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3000字读后感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3500字

时间:2017-04-23 07:49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3500字一:(3318字)

作为米兰·昆德拉的一部代表作,与其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作是一部深奥、哲理的文学作品,不如将其看作是一部有声有色的哲学作品。米兰·昆德拉在该书中以讲述主人公生活故事的方式,渗透哲学思辨,又以主人公的经历来佐证其观点。他并没有像一本哲学教科书一样详细、顺序地罗列哲学命题,而是以分散零星的事件引出哲学的火花,如一位智慧的老者,用深邃的眼光凝视着你,口中却吐露出似小却大的真谛。其中有关于永恒轮回、同情心、重的价值、偶然、媚俗、人的分类等的命题,本文只选取了永恒轮回加以讨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篇便就永恒轮回的命题展开了讨论。“永恒轮回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没有任何意义。”而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因其建立在轮回不存在的基础之上,善者将得到永远的敬仰,而恶者将得到原谅,因为在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中,一切都不可重复,“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米兰·昆德拉开篇对永恒轮回的讨论虽然短小,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永恒轮回是个奇妙的想法,哲学上的轮回与我们所熟悉的佛家的轮回说不同。对佛家来说,“轮回”的形态有着不同的“六道”,简称“六道轮回”。佛家的轮回,是根据前世的因而发生相应的果,每一世都可能极为不同。如前世作孽多,今世为牛马之类的。但是这里的永恒轮回又可以叫做永恒循环、永恒重现和永劫回归,是指一种假定宇宙不断,而且将会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的观念,而且这种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简单地说,“永恒轮回”的根本特征在于永远相同,永远都是相同者的永恒再现,今天做过的每一件事,将来还得无数次地再现与重现,相同者还是不同者的轮回,这是“永恒轮回”与“佛家轮回”的根本区别。

然而在“佛家轮回”与“永恒轮回”的对比之中,我却更加迷惑起来,虽然定义与特征都已经明了,但是给我带来的反思却如一团雾般,得不到阳光的照射,迟迟不散。

佛家轮回说固然是迷信的观点,然而就现实生活而言,却给予我们以积极的动力。顺着这一想法往下走,人生在世的种种,既是上一世这一因的果,又将会成为后世的果的因,连续不断,是一个不断考核又不断兑现的过程。宏观来看,现在的生活只不过是我们所有世的轮回中的一次,似乎意义不大,也没什么重要的。然而微观来看,这一世又直接决定了后世的部分,所以这一世又是十分重要的。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了一个类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观念,按照这样来想的话,现在的所作所为便一下子意义重大起来,所为之恶,可能有如爆炸的链条,毁了后几世,而所为之善,也可能如玫瑰馨香,飘过万代。所以真正相信佛家轮回说的人是向善的,是危言危行,敬畏生活的。一方面,我们会将生活中所遇到的苦难归结于前世之孽,从而在苦难中坦然而努力地生活。另一方面,我们相信来世的蓝本要参考今生的完稿,所以在苦难中我们任然继续奋斗,保持善良。而且如看到灯塔的航船一样,苦难中的我们看到来世的美好生活,便甘愿承受如今的苦难。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将成为所有人的座右铭,而世间也将少去罪恶,多点善良。今世之因,后世之果,自然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四海清一,就如共产主义社会一般美好,乌托邦一样的存在。

然而乌托邦并不存在,如果要将现实世界这个中间体与乌托邦和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写的“老大哥”的世界这两个极端相比的话,我还是觉得现实世界更接近于后者。佛家轮回说在相信科学的今天,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作为一种信仰,它却以其向善的本质感染着我们。即使它并不是真实的,也并不妨碍我们在心里给它腾出一片天地。有事手人宁愿相信鲜花的幻想,也不去相信流血的事实。我不把这种现象当作是愚蠢的自闭双目,而将其视为乐观的天性。

那哲学命题的永恒轮回呢?这似乎是个不太令人乐观的概念。

19世纪中期,欧洲物理学家认为,如果时空无限,则相同形式的物质必然无限重复。叔本华在他的著作中发展了这一观点,但仅视之为物力概念,即物质以同一形式反复出现于循环性的时间。尼采对永恒轮回的概念进行了哲学反思,从而使这一概念再度复兴于西方哲学。

限于能力,我无法去论证“永恒轮回”到底存在与否,只能在假设它存在的基础之上,来反思其影响。

那么,就如米兰·昆德拉开篇所说的,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而强调生命是可以重复的。那么现在这个可重复的我们的生活的意义何在?如果一切都将循环重复,那么我们在其中只不过是一次单循环罢了,犹如歌曲的播放列表,我们唱完属于自己的那首,便开始等待最后一首结束后的新一轮的开始,然后又可以轮到自己登台。这样看来,我们没个人只是永恒轮回中可被重复的一部分,虽然在一次循环中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放之于永恒轮回中,有无数个和我们同样的人,可以做同样的事,来起到同样的作用,那么对于永恒,我们即是无用的。就像米兰·昆德拉所写: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因其可重复,故失去了它们的可贵。就像是一部影片,到了从互联网上可以随意免费下载的时候,它便失去了部分令人心动的价值。或许用物以稀为贵来概括这样的想法不太准确,但是绝非是无厘头的。

生活中有时候确实有那么一种感觉,好像很多东西兜兜转转都回到了原点,时间仿佛静止了。昨天和同学一起吃的一顿饭像极了上周此时的一次,和故友分别多年后又在狭小的巷子中不期而遇,几经困苦之后,突然发现还是自己最初的想法正确……这样的突然之间的轮回感并不鲜见,生命仿佛是在不断重复、循环。

但,这真的是在循环嘛?轮回的时候,我们又是否真的再一次来到了原点呢?就如800米跑步,第二次来到起点之时已是路程的一半,而第三次来到同样的地方时已经是全程的结束。或许,我们所感到的回到了原点,只是在另一个层次上的原点。800米的第二个原点是400米的原点。这样看来,似乎用永恒轮回来表示这样一个从原点到另一个层次的原点的过程,并不正确,而用螺旋轮回更形象,螺旋着螺旋着就到了一个很相似的地方。是的,只能说是一个很相似的地方。就像是攀登螺旋的楼梯,在某一个平面上,我们看到的总是类似的画面,但请低头向下看,那里有纵深的概念。昨天和同学那顿饭尽管像极了上周的一次,然而毕竟不是等同于。或许上周的我们还是坦诚相待,这周的我们已心怀鬼胎。

那螺旋轮回到底对还是错呢?我的目光毕竟还过于短浅,知识也还过于浅薄。或许我所看到的螺旋,也只是永恒轮回中的一次循环。每个循环都是一次从底到顶的过程。永恒轮回就像一幢充满着无数螺旋楼梯的房子,而时间就像一只老鼠,矫健地从这个楼梯爬到那个楼梯,周而复始。

我认为,永恒轮回不管是否存在,作为一种观念,它却可以很好地来判断何为善,何为恶,何为轻,何为重……将其作为把世界二元化的一个有利方法。当我们在内心问自己,这件事,我愿意让它再出现一次、两次、无数次吗?如果让它永恒轮回会怎样?于是,快乐的事首先跳进轮回的舞台上,而痛心的事首当其冲被赶出剧场。那么在我们做决定时,我们又怎么用永恒轮回这个尺标来衡量呢?有些决定看似最佳,其实不然,有些决定看似糟糕透顶,其实亦不然,有些决定看似两可,那么到底选什么更好呢?在没有轮回的世界中,决定只有一次,而一次是没有比较的,一次就是没有。我们既不知道选择其他的选项会发生什么,也永远不可能知道。就像我父亲经常询问我,报现在的学校是否后悔,我只能回答不知道,我既不能得知如果当初不在这所学校,我现在会是怎样,也不能得知那时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不能忽视蝴蝶之翅,也不能机械地用其他人的情况来推测出那些如果。所以,我不知道。生命不可以重来或改写,所以只能是一张草图,一张最后走向完稿的草图,没有擦改的机会。而轮回的世界里呢?选择的评价就更没有意义了,当遇到轮回时,这一选择会再现,一遍又一遍。所以,我们对于选择,一旦做出之后,就不必再去评价,良好的执行永远比回首的评价有效。

至此我仍是未能真正吃透永恒轮回,反而有更多的问号横亘在我脑中。或许我们不必纠结于永恒轮回是否存在,就如我们不去纠结佛家轮回说一样。即使只是个假说,也有它被使用的意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3500字二:(3507字)

仔细一想,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有那么几本书和那么几个人对我影响至深,我之所以喜欢他们,完全是因为作者道出了爱情和人生价值的真谛,并和处于当代的我们的思想贴的很近,至少和我这样的人贴的很近。

最先是那本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出身富裕的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十六岁那年,在被第四次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的他,只身在美国最繁华也最肮脏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他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内心苦闷的霍尔顿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找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这本书刚刚一出笼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却被美国的某些大学列为教科书,而又被另一些大学视为“坏书”而被列入查禁之列。如果你在青少年时代或者至今还没有读过,我觉得是很遗憾的,不管你什么时候打开本书,你都感到很亲切,因为那个异想天开的霍尔顿,那个只是成天像当一个麦田的守望者,也许他所想的正是我们所想的,这本书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把它视为经典,窃以为这段话值得反复玩味,那就是:

“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

第二本书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也是我愿意阅读的,阅读的关键仍然是我成天想着的一件事,那就是如何自由自在的活着,这本书一出笼便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人认为是描写画家高更或者以画家高更为人物原型,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的主人公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作家毛姆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成功的寄托在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身上,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抛弃了城市舒适的生活和家庭,定居于与世隔绝的荒岛,却在那里找到了灵感的来源和最后的归宿,在创作的颠峰期告别人世,这一独特的人物形象在日益苍白的现代人的生活中无疑投下一股清新的风,好像昏暗中的一缕阳光,它令我无限神往。

写于1919年的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与写于1951年的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前后相差32年,。读罢毛姆再来读塞林格,读罢塞林格再来读毛姆,我惊奇地发现,他们在某些方面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里那个霍尔顿整天晃晃悠悠,拒绝接受和容忍生活中的虚伪做作和毫无个性的生活,不愿遵循世俗,而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虽然是个有职业、有家室的证券经纪人,却也像霍尔顿一样不循规蹈矩,以至甘愿把自己流放到一个荒凉的孤岛上。

第三本书是加缪的〈局外人〉,这本书给我的影响是“生活很无聊”,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一切存在的都很“冷漠”。我曾经在一个论坛里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冷漠”,许多和我唇枪舌剑的人都误以为我是男的,他们对“冷漠先生”的言论既感兴趣又群起而功之,不久那个论坛由于过激的言论就被关闭了,而且是在我预感到它要被关闭之前的几个小时内,在我刚刚把自己发的帖子复制在硬盘上后的一个小时之内,它就被上级部门关闭了,关闭的理由当然是因为大家在论坛上说的都是真话,在这个假话盛行的国度,从那以后我在官方的论坛上基本没有说过对时世的真话,我真正对时世麻木的一塌糊涂了。

在这个论坛,大家都知道有个叫做“冷漠“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生活中我们用真名说假话,网络中我们用假名说真话”。

如今网络上也难以说真话,即使你用的是假名,还没有说上几句,就被新浪的管理员删除了。这个〈局外人〉莱蒙就是我的化身,但我没有他那么冷漠,至少我的母亲或者父亲病了,我会去看她,而不是像莱蒙一样自己的母亲死了,他竟然没有一滴眼泪,竟然无动于衷,照样去和女人鬼混。加缪太伟大了,任何伟大的作家,世界都可以给他一席之位,因为他们道出了许多常人难以道出的心中的感受。主人公莱蒙最后的结局是,他在监狱中靠回忆、看报纸、睡觉打发时光,人人都指责他没有灵魂、人性和道德,法庭最后判了他死刑(因为他在恍惚中向一个阿拉伯人开了五枪),他希望在行刑的时候围观群众对他报以仇恨的喊叫声,这或许是他留恋生命的独特方式。

加缪真是太伟大了,他以细腻的笔触像读者描述了一个对一切都麻木,对一切都采取冷漠的“局外人”真实而荒诞的内心世界。我觉得我跟加缪笔下的局外人莱蒙很像,我连自己活没活都没有把握,我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觉得活着没什么意义,觉得活着“很无聊”。这本书里有一句我喜欢的名言:

“无论如何,对于什么是我感兴趣的事情我没有把握,而对于什么我不感兴趣的事情,我却是有把握的”

这本书在巴黎出版引起了轰动,加缪在一夜之间出名,在世界文学史上,《局外人》早已是一部公认的现代主义经典之作。

第四本书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和村上春树的书一起很早以前都读过,但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影响,最近翻出来重读,竟然让我对本书又有了一些思考。这本书是一本探讨爱的真谛和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书,这本书由于有真实的性描写,一出笼就被查禁,如果你对爱情至今还迷迷糊糊,我觉得有必要再去读这本书,主人公托马斯现实生活里不常见,但他的确存在,那种爱现实生活中也有,只不过你没有去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罢了,而米兰。昆德拉却替你思考了,那就是人生的责任和人生的价值以及爱情的责任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也是米兰。昆德拉最受欢迎并获得好评最多的一本书,米兰。昆德拉最有标志性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本书,书的中心主题围绕“轻与重”、“灵与肉”展开,小说的主要人物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等,米兰。昆德拉在书中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眩晕、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物一一对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而每个关键词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侧面。可能性是与一次性相抗争的最积极的方式,因而此书可视为对自以为是的“绝对”的瓦解。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他以哲学家的思维和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灵魂上的爱情和肉体上的爱情的分界,读了以后让人觉得生活就是那么回事,爱情也不过是那么回事,你何必要那么认真呢?但愿我没有曲解这本书的意义。正如某人评价:“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米兰。昆德拉还有其他如《生活在别处》,我已对他的作品开始着迷,正准备从头阅读。

第五本书当然是卡夫卡系列,我以前喜欢阅读名著,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因为它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人生的阅读是有限的,何不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限的精品阅读之中。但有时我仍然忍不住要重读名著,因为它揭示了人类普遍的真理。

我不喜欢写阅读笔记和书评的原因是我不愿意重复别人的东西,作品永远是作者本人的,你写阅读笔记其实就是重复人家的,那些根本就不是原创,真正的原创是经过你认真过滤后写出来的东西,正如我不喜欢某人的评,都是一些别人的语言,自己真正的原创少之又少,这是一个喜欢哗众取宠的人,没人愿意转发或者保留它的东西。这是题外话。

某日,当我无意发现办公室里的小王抱着一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早期法国作家费朗索瓦。拉伯雷写于1532-1564年的《巨人传》在读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在快餐阅读年代,居然还有人在读1564年的作品。这本书一问世就被人抢购一空,但不久就被宗教势力宣布为“淫书”,后来拉伯雷在书的扉页写上了给王后的献诗并有恃无恐地暑上了真名,几经周折才得以发表,这也是我喜欢阅读的作品之一,原因是我喜欢作品中的乌托邦国和特来美修道院以及修士们的生活方式,喜欢它的荒诞不经和妙趣横生,这其实是一部搞笑的作品,适合搞笑的人看。

小说里的特来美修道院是拉伯雷想象中的理想国,这座修道院唯一的院规就是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不禁欲,大胆的瞧女人或者姑娘,他们高兴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吃喝工作随他们的意愿,“如果一个修士或修女说,我们去玩吧,他们就一起去玩。每人架着一只鹰,一只鹞子,或者一只雕”,这是一个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以上这几种书我觉得应该是一种类型,它不同于其他一类励志书,不是拿破仑或者别的什么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它适合小人物读,不像《红与黑》里面那个想改变自己命运,崇拜拿破仑而一心想往上爬的小人物于连。当然喜欢读的书很多,我只是撷取了部。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3500字三:(3487字)

“一个人的天空很蓝,蓝得有些忧郁;一个人日子很自由,自由得有些孤单;一个人的生活很轻松,轻松得有些无聊”。这是现在的一段流行In语,当我再次翻阅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时,发现作者原来离我并不远。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生命底层的东西却不禁相似。

现代人大都陷入了日常的忙碌,被无数烦琐的事件缭乱了双眼、模糊了视线、凝滞了脚步、壅塞了胸怀……关于“承受”——承接忍受,我们正常的理解是承受某种负担,或是背负某种重量,忍受某种压力。承受,总是比较多的和“重”联系在一起的。然而,现在我们需要来面对另外的一种承受,一种对“轻”的承受。也许,习惯于抱怨生活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我们,突然来面对一种“轻”的下压,我想一定会迷惑,进而迷茫。那么,就让米兰。昆德拉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故事发生在60年代捷克的布拉格。托马斯是布拉格的一位外科医生,出诊到一个小镇上邂逅了特丽莎——一位旅馆的服务生。虽然只是打了一个照面托马斯就离开了。然而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对她难以忘怀,而她也竟不可思议地出走到布拉格与他见面。他,一直都跟很多女人发生着肉体关系,不过奇怪的是他从不让她们在自己的住所里过夜。很自然的,他与特丽莎过了一夜,而且是在他的房间里,而后他与她结婚了。结婚,并不是结束。婚后,特丽莎对托马斯深深的爱着他,但又忍受着他同时喜好其他女人的癖好;托马斯对她是一直爱着的,但又抑制不住自己幽会其他女人。苏联入侵布拉格,为了特丽莎,托马斯和她离开布拉格去了瑞士,而后又为了特丽莎,回到了布拉格,还是为了特丽莎,他们去了乡下。特丽莎出走的原因,还是对于他与其他女人的关系的难以忍受。最终,两人因为一次车祸而丧生。

小说的情节,场景,论述,均是围绕“存在”这一主题展开,所有的文字,只是在小说家指挥棒下作出的对主题词演奏的音符,使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始终以一种严肃而又戏虐的面貌出现,构成了其小说的独特的个人风格。昆德拉认为,哈姆雷特说的“tobeornottobe”绝非“活着,还是死去”的问题,而是一个形而上的追问,所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所要探讨的实质上是“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轻重选择的对立与两难,构成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存在境况,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在这个哲学命题上找到印证,它与善恶无关,究竟是选择轻还是选择重,昆德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与了阐释。

事实上,有一百个人的阅读,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感觉。我也仅仅想道出我自己的感觉。

对于自我,人们并没有太过深刻的认识,任何过于直白的解释,似乎都太浅陋。我是谁,人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其真意何在?米兰。昆德拉探寻的也是人类一直思考的问题。哲学,人类自以为的最深奥的思考,却无法找到能令人满意的答案。也许正是为此,才有了莱布尼兹的名言:“凡存在即合理。”生活的感觉也是因人而异的,或者是无意义的,但是不能改变的现实是我们仍然要继续地一如继往地生活下去。对于生活本质的思考或许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会改变我们的思想,但是最本质的东西似乎还是没有变,那就是生活本身,不同的只是如何生活。世界上有许多人,每个人都在按着各自的生活目标而努力,然而,求名者无非镜花水月,求财者无非身外之物。这目标本身似乎便是一种盲目。但是盲目的目标至少给了生命以“重量”,当这也被怀疑时,便再也没有什么能支撑自我了。这种悖论式的矛盾让人对生命感到无奈和愤怒。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其中诸多万花筒般的哲理性问题就好比给我们摆了一个八卦阵,设置了一个迷宫。小说还提出了众多的范畴:同情与背叛、性友谊、共产主义,灵与肉、轻与重……就更令人眩目。我仅就其“轻与重”谈谈个人理解。人们常常感叹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作家反过来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就进入了深层:人生就是履行责任背负重担,人人都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而当我们不去背负重担的时候,这种没有任何责任和负担的轻松就是生命的空虚和空白了。作为人,这种轻松当然就是比沉重更不能承受的。“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提出了一个类似于老子的辩证观点:宇宙是被分割成一个个对立的二元:明与暗,厚与薄,热与冷,在与非在。在对待何为轻,何为重的问题上,巴门尼德认为:轻者为正,重者为负。作者提出了疑问,巴门尼德到底是对是错?但他也没有给出答案,只是最后说: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个人的理解,小说的主人公特蕾莎是一个生命之重的人物。特蕾纱的爱情始于托马斯的一次猎色,她整个人生的幸与不幸,都从那时开始的。对爱情的专注和责任、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对事业的认真和执着、对善恶的爱憎和明断……,在重压之下艰难地活着,活得实在。以至在这个没有美和真爱的人间,最后只能在一条狗的身上找到人间的牧歌、找到真爱。正如萨比娜所说:“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既使在这种情况下,特蕾莎还在怀着内疚的心情检讨自己是否对托马斯太苛刻?这就是她人生的境界。始终恪守人生的戒尺!这也是她这个“被背弃的世界”的美之所在。虽然特蕾莎也有过一次对托马斯的越轨报复行为,她借助一个诱惑她的工程师成功地献出了自己,想以此获得心灵的轻松感。然而换来的却是更深重的负担。她没有报复托马斯,倒是报复了自己,她觉得自己的行为丑恶无比,那是远离自己信仰的,那是对爱对自己的亵渎。在这悲痛之中,特蕾纱无法面对自己,无法面对她所爱的托马斯,意欲轻生。于是她又回到了她的严肃人生的道德的轨道上。这个来自村庄的女子,正如她所代表的观念一样纯粹、古朴,她无法接受欲望的轻盈,爱虽然沉重,却让她感到踏实。与之相反,托马斯、弗兰茨、萨比娜则是生命之轻的一类人物。是一些飘浮在半空的人物,没有任何责任和约束的规范。托马斯是本书的主角,是生活的猎色者,生活却不容他做出选择。与他的猎色经历相反,他在生活中总是被动地,总是承担着别人安排好的命运。像是米兰。昆德拉在他身上开的玩笑。他真心地爱特蕾纱,也真心地爱他随心所欲的生活,他试图完成冰与火的兼容。事实证明并不可能。萨比娜也是一个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的人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时代里,对性爱的轻盈态度一旦成为一种公开的现实,对爱忠贞的力量必然要被边缘化。如果说,持有这种轻盈态度的是男性,更接近于欧洲的历史,那意味着一种自由、放任和特立独行的生活。在昆德拉的笔下,坚定地秉承这一传统的却是萨比娜。相对于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依懒地位,能够迈出社会格局,特立独行地对生活做出选择,使萨比娜身上具有了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托马斯的迷恋说到底是持有相同态度的男性的一种平等的交流。这种交流也是轻盈的、放松的。但“你可以背叛亲人、配偶、爱情主祖国,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一样也不剩,还有什么好背叛的?萨比娜感觉自己周围一片空虚。这空虚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终级?”“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托马斯在俄狄浦斯事件中又表现出他的生命之重的一面。表现出他对社会还有一点正义感。正是因为这一点正义感也才能表现出生命之重。也说明生命之重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有责才有任,有任才有重。可以看出小说的主旨应该是明显的。

对于小说中大量的乱性描写也确实是对这个没落世界真实的描写。托马斯对性的追逐是对世俗的背叛抑或是自我放逐,还是对自由人性的追逐?联想到中国的贾平凹的《废都》、余华的《兄弟》等等……,反映的都是社会现实。再如,美剧《sexandcity》,里面的主人公萨曼莎不正是当今社会的女版托马斯吗?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说的:“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晾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这个世界已经道德沉沦,是一个丧失了人的道德和任何责任、义务的“生命之轻”的世界。美,只存在于“被背弃的世界”。

其实,轻与重的界限有时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追求意义,选择承担,并不一定就能收到预期的沉重感。我们所热爱的生活不正是充满了无数假设和希望的生活吗?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