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3000字读后感 >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7-06-20 07:49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000字一:(3574字)

看完《少有人走的路》,感觉作者派克先生还真是很了不起啊,这个系列写得很深刻透彻,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让人在觉得释怀的同时又感觉到压力。就好像派克所说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个人却可能以为自己的心灵旅程是独一无二的,而派克告诉我们,其实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实他人亦然;没有绝对幸福的童年,把一切归咎于童年受到的伤害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谓人性,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的某种特质,其实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人们会觉得始终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视心灵;而当心灵被忽视压抑得太久,就会通过别的症候表现出来。呵呵,这篇读后感其实几乎还是抄录的派克先生的话,我不过是按我的需要把它们串联了一下。

人生苦难重重,人生错综复杂,几乎所有人的心理都会出现问题,或者说我们的心灵总会面对天性中的弱点,比如只顾当下,比如懒惰。让我觉得释怀的是,知道人类都是如此,都面对着如此的命运,这让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不足为奇的了。这也解释了我之前的迷惑,就是看到某些众人所谓的优秀成功人士,为何我却总觉得他们有所欠缺。之前我以为这是和人格的高尚是否有关,现在我觉得说人格这样的格调太高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未必能追求高尚的人格(当然包括我),就好像当年金大侠对人类寄予厚望的结果多半是失望。其实我们未必需要拥有那样高尚的人格,就好像孙未说“英雄和暴君一样,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我们所应该做的,其实是追求我们心灵的开阔和富足。然而,“少有人走的路”,从书名可以看出思考、反思、追求心灵的健全的人是很少的,我当然没权利做出这样的结论,不过派克就比我有资格多了吧,呵呵。因为这条路很难,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此种种也让我感觉到压力,而且因为多数人都不走,所以走的人就会感觉到寂寞。

我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容,他说过其实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某些心理医生其实只是把你改造成社会所接受的模式,而让你彻底失去了自己——这个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说中已经表现过了——“现代心理治疗目标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用统一标准规范人们的生活,结果只能令个性萎缩,变得浅薄而苍白。”而且心理健康也并非总是阳光活泼,毫无阴影。事实上,“抑郁造成的空虚,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年龄的增长和衰老,可以促使我们关注心灵;死亡让人更强烈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失去一部分的纯真,这对心灵也是有好处的。”

哈哈,说起来他的太多话我都觉得凝炼得很好,很有道理。比如“信仰并不仅仅来源于高远的精神境界,也来源于心灵的深渊——每个人心底最私密的地方。”——就如同《上海的金枝玉叶》中的戴西“原来一个人没有信仰,也可以非常坚韧。一个人不是为了大众而吃苦,也可以保持顽强的尊严”。关键还是在于,你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然而,放弃对外界的依附,而回到自己的心灵,是相当困难的。就好像佛教说,佛不在外界,佛只在自己心里,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要发掘出自己心中的佛性实在也是太难了。

“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了自我界限,寂寞消失了,代之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仿佛体会到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我们又变得强大有力。”正因为爱情如此狂热激动,所以很长时期我们会以为爱情无所不能,可以帮我们排除万难,对方就是我们仅需的一切(当然,现在患有“爱无能”的患者除外。),然而,“这种因为机遇和缘分,不请自来,让我们暂时失去自我,无法做出理智选择的爱情,只是真爱伟大而神奇的布局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提前品尝到爱的滋味。因为它并非真爱,所以它最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消褪崩塌,事实上我们想要获得持续的狂喜,达到涅磐和永生的境界,获得神性的启发,我们就必须体验到真爱是什么,爱的感觉是什么,并且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这里派克提到了很多次的“神性”,不接受宗教的朋友或许会觉得反感,但是其实派克其并不是那种狭隘排他的教徒,他称自己为“离经叛道”的天主教徒,却一直担负着关怀他人心灵的“心灵牧师”的工作。他所指的神性是我们心灵中的神性,绝不局限于宗教。看起来要想获得真爱也是让人倍感压力的一件事,男女间直接的相吸,缘分的牵引,爱恋的错觉及无法自拔,迷失自我也许痛苦,付出的代价也许高昂,却都只是顺着自己的性子,所心所欲,而要想获得真爱,则“必须让双方的心灵得到成长和完善,帮助彼此心智成熟,即使在爱的激情过后,仍能醉心于那种美好的感觉”,要两个人都付出艰苦的努力啊,想起来,的确非常困难。

“成熟的心灵必须保持中立,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悖论,特别不要轻易受到伦理观念的影响。”关于孩童的说法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比如我们可能会刻意追求成熟而摈弃幼稚——“在我们最脆弱的时候,内心中的小孩一方面孤苦无依,另一方面却又跃跃欲试。要关怀心中的孩童,我们就必须面对自己较为低极的本性——无法控制的情感,愚蠢癫狂的愿望,以及各种形式的软弱无助。我们必须接纳这种流浪、迷失和无助。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停止生长,甚至必须后退,因为‘小孩’本来就意味着没有长大。童心是心灵的一个侧面,而心灵的任何层面遭到漠视,都会成为痛苦的根源。”

有观点认为婴儿是无罪的,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是神性的,但是同时他们也是不能独立生存的。“我们不是要变成牺牲自我,最后只剩下潜意识的婴儿;也并非要变成高高在上,远远超越日常生活,自以为所向无敌,对凡俗生活的弱点和缺陷也丝毫不感兴趣的少年;我们最终要找到自己的内涵和分量,落回地面,培养出成熟、自觉的自我,承担痛苦和责任,进而发展成神性的自我。”伟大的哲人也会让自己时而像小孩一样的放松和玩耍,“事实上孩童的‘无知’才蕴涵着无数可能,我们必须时而设法忘记那些阻碍我们领悟真理的知识”,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空”的境界。我们追求理想,但是我们同时也要面对现实,我们有时要追求超脱,但是也必须控制自己的虐待倾向。

“我们不应该把人体视为机器,把思想视为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结合,把人类世界视为人类智力与科技创造的奇迹,事实上,人的身体是心灵的外在体现,我们应该体会身体所表现出来的诗情画意,内心中的意象与大自然和文化意象同样重要。我们需要聆听身体与心灵的节奏、音调、和声与不和谐的音符,医生在治疗疾病时,也需要这种聆听,我们应该将身体从‘行尸走肉’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重新与心灵融为一体。”看到这种观点,其实让我感觉很焦虑,现在的医生都已经演变成直接把患者的症状输入电脑,从数据库中搜寻可能的疾病,然后用排除法,排除不可能的病情,最终得出可能的结论。如果让病人花钱买药更加有赚头,更加有效率,那就不太可能鼓励病人靠自身的免疫力去获得更自然的康复,这种状态与“关怀心灵”差得太远了。

“探求真理是科学家的天职,但科学家也是凡人,和普通人一样,在潜意识里,他们也希望为最复杂的问题找到最简单、最明确的答案。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因此科学家容易把婴儿和洗澡水一道泼掉。科学家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意识到,和其它宗教一样,科学也可能流于教条主义。科学本身也容易成为文化偶像,我们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分清科学的领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但是,应时代需求做出的一个无意识反应则是,将政府、科学和宗教的势力范围按不成文的社会契约划分,正是这个划分,在确定科学和宗教的本质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问题是,这项不成为的社会契约在今天已经毫无意义了,相反它成为了一种可怕的分裂工具,将我们的社会拆得七零八落。人类天生具有一种非常杰出的能力,他们能够把相互关联的事物分割在各个密闭的空间里,使它们彼此无法接近,结果导致巨大的麻烦。而联合,就是要求我们勇敢面对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思想以及生活压力。所以,当我们综合考虑问题,并愿意承受随之而来的痛苦时,我们就应该经常问自己:我忽视了什么?或早或晚,我们会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最后这句话,我到一直都很赞同。

所以看看吧,心智成熟有多么难,让心灵成长有多么难,我们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或许我们会排斥宗教,或许我们会认为科学深奥难懂,或许我们会认为艺术过于高雅我们无法涉及,再加上由于现在分工极细的因素,我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的行业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往往安居狭小的心灵一隅而自娱——到很难进入须臾纳芥子的境界;事实上“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怀疑、自省、反思、进取、追求,的确是那么难。

少有人走的路,希望走的人会越来越多。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000字二:(3226字)

看完了《少有人走的路》,把里面的“警我名言”摘录了下来,共分自我成长、家庭教育、婚姻关系三个部分。这本书的特点不是实操性的,而是思索性的,能在每天抽出些时间看这样的文字,真好。

一、自我成长

P5所谓规矩,就是一套教人承受痛苦、解决问题的方法。规矩能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并从中获取智慧。这套规矩一共有四条:先苦后甜、承担责任、终于事实、保持平衡。

P5先苦后甜,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先苦后甜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P12“我是个有价值的人”——像这样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规矩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自信必须从小培养,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只能事倍功半。

P12对自我价值达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就是自我的照顾。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有价值,就会认为我们的时间也很有价值,如此有价值的时间必须要加以善用。

P18问题必将带来程度不同的痛苦。尽可能早地面对它们,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及时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如此才能让问题得到解决。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得到更大的满足感;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P21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所患的症状不是神经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调。他们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但症状却彼此相反: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远承担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者让别人活得痛苦。”

P22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自己该为那些人、哪些事负责,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

P28作为成年人,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只能一位自己是个牺牲品。

P35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带来的痛苦。

P43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努力,不断修订人生地图,才能使心灵获得成长。开放的人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更美好的人际关系。

P45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P49人类只有适当放弃自我,才能领略到人生的喜悦。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死亡”当中,这个“秘密”是一切宗教的核心。

P52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有做决定的能力。

P53要放弃某种事务,首先必须拥有它。你不可能放弃从来没拥有过的事物。同样,首先要确立自我,才能够放弃自我。遵守上述四条规矩——先苦后甜、承担责任、终于事实、保持平衡,其目的都是为了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

P57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的一种意愿。

P59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够转化成行动,而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能够称为意愿。

P71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

P73所谓消极性依赖,是指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

P77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可能使我们强烈地亲近某个人,表面上我们与对方彼此深爱,但实际上却只是依赖对方而已。这种依赖性多来源于同年时期,由于患者的父母缺乏爱的能力,孩子在孤独和冷漠中长大,所以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

P78培养爱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

P86很多时候,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要;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

P86整整的唉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的追求则是自我完善。

P86爱是行动,不是感觉。

P87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P106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墨守成规,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对于以爱为基础的情感关系,全身心地付出,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只有持久的情感关系,才能使心智不断成熟。

P119规矩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规矩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爱的实现需要恰当的规矩。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自己与对方的心智成熟。

P121真正的爱需要自我完善,需要付出必要的精力,而我们的精力终归有限,不可能疯狂地去爱每一个人。

P122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超过能力的限制,对我们的爱不加控制,无疑是自欺欺人,到头来事与愿违,只会给爱的对象带来伤害。即便很多人需要爱和关心,我们也必须有所选择,确定谁更合适作为爱的对象,谁更值得我们付出真正的爱。可以想象,这是艰难的选择,有时还会让你痛苦。你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做出最终决定。你选择的爱的对象,应该能够通过你的帮助,让自己的心智得到成熟。事实上,许多人把心灵藏在厚厚的盔甲里,你想以实际行动去滋养他们的心灵,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最终却无济于事——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及早选择放弃,因为你不管如何倾注于自己的爱,都无法使对方的心灵获得成长。

P212为维持某处的秩序保持不变,必须以其他地方的秩序崩解为代价。

P248如果你兼有爱和付出两种禀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你想做的一切事情。——圣·奥古斯丁

P249大多数人只渴望平安,却丝毫不愿承受孤独。

被召唤者众多,被选中者寥寥。——耶稣

P253每个人都想要获得爱,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让自己值得被爱,做好接受爱的准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把自己变成遵循规矩,心中充满爱的人。如果我们一味刻意追寻别人的爱,期待着有人来爱我们,那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因为我们没法真正去爱别人,只能依赖别人。但当我们不求回报地滋养自己和别人时,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可爱的人,这样爱就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到我们身上。

二、家庭教育

P13要让孩子养成先苦后甜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遵守规矩,让他们养成自律意识,产生信任和安全感。这需要父母的真心投入,需要表里如一的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P22父母需要随时为孩子提供帮助,这是他们的责任。如果父母不去承担这种责任,甚至告诉孩子,问题在于他们自己,那就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是一项长久而艰辛的任务,父母需要保持敏感,了解孩子的需要,投入爱、时间和精力,甚至是承受痛苦。

P105父母传达给孩子的信息:你是我们所爱的孩子,你是可爱的人。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努力而且敢于毛线,我们始终都会支持你、爱你。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有价值的人。

三、婚姻关系

P76以牺牲自由而获取安全感,必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些夫妻在心理上难以健康发展。唯有学会独立,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够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

P87健康的婚姻和健康的治疗过程一样,双方都得做出适当的牺牲,把个人好恶暂且放在一旁,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只有当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走出初恋的幻觉,并愿意各自独处一段时间时,他们的爱才开始接受真正的检验。

P130男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在于婚后只想着往上攀爬,对大本营(婚姻)却缺少经营。

女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常常在与女人婚后觉得万事大吉,以为其人生价值就此实现。

婚姻是分工与合作并存的制度,夫妻双方需要奉献和关心,为彼此的成长付出努力。理想婚姻的基本目标,是让双方同时得到滋养,推动两颗心灵的共同成长。双方都有责任照顾后方营地,都要追求各自的进步,都要攀登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巅峰。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000字三:(3698字)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医师,他从自己数年的从业经历中看到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看问题、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从种种看似矛盾的过程和结果中试图提炼出普适的规律,指导人们如何促使心智成熟起来,最终迫近心灵的平衡和理想状态,或者说,使心灵达到我们自认为完全健康,不需要心理医师参与弥补和修复的状态。所以本书的副标题便是,“心智成熟的旅程”。

书的装帧素白简练。封面上是迈向前方的身影,脚步坚定而轻快,空白的地方其实满是浑浊和复杂,但白色就是它们在行者心中的概念。脚步印在少有人走的路上,踏出心智成熟的旅程。

看完一部电影,可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镜头,会成为日后脑海中对于这部电影的回忆录的封面,在电影的名称突然在脑海中闪现时,随之共同浮现。我们把这些镜头称为经典。同样地,合上一本书,能瞬间联想到的书中的理论、概念、逻辑推理,才是这本书给你的真正启发。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大概也是同样的意思。

读完这本书,受到的启发还是很多的。为了理清这些沉淀物的骨架,我又翻了翻书的目录,将其分为四大部分:

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

那么我的读后感,就按这样的次序进行吧。

自律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它作为书的地基,显然让人不自觉震颤了一下——这可是个深不见底的地基。但这又是一句大实话,谁能否认呢?经历过苦难的人走不出苦难的阴影,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们恐惧苦难的来临,所以这个三段论的结论就是:的确,人生苦难重重。

我们的目的不是将地基挖得尽可能深,而是要建起高楼。盖楼的过程就是心智成熟的旅程,楼顶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就是一直在期望中的理想结果。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的人不计其数,可最终能真正达到目的地的人确实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半途而废,因为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往往是超越一般人的承受范围的,并且更加可怕的是随着旅程的深入而变浓变重的孤独感——就像登山者在接近顶峰时逐渐稀薄的空气,使人感到自己就像浸没在黑水中的纸片,慢慢被孤独吞噬而窒息。孤独感的一个方面就在于,旅途上每个人怀揣的“心灵地图”的路线各异,不管开始的伙伴能同行多久,终会遇到分岔的路口。而没有依靠时的自我探索恰恰是人的弱点之一,这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对于自我否定的恐惧。

恶性循环的形成,往往就是人们无法进行自我否定而导致的结果。一旦心灵地图上路线把我们引入到某个困境,便手足无措。导致对于自我否定的恐惧的原因有两个:自尊和侥幸。前者是生物进化中物种维持生命的勇气的来源,是许多一闪念间的固执的根基;而后者是一种逃避,或者更深入地说,就是懒惰。

所以,懂得自律,就是要积聚勇气,克服恐惧、懒惰、倔强和固执,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灵地图,有独立的思考,忍受孤独,在艰辛中完成心智成熟的旅程。最终完成旅程的人,都是最初的勇者,他们由勇者变成了智者。

有一部红极一时的电视剧的主题曲中有一句词:“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

“爱”的定义,广泛而又狭窄,具体而又抽象。有时我甚至愿意把这个概念当做使人们心中摆在高台上的一件圣物,是美好的向往,是处于困境穷于言语时解释的理由。它无形地存在于人们心中,甚至比有形的物品更加避制争议和异端。

爱的定义很模糊,没有确定的标准去衡量爱的行为,所以每个人都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爱着别人。我把爱比作矢量,不同的爱交织在一起,效果可能是0,甚至在反向伸出错误的长度。许多悲剧后的眼泪中是同一种声音:“我爱他”或“我爱他们”,这是抱怨,是委屈,却往往掩盖着本质上错误的伤害。

作者给出了一个他自已也持保留意见的定义,大致是:爱的基础是使自己变得心智成熟,爱别人就是帮助别人走向心智成熟。在这样的定义中,还要做出认真区分的,是“爱”和“爱的感觉”。真正的爱自己和爱别人难以达到,因为使心智成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过程,何况还要帮助别人实现。而在现实世界中泛滥的,更多的是“爱的感觉”。爱的感觉是沉迷,是缠绵,是无法自拔,是时时刻刻的想念,是全神贯注的执着。拿情侣之爱来说,两个沉浸于爱的感觉中的人可能口口声声说着“我爱你”,但是他们未必真正地互相深爱。往往,爱的感觉如果不能转化为真正的爱,就会带来负面的结果。

爱是永恒的话题。这个字很容易勾出感性与诗意的思索,它的神秘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演绎的空间。我想,既然探求难果,就不妨把它放在主观的空间,为人们永远保有这一抹不断变幻的、神秘的颜色。

成长与宗教

很久之前我就在想,宗教是否一种桎梏,入教和被洗脑又是否两种概念?大多数宗教所追求纯明的境界是否可以达到?从书中的案例中浮现出宗教的形状,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人在宗教的压力下迷失了自我,宗教的硬度对于他们是严酷的枷锁,将灵魂挤压以致变形。有的人自认为是无神论者,却在生活的波涛里失去了方向,没有了追求,这时,宗教的硬度对于他们是铁轨,会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读这部分的时候,兴趣很大。因为案例中的人物的心理的波动和起伏都是宗教投下的影子,从中可以提炼出一些和自己独处时心理状态相符的过程。这是一种期望未卜先知的行为——到底相似的心理会给我带来怎样的结果。但有时却对于书中描述的结果抱有侥幸式的怀疑,认为自己不会落得那样的结局,经历那样的痛苦。这或许是一种逃避,一种懒惰,一种对于自我否定的恐惧,正如前面说的那样。

总而言之,宗教是辅助品,善于利用宗教,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心智成熟。当然,宗教的威严是不可撼动的,但是,我想,于个人的微观部分,自己独立的人格应当摆到首位,而当教徒上升到教众的阶段,宗教感就会翻番地扩大,所以宏观上看,宗教弥漫于虔诚祈祷时头颅深埋的人们头上空气的每一粒尘埃中,甚至会引起窒息。从人到众,绝不是简单的加法过程。

我想,有的人就是因为看到了宏观上宗教的强大,才顺而推演到自己身上,也将宗教视为生命的模板,凌驾于生命之上。我虽然暂时还是无神论者,但我不会拒绝今后某一特定的时刻可能突然出现的皈依的冲动。但是我将保持独立的人格,与这位陌生的客人平起平坐,进行谈判,划归各自的领域,为自己保留自然的部分。我不会将自己奴隶式地卖身给宗教——受尽压迫后的奋起反抗只会带来对自己的伤害。宗教是一种信仰,而信仰不应是灵魂的枷锁,而应是灵魂的轨道。

神奇的力量

有时那些看起来意外的事情其实并非意外,偶然发生的也并非偶然。所谓“冥冥之中”的感觉使我们讶异和疑惑:仿佛有一位智者在指点我们的行动,他直接控制我们肢体和五官的神经,信息流好像不经过我们自己的大脑一般,直接成为躯体的指令,在身处危机时,拯救我们。这样的感觉陌生而又熟悉,似乎已经伴随我们很久。我们不自觉地从这里受惠,却无法解释这种好运的来源。其实这位智者就是我们自己,或者说,是另外一个自己。他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

意识和潜意识组成了人的意识。原来潜意识并不是一个副词,而是与意识相对的存在体。令我们略感陌生的潜意识其实有着比意识更加广大的领地:如果意识是一张白纸中间不大的黑点,那么潜意识就是周围所有的白色区域。潜意识是不被我们控制的部分,所以觉得陌生。而意识使我们忠诚的听令着,随时听候指挥。意识和潜意识的交界是模糊的,心智成熟过程中,意识不断与潜意识融合,或者说,意识将潜意识驯化为意识。就像白纸上的墨滴,不断浸染,扩大自身的范围。随着意识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所掌握的越来越多,自己也就越来越向智者的方向靠近。潜意识就是这样做着贡献:从只在关键时刻现身的救星变成了一只守卫在身边的勇士。

至于潜意识中的宝藏是如何埋藏下去的,书中带着很不确定的感觉,将其归为遗传的秘密——DNA中尚未被我们所破解的那许多基因编码所携带。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就不得不说是人类艰辛进化过程中的馈赠。潜意识大概也是本能的来源。每个物种总有一些共同之处。就好像对于香臭的辨别,当闻到某种气味时,我们本能地感到喜爱或反感,然后被动地学会表达这种气味的语言,多次磨合后将语言符号赋予真正的含义并印在脑海里。这一过程对于每一个人都是相似的,最终虚实结合的结果也少有偏差,大概没有人对臭味有着正常人对香味的喜爱程度。

事实上,我回顾自己记忆中一些危急时刻的记忆,似乎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侥幸”地逃过了灾难,而现在我也认为没有潜意识的暗中协助,那些潜在的危险就会变成现实。许多次埋头走路,偏偏在前面一辆车驶过时猛然抬起头,停下脚步,与车辆几乎擦身而过。难道厄运甚至是死神都是那么仁慈,抱有怜悯之心?大概又是因为潜意识的强化吧。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自己往往无暇涉足。荒草掩盖了路面,杂枝遮挡了视线,它周围弥漫的清寒的空气似乎发出了更加危险的信号,我们似乎更愿意闭上眼,把这乏迹之处想象成一片氤氲。但是当喧嚣忙碌得甚至把我们忽略,这一片最后纯净和清幽的领地似乎成了最自然的依靠。清冷的气氛洗涤我们的思想,与之前的自己交换想法,然后获得领悟和启发。所以人们往往是在独处时才变得理智和果敢,“最后还得靠自己”这样的论调也是在这种氛围中演生的。其实我们可以主动地去寻找这片境地,只要我们能在色彩缤纷的混流中沉淀自己的目光,鼓起勇气,相信自己的脚步。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000字四:(3057字)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这是《少有人走的路》中文版序中所写到的。

《少有人走的路》中文版序中介绍了这本书的神奇:二十多年来,

在心智成熟的旅程上,《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陪伴着亿万读者,也帮助过千千万万痛苦的人走出困境。没有任何宣传,仅凭口耳相传,就达到了上千万册的销量;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一直排了近二十年;《华盛顿邮报》的书评称“这本书是出自上帝之手”。这是什么样的书呢?我好奇地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一位心理医生,他叫M·斯科特·派克。他儿时就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他又勇敢地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当上了一名心理医生。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治愈了成千上万名病人,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出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本书告诉世人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如何接受心智成熟的考验,如何认识自我,解决自我问题。这本书在自律部分的开篇作者言到:“人生苦难重重。”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本书告诉人们: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而如何解决呢?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是自律。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通过阅读,使我从自律的四个原则中有感而发。

一、要有“先苦后甜”的意识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推迟满足感是自律原则之首。它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要有“先苦后甜”的意识。如:有的孩子吃蛋糕时,不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是先吃蛋糕,后吃奶油。还有,孩子的家长或老师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家庭作业,先完成功课,后再去玩游戏,看电视。就是让孩子实践“推迟满足感”,体验自律。

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有的人懂得自律,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这些人积极努力的工作着,遇到困难时,总有办法解决;他们热于助人,具有团队精神,总有一种阳光心态,这些人是快乐的人。早在我国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言:“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我想:当年的范仲淹老先生,相当于现在的心理医生。是“推迟满足感”的先行者之一。而有人不懂得自律,难以自律;这些人在工作时遇到困难,没有正确对待,选择了逃避;他们整日抑郁,或是满腹牢骚,怨声载道,这些人是可怜的人。更有人知道什么是自律,却不去自律。这些人只贪图享受,不想吃苦,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心中只有自我,没有他人,没有集体意识,实际是这些人是自私的人。

自律的人敢于承担责任。承担责任是自律的原则之二。而不能自律的人则有趋利避害,逃避责任的心态,这种心理趋向令人遗憾。前面讲到的可怜的人和自私的人存在着这种心理。他们将所有问题都归于别人,自己不承担一点责任,最后落得可悲的结果。《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M·斯科特·派克曾在美军住日本冲绳基地担当心理医生。有个美军军官酗酒成瘾,问题严重,需要心理咨询。然而,这个军官不承认自己饮酒成性是自己的问题。固执己见,不接受心理医生的建议。结果,这个军官继续酗酒,最终被开除军职。

“……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他们接受这个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那些经历过心智成熟考验的人,一定会理解这句话。而那些“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超现实主义者,如果不领悟这句话,那么烦恼、忧愁、愤怒和沮丧就会陪伴他们一生。而那种只顾自己,不想其他,个人利益至上的人,永远不懂得这个道理。最终,被社会或群体所抛弃。

二、绘制人生地图,保持一个良好心态。

自律的第三种原则——尊重事实。其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只有了解事实,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小学时期,老师就让每个孩子讲理想,谈未来。其实,就是让孩子开始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我们由儿童成长为青年人、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地图。绘制人生地图显然需要付出努力,我们的努力越大,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人生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世界上万事万物,变化万千。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已是自然规律了。世界在变化,我们的人生地图也应有变化,时过境迁的道理我们应该明白。所以说,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是惟有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的内容翔实和准确。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以“移情:过时的地图、迎接挑战、隐瞒真相”三个章节告诉人们如何修订自己的人生地图。

“移情:过时的地图”讲到:抱残守缺,与现实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坚守过时的观念,对现实漠然置之,是构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这种情形,心理学家称之为“移情”。“移情”现象本身就是一张地图,准确地说:它是一张过时的地图。一个人拿着一张过时的地图,他怎么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又怎么会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呢?而“迎接挑战和隐瞒真相”正是在修订自己的人生地图。当然,一种是正确、积极的;而一种是错误、消极的。

迎接挑战就是确定自己的人生地图是否与现实符合。我国有一部反映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抗侵的电影《神鞭》,讲述了主人公在清朝末年,用自己的辫子惩恶扬善。到了民国初年,主人公的辫子剪了,但是他手持双抢,伸张正义。当今,是一个飞跃发展的时代。知识需要更新,观念需要改变。所以,我们要适应这个时代,作到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及时正确、积极地修订人生的地图。

隐瞒真相实际上有难言之隐不好告白罢了。其实,这些人心理压力很大。他们用谎言欺骗别人,同时,也在欺骗自己。当谎言说得越多,就越要编造更多的谎言来自圆其说。他们整日受到良心的折磨,他们的人生地图,很难是真实的。一张不真实的地图,怎么会不迷失方向?

修订人生地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才能达到心智成熟,而保持平衡就是告诫人们要有一个平和的心理,这也是自律的第四种原则。保持平衡就懂得得与失。威廉?贝纳德所著《哈佛家训》所言:“如果你失去了太阳,你还有机会看见月亮;如果你失去了月亮,你更容易看见满天繁星;如果星星也没有,你可以享受宁静的夜空。……失去了预料的美好,我们会得到意外的惊喜!”我国古代《淮南子?人间训》曰:“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这就是那条“塞翁失马”成语典故。正确地认识得与失,就不会失去那颗平和的心。这正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之理。曾经指教过中国足球的洋教练——米卢,讲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实际上告诫人们遇到任何事情或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当今,有些明星迷食毒品,就是人生地图的杂乱和内心的空虚;就是没有正确对待得与失;就是不懂得“为与不为”的道理;就是没有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人要有平和的心态,就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

《少有人走的路》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和人生之路。心智成熟需要勇气,而勇气来自于自律,自律是在保持平衡的良好心态上体现出来的。让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在艰辛的旅途上,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路。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000字五:(3363字)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名字,有些好奇,但仔细一看副标题,就知道其内容实质,讲的是心智成熟的旅程。但为何是少有人走的路?可以看出,心智成熟的旅程并非那么简单与容易,因而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读毕本书,获益匪浅,很久没写读后感,很久没感到一本书使自我心智的认识收获甚大,同时也引起我的一些对人生、心智的思考。本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深刻地告诉我们一个心智成熟的旅程。

根据本书的逻辑,首先是陈述了心智成熟的一个重要因素——自律。自尊自爱的感觉是自律的基础,自律的核心就是自我照顾,承认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切措施照顾自己,这是走向自主的关键。我们需要具有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迎接挑战;尊重事实;保持心理的平衡的能力。这是我们积极人生价值观的基础。综观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很多的心理问题或是生活与工作的纠结,皆由于其中以上的自律能力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要促使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应遵循以上自律的几个原则。

第二部分则是关于爱。这也是我们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什么是爱?如何爱?这都让我对爱有了全新的认识。本书对于爱的定义比较独特: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这具有两层意义,爱的目的是促进双方的心智成熟同时也具有自我完善的意愿。因而,对于这个定义,我们首先会联想到夫妻的依赖性问题,对于一段完满的婚姻,应该双方都以促进双方心智成熟为目的,双方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促进健康婚姻的基础。如果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在于我们渴望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一种自我扩充,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真正的爱,能使自我更为完善。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的追求则是自我完善。当然,自私与否,不是判定爱的标准,唯一的判断标准是: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真正的爱,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时刻都有爱的感觉,诚然是一件好事,而爱能否持久地延续,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爱的意愿,是否有奉献精神。例如,我可能遇到一个心仪的女人,我很想去爱她,但这么做,就会毁掉我的婚姻,危机我的家庭,所以我会抑止这一想法,我会这样说:“我很想去爱你,可我不会这么做,因为我对妻子和家庭做过承诺。”

同时因为爱,无论是夫妻双方,或者对自己的儿女,在爱的指引下,也会看到了生命的本质,同样也会面对“死亡”。但我们也在“死亡”的指引下,会清醒的意识到: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味生命宏大的意义。

第三部分这是引起我最多的思考的一部分,是对宗教与成长的表述,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部分。本人确实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也对宗教满怀兴趣,也在思考为何那么多有识之士、甚至哲学家、科学家也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难道他们不知道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吗?非然,本书对宗教的表述无不精辟与独特。本书认为,人的宗教都来自于文化环境,欧洲人大概认为上帝应该是白人,非洲人则相信上帝是黑人。我们通常很容易接纳周围人的信仰,并把口耳相传的东西视为真理。形成宗教思维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的家庭,父母是我们信仰的根植者。他们的影响,不仅在于他们的话语,更在于他们处事的方式。比如,他们之间如何相处?他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兄弟姐妹?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对待我们本人?如果说世界是大宇宙,那么家庭就是小宇宙,在家庭的见闻和感受,决定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我们创造了独特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础,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我们的宗教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宗教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对立。

不夸张地说,在真实的上帝周围,其实流淌着大量肮脏的洗澡水:残酷的圣战、宗教审判、动物牺牲、活人献祭、极度的迷信、愚民政策、教条主义、极端物质、伪装虔诚、自以为是、顽固不化、焚烧书籍、把女巫处以火刑、阻碍人类的思想进步、制造恐惧感、强迫服从、病态的原罪、疯狂的朝拜等等,可谓不可胜数。那么追根溯源,所有的这一切,究竟是上帝有负于人类,还是人类对不起上帝呢?人世间无数信仰,皆以毁灭性的教条主义为特征,这方面的证据不计其数。那么,问题是出在我们过于信仰上帝,还是我们天生就容易流于教条主义呢?熟悉顽固无神论的人都知道,他们从不信仰神灵,他们以打破神灵崇拜为荣,乃至于到了独断专行的程度。他们实际上不比狂热的宗教信徒好到哪里。那么,我们该摈弃的是信仰本身,还是教条主义呢?

对于信仰,最令人满意的假设是:我们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极为亲密的上帝,亲密到他甚至是属于我们自身的部分。要获得神的恩典,我们就必须见到上帝。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心灵。想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就应经常自我反思。上帝与我们的界面,相当于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面,简而言之,我们的潜意识就是上帝,我们内心的上帝。我们是上帝的一部分,上帝一直与我们同在,包括现在与未来。荣格将潜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浅层次、个体化的潜意识,另一种是深层次、属于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在我看来,集体潜意识就是上帝,意识则属于个体,而个体潜意识属于两者的界面——相当于上帝的意志与人的一直较量的战场,战场上随时可能出现冲突和骚乱,出现彼此搏杀的场面。潜意识是温和的、充满爱的领域,我相信这是事实。我想以上表述,均可以让我们很好的理解宗教和信仰。

最后的部分,也是本书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我们少有人走的路——如何使我们心智成熟?同时本部分也是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批判的接受,并使以改进。弗洛伊德过于否定潜意识,尤其是欲望和感觉等,他认为潜意识为欲望的原罪,而人类的意识却不愿面对这种情形,不愿承受处理消极情感而带来的痛苦,因此宁可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摈弃和排斥,由此才导致了心理疾病的产生。该书作者斯科特则认为,意识创造的自我,与潜意识塑造的自我,有时相差甚远。不过,意识思维的能力终归有限,它常常将真实的自我暴露出来。不管如何掩饰,潜意识都会看清真相。所谓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要聆听心灵,让意识的自我接近真实。为实现这一任务,我们通常要付出一生的努力。需要指出的是,经由集中的心理治疗,以及某些特殊的辅助心理治疗手段,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的绝大部分。彼时彼刻,病人可能感觉“重获新生”。意识的自我显著变化,让他们备感振奋,有的病人甚至激动无比地说:“我不再是过去的我了!我变成了崭新的、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我!”

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力量对抗,还要反抗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我们习惯于保持原状,我们热衷于使用陈旧的地图、陈旧的方法;我们习惯于走平坦的道路,害怕道路上荆棘遍布。在反抗自身自然性的过程中,心灵还要同熵的力量对抗。但是,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我们的心灵还是克服了熵的力量,并得以成长。尽管我们遭遇各种阻力,尽管不是人人都能坚持,然而,我们的心灵还是逐渐变得成熟而健康。我们会大吃苦头,但相当多的人仍可实现自我完善,这推动了文化和社会不断进步。我们身后有一种力量,一种无可名状的力量,它使我们宁愿忍受痛苦,选择艰难的旅途,使我们敢于穿越荆棘,走过泥泞,走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谈到心智的成熟,显然要涉及同一事情的反面: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只要克服懒惰,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无法克服懒惰,不论其他条件如何完善,我们也无法取得成功。我已经说过,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惯于选择平坦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惰性使然。

无论哲学还是自然科学,就像我们的心智成熟的过程一样,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固然也需要突破熵的阻力。但是也不会阻碍我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脚步。而对以上的理论,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毕竟我们面对的世界,认知甚微,我们希望在科学不断的进步过程中,尤其是心理学层面的认识,更能使我们看清本质,认清自我,正确的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