深邃,正直,严谨而内敛。正是这些截然不同的特质让他们相互吸引,真挚相爱。

但是从相爱的那一天起,他们之间就只有分离。首先,安德烈那古怪的老父亲不赞成这桩婚姻,认为门第、财富和名望不对,年龄相差太大,建议至少把婚期延迟一年,安德烈不愿违背父意,只得先到部队,一年后再回来完婚;其次,安德烈公爵的妹妹玛利亚又在娜塔莎造访期间不太热情,引起娜塔莎不快;再次,娜塔莎的父母对这桩婚姻也不是十分满意。总之,外界的百般阻挠,当事人本身对爱情的诸多顾虑,再加上繁重的军务,多事的时节,日益危急的边境形势,注定了这一场爱情只能承载太多的苦涩。娜塔莎以为一年的时间会很快过去,一年之后,自己就可以并肩和他站在圣坛前,接受上帝的祝福。却不曾想前面的路会走的这样艰难,她无法忍受他人的无礼怠慢和刻意侮辱,以及那些阴险的怂勇和诱骗,娜塔莎有自己独特的性灵,在她身上洋溢着饱满的生命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拦她,没有什么可以约束她。“我觉得就像这样蹲下来,搂着我的双膝,用力搂紧,尽可能搂紧,然后飞了出去!”她不断地逃离着,逃离着生活的无奈,直到花花公子阿纳托利出现,“他不是一个赌徒……他不好虚荣……他并不吝……他爱一件事:玩乐和女人,照他看来,这些嗜好并没有什么不高尚的地方,他也不能考虑,满足了他这些嗜好,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他从内心里认为自己是无可非议的……”于是,当他看到娜塔莎,便不管自己巳婚,也不管娜塔莎与安德烈公爵巳有婚约,拼命地追求,而处于迷失中的娜塔莎则只看到了阿纳托尔的英俊,他“最天真、最快乐、最和蔼”的笑脸让她着迷,而他那没遮拦的眼光盯得她晕眩。她感受到了一种令人心悸的情感触动,她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她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身体感受。为什么不跟他私奔呢?她认为并没有错,相反会是幸福的。因此,她可以背叛父母,背叛多年的好朋友索尼娅,甚至可以背叛和安德烈之间那刻骨铭心的爱情。

然而有些事情终究是没有机会可以重来的,当安德烈受重伤回家,娜塔莎不顾一切地来到他身旁。“当他醒过来的时候,活生生的娜塔莎就跪在他面前,在世界上所有的人中,他想用纯洁的上帝的爱去爱娜塔莎,他刚刚悟到这种爱。他明白了,这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娜塔莎,他没感到吃惊,只是暗暗地欢喜。娜塔莎面带恐惧,木然不动地跪在那里,强忍悲恸,两眼看着他。她面色苍白,神情呆滞。只有脸的下部在颤抖。

“请原谅”

“原谅什么?”

“原谅我做过的事!”

“我比以前更爱您,更知道怎样爱您了”

“爱,爱是什么?”

“爱妨碍死。爱就是生命。只是因为我爱,我才懂得,我才懂得一切,一切,只因为我爱,才有一切,才存在一切。一切都是靠爱联系着。爱就是上帝,死亡的意思,就是我这个爱新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

为什么明明最珍爱的东西却总是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又为什么只有在痛彻心扉的悲哀面前,才可以在“心中感到一种虔诚颤抖的敬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宽恕和爱会带走所有的伤害。可是死亡也随之而来,这段爱情终究只能徒留唏嘘,或许这也便是爱的真谛——“真正的爱是永远的焦虑、担忧”,人已逝,爱永恒。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000字三:(2991字)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读后感 www.guaze.com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000字四:(3071字)

触书生感,果真是触书生感。

“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人将变得愚昧无知”等等名言都说明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然而,这几日来,我一口气看完了一本描述十九世纪俄国政治和社会经历的一本与众不同的书。而它,便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战争与和平》。并且本书深层的揭露了俄国最黑暗的一面。

此书一到我手,我略一浏览,这本书便爱不释手。

本书作家托尔斯泰是俄国贵族出生,在经历了许多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之后,他转变成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而《战争与和平》便是在海国皇帝拿破仑入侵的时代背景中写出的。

别看本书的书题是《战争与和平》,却并不是写如何打战,战争是如何进行的,而是介绍了战争给无辜的平民带来的灾难与悲伤。而且记叙了那年轻的安德烈不得不放弃自己家庭去充军,还有尼古拉、比埃尔都相继为祖国做出了贡献。

列夫·托尔斯泰,久仰其鼎鼎大名,却一直都没机会拜读他的作品,实在是憾事一件。这次有幸终于拜读了他的作品,终于让我领教了他的大师级水平。

像我这种对战争毫无兴趣的人去读此类书显得怪诞而格格不入。从《荆柯剌秦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到《战争与和平》,除了第一部因是由中国众多明星及繁复的情节吸引了观众以外,后二部的观赏价值实在是有限(我是指对于我这种厌恶战争的人来说。)

为什么非要有战争呢?不论是正义或非义,一切战争的进行与结果都是血腥、残忍、灭绝人性的。(当然,也有可能人性本来就是兽性的)。当人类为了某种利益或为了满足内心的某种欲望,他们挑起了一次又一次战争。在血溅兵刃和炮火冲天中,无辜的生命被屠杀,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美丽的家园被支离,我们的国土被践踏,被蹂躏!战争就像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昂然穿行于世界各地,每一个角落里它都散布下仇恨的阴影,看到这种毒蛇就应该在它滋生前扼杀。

在《战争与和平》中,一方面硝烟弥漫,战事纷乱,而一方面士兵们的内心深处,诗人般的情感思想中却蕴藏着截然不同的想法,他们在呻吟,他们在流血,他们在企盼下一个消亡的肉体不属于自己。然而,战争的残酷和现实性令他们无可选择;战争的戏剧性又令他们时喜时悲。那些士兵中,大多是从老百姓中抽出来的壮丁,他们来自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为了战争,他们从原来的身份统一为士兵,也许有的人从彼此仇恨站到了同一战线,因为目前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对面的机枪和炮火。

可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和平年代里的我们无须牵挂流弹的侵袭,警报的骤鸣,然而和平年代里依然有着硝烟的火药奈,例如,当代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的种种竟争压力(先不提他们在考进高等学业府前的“黑色七月”);已介不惑之年的成年人所惮忌的企业亏损下岗问题(其中也不再就业后另创一翻天地的幸运儿);共它如一而再,再而三百提不厌地环境污染,还有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正日趋衰老、颓败;最令人忿忿不平的是99年5月8日的那一声巨响,轰去了中国驻南大使馆,也惊呆了数十亿中国人平静了许多年的心!

于是,在和平年代里我们依然期盼和平,呼唤和平,维护和平。爱自己的同时也去爱这世界,爱这人间,尽管生活有时会欺骗你。

当然,有机会的话我将尽可能地多读一些关于战争的书,也许会读出更多战争的其它意义。为了更好地在这和平的国度里生活,但愿人人都热爱生活,热爱和平!

虽然和平的年代不需要让我们为战争牺牲,但那从无数牺牲中总结出来的不变的意志与信念是万万不能由我们来放弃的。只有把握住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凭借坚强的意志奋斗、拼搏、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才能理直气壮的对自己说:“我成功了!“

有些人死了,却仍然活在人们心中;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千千万万死去却仍然活着的人才不愧为国家的英雄,人民的英雄!这样的人死得才叫有意义,才叫不枉此生!

而新时代的少年所应该学习的是无数为人类,为事业献身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久仰其鼎鼎大名,却一直都没机会拜读他的作品,实在是憾事一件。这次有幸终于拜读了他的作品,终于让我领教了他的大师级水平。

象我这种对战争毫无兴趣的人去读此类书显得怪诞而格格不入。从《荆柯剌秦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到《战争与和平》,除了第一部因是由中国众多明星及繁复的情节吸引了观众以外,后二部的观赏价值实在是有限(我是指对于我这种厌恶战争的人来说。)

为什么非要有战争呢?不论是正义或非义,一切战争的进行与结果都是血腥、残忍、灭绝人性的。(当然,也有可能人性本来就是兽性的)。当人类为了某种利益或为了满足内心的某种欲望,他们挑起了一次又一次战争。在血溅兵刃和炮火冲天中,无辜的生命被屠杀,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美丽的家园被支离,我们的国土被践踏,被蹂躏!战争就象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昂然穿行于世界各地,每一个角落里它都散布下仇恨的阴影,看到这种毒蛇就应该在它滋生前扼杀。

情感思想中却蕴藏着截然不同的想法,他们在呻吟,他们在流血,他们在企盼下一个消亡的肉体不属于自己。然而,在《战争与和平》中,一方面硝烟弥漫,战事纷乱,而一方面士兵们的内心深处,诗人般的战争的残酷和现实性令他们无可选择;战争的戏剧性又令他们时喜时悲。那些士兵中,大多是从老百姓中抽出来的壮丁,他们来自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为了战争,他们从原来的身份统一为士兵,也许有的人从彼此仇恨站到了同一战线,因为目前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对面的机枪和炮火。

可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和平年代里的我们无须牵挂流弹的侵袭,警报的骤鸣,然而和平年代里依然有着硝烟的火药奈,例如,当代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的种种竟争压力(先不提他们在考进高等学业府前的“黑色七月”);已介不惑之年的成年人所惮忌的企业亏损下岗问题(其中也不再就业后另创一翻天地的幸运儿);共它如一而再,再而三百提不厌地环境污染,还有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正日趋衰老、颓败;最令人忿忿不平的是99年5月8日的那一声巨响,轰去了中国驻南大使馆,也惊呆了数十亿中国人平静了许多年的心!

于是,在和平年代里我们依然期盼和平,呼唤和平,维护和平。爱自己的同时也去爱这世界,爱这人间,尽管生活有时会欺骗你。

为了更好地在这和平的国度里生活,但愿人人都热爱生活,热爱和平!

虽然和平的年代不需要让我们为战争牺牲,但那从无数牺牲中总结出来的不变的意志与信念是万万不能由我们来放弃的。只有把握住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凭借坚强的意志奋斗、拼搏、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才能理直气壮的当然,有机会的话我将尽可能地多读一些关于战争的书,也许会读出更多战争的其它意义。对自己说:“我成功了!“

有些人死了,却仍然活在人们心中;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千千万万死去却仍然活着的人才不愧为国家的英雄,人民的英雄!这样的人死得才叫有意义,才叫不枉此生!而新时代的少年所应该学习的是无数为人类,为事业献身的人!

发动战争的人就是为了牟取自己的利益,胜利也许会得到发动战争时想要的目的,如果失败就面临着被流放、绞刑、处死的惩罚。因此为了牟取自己利益而发动战争的人,是不是应该好好想一想战争对自己的利益好处又有多少呢?在这个社会上,战争狰狞的面目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例如震惊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70年代直到今时今日还没有结束的中东战争,还有很多次战争都令很多个家庭四分五裂了,让这个世界处于一片恐怖气氛中。如今,我们的生活虽然还处于一个和平的气氛当中,但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战争就在我们的身边,因为战争的来临是非常突然的。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后,我明白了我们必须消灭战争,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一天比一天更加和平。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000字五:(2968字)

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000字六:(3536字)

终于看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很想写一些感想。

最初看的时候,我想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名字呢,战争与和平就如同生与死一般对立,为什么会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有了战争就没有了和平,整本书看完,我改变了看法。在列夫托尔斯泰内心的世界里,战争与和平从来就不是对立也不是孤立的。在和平的环境中,人类心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看书中那些数不清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追求自我的荣誉;有的人追求权利;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情欲。。。追求的愈加紧迫和疯狂,内心的战争就愈发惨烈。就如同生与死一样,有些人活着就如同死了一般,有些人死了,他的灵魂却还活着。列夫托尔斯泰不就是鲜明的例子么?他早已经死了,可是他的灵魂和意识还活着,激荡着后人的心灵。拜读完《战争与和平》,我觉得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是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于是对他的无限喜爱与崇敬之情让我有这冲动和勇气去记录一下自己浅薄的感想。

看完整本书,闭上眼睛,脑海里却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位让我无法忘怀。这几个人物如此真实和鲜活地印在我心里,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他们代表着几个非常典型的人物类型。这几个人物贯穿整本书的情节,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中,都经历了一场身心战争与和平的洗礼。

我忍不住想说说安德烈这个人,他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物。单纯,正值,善良,也固执。这个人物贯穿整本书,他的成长经历让我纠结、心痛、惋惜、也温暖过。安德烈是一个悲情人物,他的一生只有在即将死的时候才真正得到了幸福,生的时候活的压抑,自我,冷漠,自闭。义无反顾的参军,面对怀孕的妻子的挽留与想念的无动于衷等等都为安德烈后来的悲情人生拉开了帷幕。安德烈这个人物性格的巨大转变发生在两次死亡面前。第一次面临死亡之前的那段岁月,安德烈一心只想出人头地和夺取荣誉并且被认同。在和平的表像下,安德烈内心的战场早已硝烟四起,内心战争的导火索不是拿破仑,而是对于自我荣誉的疯狂追逐。他只向往荣誉,出名,向往受人爱戴,只向往这一切,活着也只为这一切,除了这一切他什么都不爱。死亡,受伤,家破人亡,没有任何东西是他觉得可怕的,父亲,妹妹,妻子,等等这些他生命中最珍贵的人,不管是多么可亲可爱,但是,只要能够得到片刻的荣誉,出人头地,能得到不认识的,而且也不会认识的人对他的爱戴,不论看起来多么可怕,多么不近情理,他都可以将这些全部割舍。他时常想象一场会战,会战的伤亡,集中在一个地方的大搏斗,他带领的一团人,一师人,独自一人打了胜仗,一切胜利和荣誉都属于他一个人,总司令被撤职,他得到任命。也许就是这略微扭曲的思想让安德烈处于一个相当疯狂的内心世界。这一切思想在那可怕而惨痛的一刻开始转变:战争中被敌人一棍子打晕,他什么都看不见,在他的上面,除了天空什么也看不见,高高的天空无限高远和静静漂浮的灰色的云彩,这些安静肃穆庄严地云彩,完全不像他那样在奔跑夺取某些东西,不像他们那样在呐喊,搏斗,也不像法国兵和炮兵那样满脸带着愤怒和惊恐互相厮杀,他在想为什么以前没有见过这么高远的天空?他是那么幸福,终于看见天空了,除了广阔的天空,什么都是空虚的,一切都是欺骗。除了安静,肃静,什么都没有,他想起了与妻子恋爱时的甜蜜和未出生的儿子,想起了父亲,摸着妹妹在参军之前挂在他脖子上的保佑他平安的小金像。在这个时刻,安德烈得到了内心的和平,不是吗?不是经历过死的痛楚,他难道不会真正地认识自我么?其实,战场中受重伤的他得到过崇拜的英雄拿破仑的称赞,这不是安德烈一直想要的么?拿破仑说躺着的安德烈死的英勇,可是那时的安德烈听到这些话就好像苍蝇嗡嗡叫,不仅不感兴趣,而且不放在心上。他的头像火烧似地,他觉得血就要流干了,他又看见了突然让他有幸福感的天空,这遥远高高永恒的天空和他的心灵与拿破仑相比起来,拿破仑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当死里逃生的安德烈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却目睹了妻子带着责备怨恨的眼神死在产房里的时候,安德烈从此进入了一个自闭的世界,与世无争,远离世事,时常走不出妻子临死前那眼神的世界,除了不再夺取那虚幻的荣誉感之外,他没有变,依旧高傲固执和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内心表面的平静真的是列夫托尔斯泰想要传达的和平么?我想一定不是的。第二次面临死亡之前的那段岁月,安德烈终于走出了亡妻的世界并且想要重新选择新的爱情时而突然受到情人的背叛,我想是安德烈人生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坎坷,这一其实是无心的背叛又成了安德烈点燃内心战争的直接导火索,他又固执地变成了一只刺猬,又一次用刺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他固执地不愿意去理解更不愿意去原谅。现在看来,至少安德烈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只爱他自己的人,他还是只在意自己的荣誉感,不论是对于事业还是对于爱情,个人的荣誉感至高无上。所以,当安德烈第二次与死神相遇和抗争的时候,安德烈勇获新生的艰难历程才真的让人感动和震撼,当安德烈在战场上看到自己一直想要决斗的情敌被炸断了一条腿的时候,他突然开始不只爱自己了,开始真正领悟爱的含义和真谛。爱这个东西,不是对某种东西,某种目的或者由于什么原因的爱,而是在他要死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敌人却依然爱他的那一种情怀,因此他突然开始学会原谅并且体会到了强烈的幸福感。他又激动地想起来娜塔莎---那个他深爱过却坚决抛弃的未婚妻,不是只想起了她喜悦迷人的面容而是第一次想起了她的灵魂。于是他明白了她的感情,痛苦,耻辱和悔恨,第一次明白了他的拒绝和决裂是多么的残忍和无情。于是在与死抗争的过程中,安德烈好想再见娜塔莎一面,于是上帝安排他们相见了。想想当时那个第一次死里逃生之后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安德烈,虽然躯体活着可是思想却死了,过着孤独和半昏迷状态的生活的时刻,他越不自觉的摒弃那尘世的东西,与世无争,其实他越发离这个世界远了,对于活着这件事情,他认为是无所谓的。而这次,安德烈祈求上苍给他一次活着的机会,重新爱身边的人。上苍果真把深爱的女孩送到了他面前的时候,对一个女人的爱情默默潜入他心中,又使他依恋人生了,对娜塔莎的爱情唤起他对生命的珍惜,他想活。我忘不了两个相爱的人相聚时敞开心扉说出的真实而动情的语言:安德烈第一次对娜塔莎大胆地表白:我爱你!娜塔莎说:原谅我!安德烈说:原谅什么?娜塔莎说:原谅我之前所做的。。安德烈说:我比先前更爱你,更知道怎样爱你了。安德烈这样一个曾经只爱自己的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内心真正的得到了和平。可以说安德烈才是列夫托尔斯泰心中战争与和平最好的化身与诠释。只是,这次,安德烈没有幸运的再次死里逃生。也许剧情只有强烈的冲突感时,才会让人感动。人生有了太多的阴差阳错才会让人铭记住什么,安德烈第一次知道应该去爱的时候,他的妻子死了,他的爱没处给了;第二次懂得怎样去爱的时候,他也被爱的时候,他死了,让别人的爱没处给了。也许这人世间只有爱情这东西才会让人神伤和痛彻心扉,但是安德烈就是在这爱情的世界中得到永生和纯粹的幸福,尽管最终,他死去了。

和安德烈一样,还有皮埃尔,娜塔莎,玛利亚这些人物也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由死到生,从战争到和平过程中经典的人物形象。和安德烈一样,他们最终都是幸福的。只是这幸福都来得都太过艰辛。

皮埃尔的人生扮演着太多的角色,私生子、首富,情场浪子,官场可怜的政治工具,公益者,战争俘虏,侵略者的朋友,好丈夫。这个单纯善良和正值的男人最终获得了幸福,也得到了内心永远的和平。皮埃尔这样一个在上流社会过着衣食无忧但却混沌不堪生活的贵族,他竟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皮埃尔被关到棚子里当法国俘虏的时候,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不是从理智上,而是用他整个身心,全副生命懂得了人被创造出来时为了幸福,幸福就在他本身,就在于满足人的自然需要,而一切不幸福并不在于缺少什么,而在于过剩;但是现在,在三个星期的行军中,他又认识到了一个新的令人欣慰的真理:世界上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世上没有哪个环境是人在其中过的完全幸福和完全自由的,也没有哪个环境人在其中过的不幸福和不自由的。他还认识到,痛苦有一个界限,自由也有一个界限,而且这个界限非常近;一个人为了他的锦绣被褥折了一个角而感到苦恼,也正如他现在睡在光秃秃的湿地,一边身子冷一边身子热而苦恼一样;从前他曾为穿紧脚的无邪而感到痛苦。他认识到,当时他以为出于自愿和妻子结婚,并不比现在关在牛棚里更自由。他的境况越艰苦,前途越可怕,就越与他的境地无关的在他心中出现那些令人快乐的思想,回忆和想象。。。在我看来,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的神奇和不可思议。

就此要搁笔了,只是想用这浅薄的文字但却真挚的情感去记住和体会《战争与和平》带给我的温暖。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