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3000字读后感 >

道德经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7-07-21 18:39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道德经读后感3000字篇一:(3301字)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思想的结晶。其中阐释了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辩证法思想,重点阐释了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道”。道”是万物存在的内在本质规律。老子思想体系是唯物主义的,包含有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道德经》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谈宇宙,谈人生,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础之作。要学习“道学”就要学习《道德经》,怎样学习《道德经》呢?

曾国藩九江一战,被石达开打得大败,苦心经营的水师全军覆灭。曾国藩投湖自杀,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守孝。从此他一蹶不振、骨瘦如柴。

一天他的弟弟告诉他,有个老和尚看病很准,不妨一试。

老和尚听说来人是曾国藩,连面都没见,写了一张纸条给他。曾国藩打开一看:“黄老治心病”。曾国藩心想:“尽管《道德经》我都会背诵,也不妨好好研究一下”。曾国藩研究了三年,大彻大悟,展现于世人的再也不是当年那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曾国藩用“心”一举打败了洪秀全。

道学崇尚“水”、崇尚“柔弱”、崇尚“不争”、崇尚“无为”、崇尚“无私”……。听起来很深奥,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是进攻的,全部是防守,“以守为攻”才是奥妙所在。也就是说:道学是修炼心境的。

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理解为: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多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用美与恶、善与不善等,指出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的结果。这与两千多年以后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矛盾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阐述了一个中华民族最好的美德:大公无私。大公无私不代表无私,刘少奇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其实是辩证法关系。凡大公无私的人,他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处处为别人着想。换言之,就是别人会在他那里得到了实惠,当大家都得到了实惠,而他还什么也没有得到时,大家还会袖手旁观吗?当大家都来帮助他时,他得到的还会少吗?他处处都为别人的安危着想,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大家都感到平安了,还会不管他的安危吗?当大家都来保护他了,他的安全还会有问题吗?

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天下。”其实是一个辩证法关系,以天下为己任、大公无私的人,得到的回报会更丰厚,那就是社会会把权力和地位交给他;有了权力和地位,他可以更大范围的造福人民,社会会把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交给他;有了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他又可以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社会会授予他崇高荣誉。可以说:“大公无私”得到的回报是丰硕的。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老子在这一段里,把“认识论”阐述得淋漓尽致。万事万物远远早于人类就已经存在了,这就是“道”。人类在不断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斗争的时候,开始是被动的认识自然的表面现象,这就是“名”的产生过程。当“名”发展到一定准确程度的时候,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把这些“名”归纳总结,就产生了“科学知识”。于是人们用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始主动更深层次的探索自然奥秘。又有新的“名”产生,随着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更新的知识又将诞生。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会不断消磨认识的锋锐部分,消除各种认识的意见分歧,融合各种观点的光辉,最终形成共同的观点。这就是人们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

老子说:“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判断事物,在当今找不到根据,就到古代前人的经验中去找。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先贤就已经意识到了,借鉴前人总结出来的现成经验,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这样做事成功的概率会大大的提高,失败的可能性会压缩到最小。

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我理解为:用三十根辐条造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装车轴,才有车子的作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空的地方可放东西,才有器皿的作用。开门窗造房子,当中空的地方可放东西和住人,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器具用的都是它的空间。这又是老子给我们指明的修炼心境的方法。善架车的驾驶员,能够确保终生平安,驾驶技术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给别人留有足够的空间,才是确保自己安全的关键。这个哲理非常重要,我们做人、做事,眼睛不能只看到自己,不能要求别人给自己提供多少空间、多少方便,这种要求可能永远都做不到。马上能够做到的是自己给别人提供空间和方便,不要奢望回报,日积月累回报自然到来。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与“福”的辨正关系,是中国人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哲学思想。所谓:“居安思危”、“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晴带蓑衣饱带干粮”等等,这些常挂在中国人嘴边的话语里都蕴涵了这种哲学思想。时时提醒我们: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颓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很多中国人都能朗朗上口的名言。事物向着自身反对的方向发展,经过逐渐的加量,到了一定的时候,就突然变成与自身相反的事物。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之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应该理解为尊重爱护一切自然规律和法则,这里的慈就不仅仅是对人而言的了,是对万事万物的慈爱之心。国家对国家、文化对文化、社会的各个阶层之间、人对大自然、人对动物世界、人对各种资源等等都要有慈爱之心。如果人类都以慈爱之心对待万物的话,今天面对空前恶化的自然环境还会如此畏惧吗?在古代,蒙古人也好、鄂伦春人也好,乃至于撒哈拉沙漠里的土著人,他们在捕猎的时候都不会猎杀幼小和怀孕的猎物,所以千百年来他们有捕不完的猎物,这就是一种慈爱之心。“俭”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生活中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而应该理解为合理的利用一切资源。砍树不要忘了植树,放牧不要忘了植草,开矿不要破坏环境,建工厂首先要考虑排放,企业管理不要忘了以人为本,总之不能不计后果的掠夺性开发。“不敢为天下先”由于老子的思想体系,不仅仅是针对人的,而是针对万事万物的,所以应该理解为:永远都不敢成为自然的主宰,在自然面前永远都只有顺应而不是抗衡。要是这样理解的话,老子的论述简直精辟之至,仿佛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看到了今天要发生的事一样。

老子在《道德经》里阐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等等,这些磨练意志、修炼心境的精辟论述。

儒学通过“忠孝仁义”修炼人们的行为规范,把人们划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种。但是,从古到今,那种“金玉之外,败絮其中”的“伪君子”还少见了吗?如果把心境修炼到一定层次,再修炼“忠孝仁义”的话,那展现于世人的一定是忠孝两全的谦谦君子了。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老子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两千多年过去了,老子的子孙们在《道德经》里的资源还没有开发完,越读内容越多,越读越贴近现实,仿佛老子是现代人,写的就是今天发生的事似的。越读就越感到自豪,我们为中国有如此的大智慧而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道德经读后感3000字篇二:(3114字)

《老子》又称作《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三、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四、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

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五、老子的政治及社会哲学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道德经读后感3000字篇三:(2948字)

《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的,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全书大概有五千字,文体并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每章都只是一小段话,各章节间也只有大致上的连贯性和中心,表达的意思常有交叉重叠的地方,结构并不严密。他的语言简单,没有太多修饰,但是包含的道理玄妙深刻,能让人一遍一遍反复体会。

之所以名为《道德经》,是应为它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道,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是老子对于仁义,礼信的论述。鉴于《道德经》深奥难懂,并且阅读的时间有限,我只能简单地说说我对它一个粗浅的认识。

《老子》第一章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把天地万物存在的总的原理成为“道”,它是万物自然地成为万物的原因。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它没有形状,却是宇宙唯一的存在,是万物的根源,“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道”的本质,是不可界定不可言说的,没法限定它的范畴,也难以用特性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所以,老子对“道”有一大堆的称谓,比如“无”、“朴”、“一”等等,用这样的抽象的词语,让我们有一个感性上的模糊的概念。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在永远停息地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看成是阴阳、刚柔之类的相持的力量或者原理的相互融合转化。老子还提到了“有”和“无”两个概念,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物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像之像”是老子对于“无”的一个描述。《道德经》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总原理,这是对抽象的事物而言的,而“德”,就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存在的原理。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以上的大概就是老子对于“道”和“德”的理解吧。

《道德经》也写出了老子对宇宙事物变化的看法。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的是普遍的永久的。普遍永久,即是“常”,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德”也可以称为“常德”。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说的“知常为明”,就是说明白规律的人,按照它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取私利,就可以称之为公了。“知常”,就是要我们依据宇宙的规律来做事,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进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的。并且,事物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当一个事物的发展达到了极点,它就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之为“反”或者“复”。所以才产生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子的名句。

《道德经》上半部分是老子对宇宙的存在及其规律的看法,而后半部分则是对“德”的论述。

老子认为“物极必反”,所以要维持事物的发展而不让它变成自身的反面,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的过程不让它发展到它的极点。第三十六章写到:“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形象地阐述了老子正反两面会相互转换的理论,他教导强者要收敛锋芒,自居于弱势中,静态而保持着一种弹性,从而使敌对方向膨胀、夸张发展反而变得脆弱,由盛转向衰,这是看得深远的一种博弈理论。老子有一个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强调了“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就是说不特意地去做某些事情,依照事物的自然天性,顺其自然地发展。老子还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知识要一步一步积累上去,步步肯定。而领悟和把握“道”,则要用上减法,步步否定,才是真正的智慧。从否定入手,出去表面的层层的偏见,从而穿透到他的深层的本质上去,而进一步说,看到的现象通通都是表象,得到的真理也该视之为相对的真理,从而去追求必然的绝对的真理。

《道德经》第十八章写“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思说的是,大“道”被废弃之后,才会有所谓的“仁义”。这是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有了聪明和智慧,才会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入了纠纷,才有了所谓孝慈;国家陷入了慌乱,才会有忠臣义士。老子肯定了儒家的“礼”的内容,却否定了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即“礼”的形式。在老子看来,我们讲的仁义与伦常,都是“道”丧失的结果,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文明、仁义是该被废除禁止的,从而回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时代,那是个没有邪恶,所以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的行为,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是老子理想的社会的模式。

老子提倡“无为”,可以理解为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并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这是针对“有为”提出的,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如果将无为看做是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就是对“无为”消极的理解了。“无为”的根本含义是“因其自然”,即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这是古代人民的普遍愿望。

而《道德经》的中心,便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老子主张“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方法手段来干涉社会生活,应该顺其自然,尊重生活的自然的状态。而关于人生的态度,老子也主张“虚静”、颓然、示弱,这种“阴柔”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并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从物极必反的规律看,“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便是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太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反而产生了相反的效果。而要消除导致一切的混乱的源泉,就要无为而治,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便是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无为”。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所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

《道德经》总的表现了老子的主张观点。他主张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按自然法则生活,按自然状态治理国家人民,因为自然是和谐的,所以这样才算和谐。老子的“道”主要就是“自然宇宙”,这是与孔子的“道”:“人伦”相区别的。要一句话说的话:人就应该顺从自己的本性,顺从自然地法则与大自然一起活着

鲁迅说过:“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道德经》只有区区五千字,内容却博大精深,以上所写的的只是我大致读完后小小的见解,偏颇之处肯定很多,但我确实从中领略到了不少东西。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