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3000字读后感 >

活法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7-10-14 10:00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活法读后感3000字篇一:(3075)字

第一章实现理想

要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这样,必须这样”,这种愿望比谁都强烈,热情达到燃烧的程度,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我们的人生中,想要做成某件事,我们首先要描画它的理想状态,然后把实现它的过程在头脑里模拟演练,一直到“看见”它的结果为止。换言之,就是对这件事持续抱有强烈的愿望。

人生是随人的心态的变化而变化。

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内心的磁石吸引而来,病患也不例外,一切都不过是自己“心相”在现实中原封不动的投影而已。

思想是画笔,人生是画布,人的思想不同,人生的画卷也不同。改变你的心态,你人生的色彩可以绚烂夺目。

此刻这一秒的积累就是一天,今天这一天的积累就是一周、一月、一年。当意识到的时候,我们已经登上了原以为高不可攀的山顶——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状态。

不错过今天,认真工作就能看清明天,明天再认真工作就能看清后面的一周,一周认真工作,就能看清后面的一月。就是说,即使你不去探索遥远的将来,只要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每一个瞬间,以前看不清楚的未来的景象就会自然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与其莫名其妙为明天而烦恼,与其苦思冥想去制定长远的计划,还不如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这才是实现理想最切实的方法。

不管年纪多大,我们仍要诉说梦想,描绘未来光明的前景。无梦之人不会有创造和成功,他的人格也无从成长。因为人格只有在描绘梦想,钻研创新,不懈努力之中才能得到磨练。这个意义上,梦想和愿望就是人生起飞的跳板。

第二章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原理原则是正确和坚强的源泉,但同时它也很容易被忽视,不时刻用它来诫勉自己,就会被束之高阁。正因为如此,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反省之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省自勉。而且把这一条也放到原理原则中去,非常重要。

事业的“原理原则”在哪里?不在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看怎么做对社会和世人有利。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也就是所谓的“原理原则”。

人生是一出戏,我们每个人都是戏里的主角。不仅如此,而且这戏剧的导演、编剧、主演都可由自己单肩独挑。其实这出戏也只能自编自演,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要把事情做好需要很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要靠自我激发、自我燃烧才能产生。自我燃烧最好的办法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产生向新目标挑战的渴望。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更加喜欢自己的工作。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再努力也不觉得苦,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成绩。

第三章磨练灵魂、提升心态

正确的为人之道决不是什么复杂难懂的东西,它就是孩童时代父母教导的极其简单的、理所当然的道德心——不可说谎、要为人正直、不能骗人、不可贪心——重新思考这类单纯的规范中包含的意义,严格遵循这些道德规范,在现今这个时代显得格外重要。

相对于浩瀚宇宙的历史长河,我们的人生不过是一闪而过。但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稍纵即逝的人生中,我们的灵魂在终结时的价值必须高于降生时的价值,这才是我们生存的意义和目的。这是我的人生观。进一步说,朝这个方向努力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人的高贵,就揭示了人生的本质。

“六项精进”,作为磨练心志的指针——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钻研,比谁都刻苦。而且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精益求精。有闲工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2。谦虚戒骄

意思是,谦虚之心唤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

3。天天反省

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4。活着就要感谢

活着就已经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报。

5。积善行,思利他

“积善之家有余庆”。行善利他,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积善积德有好报。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如果你想获得成功,是非曲直,神灵全都看在眼里,所以,如果你想获得成功,想让成功持续,那么,你描绘的愿望,你怀抱的热情,都必须纯洁无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时刻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铭记自己的信念。提升心性,磨练灵魂,拥有大胸襟,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把苦难看作考验和机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格=性格+哲学”。

不可说谎,不给人添乱,要正直,不贪心,拥有感恩的心等等,这些单纯的规范,应当做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指针。在我们面临问题的时候,要抛却其他杂念,要想到“我们应当怎么做?”舍弃私心,用清澈的心灵来思考问题,坚持基本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三者是相乘的关系。“思维方式”最重要,“思维方式”有正负,范围从负100分到正100分。能力强,热情高的人,如果思维方式是错的,得分也是负值。

除却“思维方式”,有能力却缺乏热情的人,结果也不会好;能力相对不强,但能够意识自己不足而努力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满热情,所取得的成绩要远高于那些有能力的懒人。

坚持正面的“思维方式”,有一颗认真的诚恳、谦虚、持之以恒的心。有“利他”思想,懂得从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善待他人,懂得感恩。

要懂得主动追求,坚持“要这样,必须要这样”的信念。强烈的愿望,最终热情会达到燃烧的程度。

时刻反省自己,每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都要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率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要发奋努力。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是理想变现实的必须的态度。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有积极向上态度,有持续的强烈的实现愿望,大胆思考,从原理原则问题出发考虑问题,尽可能的考虑到每一步,反复推敲愿望实现的具体方法。因为只要每一个细节都能在你的头脑中清晰地、符合逻辑的呈现,你的目标就会实现。思考推敲,反反复复,孜孜不倦,在这个过程中,人生的道路就会变得清晰,仿佛你已经走过一遍。

然后要小心准备。构想在具体计划的时候,要设想各种出现的风险,进行缜密、慎重的分析,制定周密的计划。时刻反省自己,严格自律。

最后在实行的时候,要强调“乐观论”,坚定地采取行动。体验重于知识,“知”未必“会”,不仅要知道,而且要懂得真正的贯彻落实。不在现场流汗,永远不懂得“经营”。

真正有价值的活法是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有充满激情、懂得奉献的工作态度,经历磨难、提升心性的人生感悟。

要到达名人高手的境地,缺乏地道的精进,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从内心喜爱自己的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全神贯注投身于工作,通过这条道路——也只需要通过这条道路——我们就会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磨砺心智,提升人格,领悟人生的真谛。

第四章以利他心度人生

“利他”之心,在佛教就是“与人为善”的慈悲心,在基督教就是爱。就是“为世人,为社会尽力”。

知足是今后基本的生存哲学。同时还包括伴随知足之心而来的“感谢”、“谦虚”,关爱他人的“利他”的思想和行为。

“当你想要的东西无法到手时,就珍惜你手中已有的东西吧”。

“知足的生活方式,绝不是指安于现状,不作任何新的尝试、停滞不前、有气无力、暮气沉沉的那样一种生活态度”。

第五章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

释迦归纳的修行法则“六波罗蜜”——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这六项,我们只要牢记并每天实践,我们的心性、我们的灵魂就能够向上提升。

想要提升心志的愿望以及付诸实行的过程,这才是真正可贵的,这就能够磨练我们的心志。因为这顺应佛陀的慈悲,符合宇宙的意志。

勤奋工作,满怀感谢之心,思善行善,真挚地反省,严格地自律,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地磨练心志,提升人格。全力以赴地做好上述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人活着的意义之所在。除此之外,人生再无别的意义。

活法读后感3000字篇二:(3238)字

读稻盛和夫的《活法》,本来是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想从中获取一些企业经营的他山之石,以期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帮助。不料读到精彩处,竟时时有被电流击中之感,真如大地惊雷,轰然惊醒梦中人。

一位知名作家说:50年后,稻盛哲学对社会的影响力会超过京瓷和KDDI两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稻盛哲学的核心是“敬天爱人”,出自于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中的西乡隆盛,西乡隆盛一生推崇阳明哲学。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稻盛和夫在本书中所有的阐述即围绕“致良知”展开。

一、精进

“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稻盛和夫以此一问一答开篇。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稻盛和夫提到了释迦摩尼“六波罗蜜”中的“精进”,所谓精进,是指一心扑在工作上,专心致志于眼前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一心扑在日常工作上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关于“精进”,稻盛和夫列述了以下六条;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比任何人更多钻研,而且一心一意保持下去。如果有闲工夫

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

2、戒骄戒躁

“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语,谦虚之心能召来幸福、净化灵魂。

3、每天自我反省

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

4、感谢生命

只要活着就是幸福,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

5、行善积德

“积善之家有余庆”,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

6、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

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相反地,为了不致事后后悔,更应全身心地投入。

按稻盛哲学,劳动本是提升心性的一种途径,所得的一切物质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初出茅庐、家境窘迫之人,工作往往是为了改善经济,积攒生活的资本,在此前提下,工作不是享受,而是忍受,每天上班伊始就期盼下班,每天在煎熬中度过八小时,又在空虚中度过其余的时间;待到衣食丰足,个人拥有了一定的职权,又往往会假公济私、贪污受贿,满足个人的私欲,弥补年少时物质的缺失,最后往往落一个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下场。很多人会说:稻盛和夫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他达到了那样的高度,才会唱这样的高调,但是稻盛在创业之初,公司只有一辆汽车的时候,却拒绝自己的妻子搭乘公司的便车;在尚不能保证自己家人的温饱时,就向刚入职的十几位员工许诺,保证他们的收入和前途。也许正是在创业之初,稻盛和夫便拥有了这样的无私的心态和工作态度,他才会有日后的成就,这也许就是他与众多碌碌无为者的不同。

二、利他

关于利他,稻盛和夫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地狱和天堂里各有一个相同的锅,锅里煮着鲜美的面条。但是,吃面条很辛苦,因为只能使用长度为一米的长筷子。住在地狱的人,大家争先恐后想先吃,抢着把筷子放到锅里夹面条。但筷子太长,面条不能送到嘴里去,最后抢夺他人夹的面条,你争我夺,面条四处飞溅,谁也吃不到自己跟前的面条。美味可口的面条就在眼前,然而每一个都因饥饿而衰。这就是地狱的光景。

与此相反,在天堂,同样的条件下情况却大不相同。任何人一旦用自己的长筷夹住面条,就往锅对面人的嘴里送,‘你先请’,让对方先吃。这样,吃过的人说‘谢谢,下面轮到你吃了’作为感谢和回赠,帮对方取面条。所以,天堂里的所有人都能从容吃到面条,每个人都心满意足。”

中国的古代先贤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一个君子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为他人创造了多少福利。有人说: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怎么能转手赠与他人。其实仔细想想,所有人的财富并非是靠一己之力创造的,一个企业家的成功,要靠政府的政策扶持、靠股东的资本支撑、要靠员工的辛勤劳作、靠经销商的市场运营……,既然功劳是大家的,成果当然也要由大家来分享。譬如一棵果树,它的茁壮成长要靠土壤的养料、水分的灌溉、园丁的照料,所以当它成材以后,它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固化土壤、锁住水源,以及用自己的果实回报园丁的责任,否则,当水土流失、园丁离去的时候,这棵果树自然就枯萎了。

三、改变思维方式

关于人生或是工作的结果,稻盛和夫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先说思维方式,其实就是“德”,为它有负数。它不只是零,还有低于零的负数。它的范围很宽,从正100分至负100分。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也许不聪明,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数,是对社会有利的。如果这个人的德性出了问题,那么他的能力和热情越高,那么他对社会造成的伤害越大。所以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却成为了一个道德模范,甚至成为了一个世界性学习的榜样,而文强之流,能力固然强,热情也相当高,高到可以应付十几个情妇,却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譬如开车,方向错了,发动机越好,跑得越快,就错得越离谱。

所谓能力,也可以换句话说,是指才能、智力,更多是指先天方面的资质。健康的体魄、运动神经应该属于这一类。所谓热情,是指从事本职工作的激情或努力的态度,是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控制的后天方面的因素。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分别用零分至一百分表示。

因为是乘法,所以即使是有能力而缺乏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相反,自知没有能力而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最终将比拥有先天资质者的结果好得多。

看看身边的人,同时踏入工作岗位,若干年下来,成就高的往往是那些一开始看上去比较木讷,但是比较踏实、比较敬业的人。很多人自视过高,却眼高手低,看看哪里也容不下自己,领导也不如自己、同事也不如自己、一肚子怀才不遇的情绪,天天琢磨着跳槽。且不论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试问这样的员工,哪一个老板肯重用?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热情或者说工作态度却是个人成败的关键。

四、实践

稻盛和夫曾经参加了一个经营研讨会,会址选在一个温泉宾馆,花费高达数万日元。岂料主讲人本田宗一郎便大为光火,训斥道:“吃吃喝喝、泡泡温泉,哪里能学到什么经营。你们该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马上回公司上班。”

看看我们身边的事情,路过某豪华酒店或是某旅游景点时,往往会看见挂着偌大的条幅:某某单位研讨会。路人要么心中暗骂,要么心生艳羡。端着酒杯、泡着桑拿、吃着生猛海鲜,天晓得这些人研讨的是哪门子良策。

稻盛和夫说:“本田先生告诉我们在榻榻米上学习游泳是多么地愚蠢。在榻榻米上不可能学会游泳。还不如立即跳入水中,奋不顾身地挥动手脚。若没在现场挥洒汗水就不可能做好经营——本田先生自身就是如此,成就一番伟业的智慧只能从经验的积累中得到。只有亲历亲为的体验才能成为最宝贵的财富。”

五、单纯

稻盛和夫在创业之初,没有任何管理经营的经验,于是他就把自小父母告诉他的做人的原则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却成就了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这些原则就是:“不要撒谎、要正直、不要贪得无厌、不要给他人添麻烦、对人要温和……”,这些孩童时代父母及老师教导我们的作为人应该遵守的原则,是人人应该知道的、“理所当然”的人生规范。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就是在“事上磨练”,这是西乡隆盛追随阳明先生的原因,同样也是稻盛先生“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原因,稻盛先生强调一心不乱、勤奋工作就能提高心性、净化灵魂,这与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以及西乡隆盛的“事上磨练”是一脉相承的。

IBM(中国)全球企业咨询部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博士对《活法》一书的推荐语是“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活法>书系让你更接近真理”,在此,向各位同仁推荐此书,希望诸位能从中受益。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