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3000字读后感 >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8-04-13 11:11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篇一:(3122)字

《乡土中国》中讲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清楚所谓的乡土社会,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他的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费孝通从不说“你该怎么做”,这让他的观点极易被基层接受。社会学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运用资料进行分析,一种是在实地调查,费选择后者。从1990年,邱泽奇就跟费孝通到各地调查,即便费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后也不例外。邱泽奇认为,这是费总能发现其他学者未觉察之处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卿》、《行行重行行》等,而《乡土中国》是成就最大的一本。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本书给予我们的是一种社会学的眼光,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分析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根源以及变化。我从中领悟到的不止是中国社会的特性,更多的是找到一种研究社会学的方法和途径,即分析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乡土中国》中对礼治秩序产生的分析

在费氏看来,”礼治社会和法治社会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礼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书中告诉我们,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

敬畏之感,使人服膺。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利所加之于个人的。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约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自动的服于成规罢了。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书中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山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声音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慕其名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照着做就有福,不照着做就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就有了敬畏之感了”。这样的例子在乡村社会很多很多,也就是所谓的礼治社会产生的原因之一。

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他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于是,礼治社会久而久之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个人一些体会及领悟

l礼治秩序面临的挑战

根据费氏的定义,“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不过,仅就行为规范这一点来说,礼与法律无异。二者的不同在于,法律要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通过教和学而代代相传。在缺少变动、代代如是的乡土社会,过去的经验常常可以用来作现下生活的指南,人们因此对传统抱有敬畏之感。作为所谓“合式的路子”的礼,即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而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这样的秩序自然要强调修身,提倡克己,和注重教化。有了纠纷,要用调解的办法来解决,打官司是可耻的事情,因为那表明教化不到。

在现代化进程如此迅猛的今天,当代的中国已不是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社会,而礼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便是在一个变迁不是很快的社会状态下才得以存在,这与当今社会产生巨大变迁存在一定的矛盾。

我们知道,“乡土社会”所描述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情态,“礼治秩序”所代表的则是一种秩序类型,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用费氏自己的话说,“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相反,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无法保证,只有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才可能成功地应付共同问题,这样便产生了对法律和

法治的要求。换句话说,“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社会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法治则适合于变迁很快的社会和时代。社会情态改变了,秩序类型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在思考“礼治秩序”这个是否能在中国社会继续存在下去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认为传统乡土中国的“礼治社会”受到现代化的巨大挑战,礼治社会被法治社会取代也是不无可能的。

l传统礼治对法治进程的阻碍

(1)中国的礼治传统

礼治模式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自从秦朝以后,我国一直实行着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社会机器仅凭君主个人好恶运转,法律也仅为巩固统治而服务。所以可以说,中国社会自古就是由上而下的人治社会,正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对人的约束更多是通过道德的力量而实现的。在中国社会,礼治模式的确维持了中国社会的和谐秩序,于是礼治模式有着长久存在的理由。

(2)礼治同法治的管理效果的区别

同样作为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法律和礼规定了相似的行为规则。这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农村礼治对社会秩序的维系比法律更有效。一方面,中国农村地区相对不开化,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制约比较大。另一方面,成文的法律对于大多数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的人太过艰深晦涩,不如作为传统经验继承下来的礼容易接受。加之,人们心中有了根深蒂固的礼,与法不能共存的礼。中国农村的小规模耕作和家族制提供了礼治又一个必要条件,在这样的体制下,狭小的范围内可以建

立一种以家族权威为中心的道德准则,对于逾规逾矩的行为,容易保持惩罚的一致,即公平。同样作为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法与礼都起着创造和维持秩序的作用。礼治社会的潜规则,可以作为对法的有效范围的延伸,以及对法的制约维度的弹性的扩大。在中国,礼是遵循专制主义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所以在反映统治阶级意愿方面比法律更具有优越性。

法制相比于礼治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礼治中充满变数,而法制则不容易改变其标准。礼治社会中的理想常常寄托于明君圣主的德行,但人的品性是充满变数的,即便是一个再正直的君主也可能做错误的判断而造成对社会的危害,因为他的权力得不到制约,行为标准完全控制在道德层面上。况且,自古以来,贤君圣主可谓凤毛麟角,大多数专制君主骄奢淫逸,鱼肉百姓。而此时,受道德约束的百姓暧于君臣的观念,也受到社会礼治的限制,不到忍无可忍不会反抗。这更加助长了统治者的专横。所以礼治社会的统治者缺乏自省的机制,一旦人民反抗,往往造成王朝被颠覆。可以说礼治社会对民众的压抑和统治阶级的放纵是一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除此之外,礼治由于其标准缺乏精确,难以向法律一样保证一般公正。

收获与总结

《乡土中国》是一本值得我们仔细研读的著作,在知识层面上,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色,本书分别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颂等十四个章节来阐述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并且抓住某些现象究其根源。经过对本书的研读我们会发现很多了解中国社会的全新视角。另一方面,这本书给我们一种启迪,启发我们如何研究社会问题,最深的一点体会是亲身经历社会,应用实地考察的方式才能深入问题本身,透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篇二:(3833)字

读完薄薄一本《乡土中国》,第一个蹦进我的脑海里的想法就是:什么样的学者堪称大师?是歌德的风光无限,还是卡夫卡空寂一生?是康、梁的维新奋进,还是王国维自沉湖心?是鲁迅的尖锐愤慨,还是胡适之保守平和?大师是举重若轻,大师也是举轻若重。费孝通先生万言浅白文字,包含的睿智却是深厚无垠。即便是那些看似矛盾的特性,在大师的手中,也变得圆润平滑,相安相彰。我猜想,这是因为大师就意味着极致。极致便突破了条框的限制,极致便超越了世俗的眼光。古人云,大道无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毫无疑问,费孝通先生堪称大师,这本《乡土中国》就是大师杰作的典型。

这本小册子实际上是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根据自己在大学课堂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的内容,写成的十四篇连载文章。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本文“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不正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吗?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欢迎各个层次的听众(读者),记录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抛开固有见解的桎梏,冲破派别、方法的禁锢,沿着追求真理、智慧的道路走向极致。

当然,费孝通先生这本书的写作、思考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同时其内在逻辑性很强,其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可见一斑。正如前文所言,大师总是能将看似矛盾的两种特性很好的糅合在一起,不拘形式,为我所用。具体到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整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即中国农民世代靠种地谋生的特点;以这一点为基础,作者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全书结构如下图所示:

以“乡土本色”为中心,根据各自的内在联系,我尝试将十四篇文章编制到这幅结构图中。接下来,我将对各个部分逐一说明。

正如上面提到的,乡土性是中国社会基层的最大特点。对农业的依赖,使得农民世代粘着在土地上,极少流动。同时,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稳固性质,使其文化上也出现相对保守的倾向。作者用“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章的篇幅来说明,在乡土社会中,不变是常态,人们靠着祖辈口耳相传下来的经验便可以顺利地生活下去,因此,并不需要文字作为记忆的辅助工具。“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个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那么,又如何解释沿用了数千年的汉字的出现呢?作者认为中国的文字是“庙堂性”的,产生于社会的上层,而非社会的基层。

差序格局

接着,作者由乡土性又提出中国社会的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相对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在中国乡土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石子投入湖中产生的一个个同心圆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体现的并不是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平等),并且这种自我又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古人常说的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种伸缩性的很好体现。一个人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推己及人,最终达到了“家天下”的宏伟大业,都是离不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只不过这里的“我”是慢慢扩大的概念。

正是由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以自己作为网络的中心,因而“私”是凌驾于“公”之上的。我认为作者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并不是要说明中国人是如何的自私自利,凡事以己为中心而不惜损害团体的利益——当然,这样的人在中国社会中确实不少!——更重要的是,作者强调了“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熟悉中国文化历史的人也许会提出反对意见,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曾提出“兼爱”的思想。然而,也许就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导致最终还是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人伦差序成为共识,孟子说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与此同时,差序格局还导致了中国的家庭有别于西方团体格局下家庭的概念。人类学上的家庭指的是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群体,包括了父母双方和孩子。说中国式的“家庭”,倒不如用“家族”一词来得恰当,因为它已不限于父母子的三角,而是一个扩大了的概念——“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紧接着“家族”,作者又对“男女有别”进行了阐述。男女的差异,首先是体现在生理上。这种自然产生的生理差别是为了繁衍后代,是为了生育的,也就是说,分化的目的是为了结合。那么又怎么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授受不轻”等观念呢?作者认为排斥男女的私情,是为了维护乡土社会的稳定,因为“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解释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情用事自然有可能会使稳定的社会发生动摇,可感情并非只是男女私情,为何单单要“提防”这一种?不过,作者得出的结论——“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向同性方面去发展”——还是契合中国社会看重哥们义气的传统观念。

礼治秩序

回到中国基层社会安土重迁、极少流动的特点,这导致了人们非常信任祖辈的经验,乐于跟从传统的力量,便产生了所谓的“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式做得对的,对式合式的意思。”相对于现代社会的法律的概念,礼是不需要外在的权力(比如国家)来推行的;维持礼的是传统,即社会所积累下来的经验。

礼治的实现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传统的经验、规则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应付各种生活问题。而在现代社会,剧烈的变迁使得依照传统方式生活的人们处处碰壁,也就是因为这样,法治成为迫切需要,礼治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法治的现代社会中,打官司犹如家常便饭。然而,在传统的礼治社会中,理想状态是“无讼”。打官司是一件丢脸的事。“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一个人要是不守规矩,不知道“礼”,便被认为是道德有缺失,教化不够。

在“无为政治”一章中,作者分析了权力的产生,加上后文里的阐述,可以总结为四种权力,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至于“无为政治”这个提法,我无法理解。据我所知,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皇权统治是积极入世的。大部分的君王在主观上都是渴望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即便是暂时的“无为”,也是为了休养生息,以图后计,比如三国时期曹操施行屯田制。

刚才提到的四种权力中,长老权力“是教化性的权力,或是说爸爸式的”,这从某个侧面说明了中国乡土社会的“长老统治”性质。在长老权力强盛的社会下,长幼秩序是非常重要的。回想自己小时候春节拜年,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要记准这个亲戚怎么喊,那个亲戚怎么叫,否则,非但不好意思拿压岁钱,还要受家长一顿训斥;对长辈的谦恭,是乡土社会的一大特点。事情也非绝对。作者说,“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是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这也就是所谓的“名实的分离”。再举曹操的一个例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的名号还是要小心供奉着的,但实权却牢牢把在手中;后人看着可笑,可对于重视“名”、重视形式的百姓和士大夫而言,却有着巨大的号召力。

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还延伸出“血缘和地缘”的差别。血缘具有适应乡土性要求的特点,它是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依照血缘决定人际的亲疏是简单而固定的,依照血缘分出的社会尊卑地位是不易改变的,依照血缘进行遗产归分的原则也是沿用千百年的,所以说,血缘是一种稳定的力量。而在迅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血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地缘作为“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慢慢成为主流。相对于乡土的熟人社会,现在我们生活在陌生人的社会里。

乡土社会中,经验和传统是人们生活的准则;在某种程度上,只要服从规则,“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这便是“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章要讲的内容。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农民吃大蒜、辣椒,只是因为好吃、下饭,是因为有想吃的欲望;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食物能提供生存所需要的维生素等物质。然而,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乡土社会所特有的情况。实际上,欲望与需要并不是对立的,也不必排出谁在先,谁在后。人们爱吃大蒜、辣椒,也不完全是依着欲望,是祖先尝遍各种食物后总结下来的经验。何况,在现代社会,人们不按“需要”而是依着“欲望”办的事情,还少吗?

笼统地总结了《乡土中国》一书的整体结构,我们会发现“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是作者提出来的最重要的两个概念——这两者是对中国乡土社会的高度概括和深刻认识所得出来的结论。作者从这两个概念延伸开来对道德、家庭结构、权力统治等的分析,也基本涵盖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其中的一些观点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也许是我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或是误读。

有的学者认为,费孝通先生所持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立场有认同“存在即合理”观点之嫌。我自己粗略地翻看了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该书详细记录了如何调研、如何分析的过程,可视作为《乡土中国》一书的前期准备资料——深深被他老人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博大的胸怀所打动。至于所谓的方法论或是立场之争,我觉得有点像在讨论“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无益于学术,无益于社会。

做学问,就要学习大师们思维的缜密,结构的清晰、完整,还有娓娓道来的论述风格;我想这就是读完该书后的一大感悟吧。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篇三:(3179)字

《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影响颇大的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本书作者:费孝通(1910~2005年)。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江人。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

一、关于乡土本色。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农业文化传统的沉淀,使得乡土性成为深藏于我们体内的基因。尽管中国社会已经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社会中的很多现象反映出我们身上依然存在着的“乡土气”,虽然有一线城市看不起其他城市的情况,认为其他城市来的人有着土气,但在这些一线城市中,处事方式仍没有摆脱“乡土社会”的特点,也就是“熟人社会”的特点。

“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特征。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本书中后面几篇文章描述的现象也都是基于乡土的这一特征而产生的。

二、乡土气之文字。

城里人看乡下人识字不多,文化少、见识少,谓之“愚”。其实,这只不过是乡村里的人对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缺乏而已。

因为,其一,文字是因着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媒介,特别是在双方因为陌生而要对某些事物做出统一的定义的情况下文字才显得尤为重要。而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家生活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联系都是很频繁且时常处于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交流中,这就使“文字”处于一种非必要状态。

其二,“文字”还承载着经验和知识的传承的作用。而这一功能在乡土社会以言传身教为主要载体来传承经验的特质下,也不能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的格局上,熟人社会的面对面亲密接触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们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需要”。

此外,乡土气也是相对而言。城市里对于农村生活知识的缺乏在农村人的眼里,未必不是可笑的事情。谁都把自己熟悉的当成必然的。

当然,当今社会,变化巨大。文字不管是在城市和乡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着农村社会的固着形态已经被基本打破,文字的需要比早年更迫切了。

三,乡土之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中国社会的关系是以“己”为中心的同心圆波纹性质的差序格局。这一格局富于伸缩性,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对应的是作者指出的西方的“团体格局”。

由于差序格局,由此产生的伦理是由己及家而后国天下,即儒家所谓“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社会的道德也是以孝悌忠信为基础的私德来统帅,公德亦依私德而存在,没有西方社会的权利义务法则。作者论述到“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很显然,作者对这一点还是颇有微词的。这一情况,直到现代社会依然存在。我们社会中的人情关系,亲亲疏疏,讲交情、攀关系。就是从己及人的最好体现。

中国的传统社会向来就是阶级社会,上下级关系的明确规定,使得社会层次分明,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是由等级差别形成的,天然的带有等级性。而在西方的“团体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视同仁的,等级是由于契约而产生的,因此,人有着选择的权利。

四、乡土之家族本位。

作者认为,乡土中国的家和族是分不开的,是一个以父子这一主轴为代表的纵向的有机的整体。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不但承担着生育功能,更是作为一个事业社群承担了许多生育以外的职能。为了维护稳定,中国家庭中的男女关系很冷淡且设置了很多障碍,男女不过是因为生育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更多的体现社会关系。情感导向转化为同性,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倾向于在同性之间的展开。同性之间强调义,因此,也就有了著名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千古名言了。

五、乡土之礼制秩序。

作者认为,乡土中国既不是单纯靠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来统治的人治社会,也不是像西方那样通过法律来统治的法治社会,中而是靠传统礼俗来维系基本秩序的“礼俗秩序”。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理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的对的。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来,通过文化传统的养成形成了人对于礼的认同、服从和敬畏。礼治就是人主动的服从于成规。

礼治的存在必须是以能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固着、流动性差,这才另传统能满足乡土社会应付生活的需要,也让礼治在乡土社会很好的执行下去。

中国社会当今之所以强调法治,就是因为变化的社会让以礼治为传统的人们无法有效应对当今的生活,人们需要法律来约束。

六、乡土之血缘和地缘。

在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中,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含义。在稳定的社会里,“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是不分离的。血缘和地缘相合一。

历史的变迁中,乡土社会并不是一阵不变的,社会人群的分裂是常态。家族间不同的人会散落各地。这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分离。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的地方去的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地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

在血缘社会里,是熟人社会,商业是不存在的,他们的交易以人情维持,不是用钱物“无情”地明算账。商业的需要使得飘落而来的外客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当地人组成一个新的以商业契约、商业交易为特征的社群,形成了新的社会性质。

七、乡土之社会管理。

乡土社会中权利的四种性质方式: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利,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教化权力,从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长老权力是强势的,而时势权力则相对不发达。

关于教化权力。它产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爸爸式的。家长对孩子的权力是基于血缘事实和社会经验的。孩子们必须遵从长辈的意愿,以适应这个他并不了解的社会,他没有选择的机会;但是父母并不从教育孩子这件苦差事上面得到实际的好处,父子之间也没有本质的利益冲突。孩子们受到的教化是全方位的、深入到每一个生活细节的。

关于时势权力。它产生于社会变迁。哪个占主导是由社会变迁的速率决定的。如果社会的变迁速率慢得和社会继替的速度相同,那么就没有革命的需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社会变迁被父子之间的更替消化掉了。但是社会变迁快到社会继替消化不了的时候,就会出现“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旧的传统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加速的改变和革新了。这时候就会出现“时势造英雄”,由有才能的人出来充当文化英雄或者政治英雄,推动社会向前变革。

关于名实分离。虽然儒家经典只有几部,但是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诠释版本,一代又一带人对经典做着自己的诠释,经典诠释著作要比经典多得多。形式没变,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中国人虚伪的劣习也由此而来,因为长辈和经典的权威不可侵犯,只有通过歪曲解释和阳奉阴违来实现自己的意愿。就像费老说的,“虚伪在这种情形下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

用本书来比照当代的中国社会,乡土中国的一些特征已发生变化,工业化带来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得礼治秩序全面被打破,血缘和地缘加速分离,文化普及速度很快,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但是,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中国人讲私德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中国人重面子进而名实严重分离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农村更崇尚讲理、讲礼而非讲法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深刻理解本书的观点将有助于我们认清我们的社会。此书无妨多读几遍。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