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3000字读后感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7-03-29 07:55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3000字一:(3764字)

“毫无疑问,人类灵魂深处就隐藏着恶,比以医治社会为己任的社会主义者所想象的还要深沉。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之下,恶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灵魂仍然是不正常状态和罪过的发源地。人类的精神法则仍然是不可知,为科学所无法探测,而且如此不稳定,如此隐秘,没有也可能有救命的神医,甚至也没有最终的法官,而只有一位‘他’。他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1877年在评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时的一段话。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俄罗斯,是怎样的一个时代!社会由农奴制向资本主义急速转变,政治、经济正处于剧烈动荡期,物欲横流,思想和精神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突与选择,人性中的善与恶矛盾交错。那是一个混乱无序的时代,却照亮了思想者的目光,扩大了仁爱者的慈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相继而出,还有屠格涅夫,共同创造了俄罗斯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小7岁,两个人在小说创作上都达到了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的高峰。巧合的是,他们的第一部作品的名字都是《穷人》。虽然他们的出身、立场和文学风格并不一样,但他们对俄罗斯人民都怀有深厚的同情和热爱,是那个时代俄国社会的道德和良知。同时,他们又以各自的深刻的思想,来理解那个时代的矛盾,试图给俄罗斯指出一条出路。还有,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对人性和人类的精神家园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正是他们,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俄罗斯文学有巨大的灵魂”(、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语)。所谓巨大的灵魂,我想就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普希金思想的评价:“第一个思想是俄罗斯的世界性,她对于世界的感应,她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特色的实际存在、无可争论而且是深刻的血缘关系……另一个思想是转向人民。把人民的力量看成是唯一的希望所在。他教导我们,只有在人民身上,才能找到我们完整的俄罗斯特点,才能认识它的使命。”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身就是俄罗斯“巨大的灵魂”,他的思想和作品,关注的也是人的精神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评价法国女作家乔治·桑时说:“乔治·桑却是最虔诚的基督教的信徒,这一点也许连她本人都没有发觉。她把她的社会主义,她的信念、希望和理想,都建立在人的道德感,人类的精神需求上,人类对于完善、纯洁的憧憬上,而不是建立在蚂蚁的欲望上。”这也是他本人的思想。他认为那些改造社会的理论都从人的物质的经济的利益出发,并没有考虑人的精神上的需求,首先是对自由的要求。社会生活是强制的一体化,维系社会的是人的本能欲望,而不是精神方向。这样的人类社会不过是蚂蚁窝,、“单靠理性、科学和现实主义,只能那种蚂蚁窝,而不是人们可以共存的社会的和谐。”(陀思妥耶夫斯基《旧时相识》)“蚂蚁的欲望”就是关于物质和本能的欲望。他找到的道路是宗教。他认为宗教是抑制人的本能欲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慰藉。这是他和当时社会主义者的主要区别。他的这种思想,使他遭到了一百多年的批评,尤其是在包括他的祖国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一百多年过去了,整个世界经历了许多变化,现在谁又敢说,他的思想是错误的呢?

也许,无神论并不可怕。中国漫长的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没有道德价值基础的社会是可怕的。没有内心的约束,没有廉耻,放纵欲望。就像《卡拉马佐夫兄弟》所说,“既然无所谓善恶,就什么事都可以做。”这样的社会只会产生欺骗和罪恶。在西方社会中,其道德基础就是宗教。没有宗教,社会将会变成一片荒漠,毫无生机和温暖。从这点上讲,谁又敢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目光如矩呢?

他对当时俄罗斯社会的忧虑不是虚无的,是基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他说:“一百五十年来俄国贵族的生活中,除极少数外,最后的根都完全腐烂了,与俄国土壤和俄国现实的最后联系都动摇了。……他们(指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大多数)脱离人民,自然也就失去了上帝。他们当中不安于现状的人成了无神论者,萎靡不振和安分守己的人则成了漠不关心者。……他们对人民的这种爱是从否定的立场出发的,他们想要以某种理想的人民来加以取代——按照他们的理解,俄国人民应该是那种样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旧时相识》)其实,腐烂和动摇的不仅仅是贵族的根以及知识分子与现实的联系,因为他们或掌握权力,居于高位,或影响广泛,极富煽动性,所以可以导致整个社会赖以稳定的道德伦理价值根基产生动摇,其标志就是整个社会沉溺于个人欲望,缺乏信仰,没有道德追求。近当代中国不是也经历了或正在经历这种动摇吗?一种被称为封建迷信的道德化理体系被批判并打倒,几千年的社会根基被连根拔除。其后,一种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在未被完全建立起来时(是否能最终建立起来也未可知),又被一种新的运动摧毁。人们学会了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现实主义,没有道德约束,无所顾忌,追逐利益满足个人欲望,成为上层社会普通价值观。贪腐官员和不法商人层出不穷,欺骗和愚弄成了一种必须的技能,诚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不是也正处在这样一个动摇的时代吗?巨大灵魂的忧虑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在百年后的异国,显示出他的先知色彩。

说到灵魂,《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伊凡有一种观点:“人们对自己不死的信仰一旦打破,就不仅是爱情,连使尘世生活继续下去的一切活力都将立即灭绝。不但如此,那时也将没有所谓不道德,一切都是可以做的,甚至吃人肉的事情也一样。”他的这种观点对无神论来说明显是绝对化了,但是,无神论思想的确有这种负面作用,就是无所敬畏。这是十分可怕的罪恶的根源。《卡拉马佐夫兄弟》似乎就是为了证明这个道理。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应该说是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总结性作品。它的思想可以用伏尔泰的一句话来概括:“如果没有上帝,人们也要制造出一个上帝来。”与其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想通过这部作品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不如说他是想告诉当时的俄罗斯:人类需要上帝,或者说需要信仰与道德,来作为人类精神的寄托与慰藉。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有托尔斯泰,一生思考和选择的结果。他们在年轻时,都曾是无神论者,最后却成为宗教主义者。他们并不是迷信宗教,而是认识到人类需要宗教(他们的思想主要针对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理解了这点,也就理解了这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写的是卡拉马佐夫父子、兄弟之间因情欲和金钱而引起的冲突并最后酿成杀父悲剧。老卡拉马佐夫没有信仰和道德感,不知廉耻,毫无责任心,奉行完全的利已享乐主义,对四个亲生儿子几乎不管不问,一味追求金钱和女色。四个儿子当中,老大米卡性情暴躁,率直任性。老二伊凡具有无神论思想,奉行“世界就建立在荒诞之上”、“假如没有善恶,就什么都可以做”的犬儒主义,既具有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对情欲和金钱的追求,又玩世不恭,性情冷漠。他把父亲和哥哥说成是“两条毒蛇”。老三阿辽沙信奉上帝,是一个博爱者,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老四斯麦尔佳科夫(私生子,以仆人身份住在老卡拉马佐夫家)在伊凡玩世哲学的蛊惑下,冷酷地杀死了自己的生父。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类并没有失望,相反,他认为上帝存在于连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的内心深处。如果违背了他的旨意,必然会受到的惩罚。“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种报应不是外部的,而是源自内心的自责和悔恨。相反,外部的惩罚有时会减轻罪恶感。所以,在老卡拉马佐夫被杀后,伊凡因内咎而精神错乱,斯麦尔佳科夫因精神崩溃而自杀。这种悲剧性的结局恰恰证明上帝或者说道德力量的存在,是人类未来的希望。陀思妥耶夫斯基无论描写了多少罪恶,但他爱俄罗斯民族和人民,爱人类,这一点,是确切无疑的。

有人把西方小说的发展概括为情节小说、人物小说和心理小说三个阶段。而这部作品就是心理小说。这种归纳对错与否姑且不论,但心理小说的标签也不能概括它的全部艺术价值。因为它的艺术价值是与作者的思想深度紧密结合的。在描写人性复杂和灵魂深度方面,这部小说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善与恶,爱与恨,罚与赎,上帝与魔鬼,纠缠在一起,在强烈的冲突中,让人感到心灵的感撼。

艺术手法是产生、服务于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表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灵魂和心理过程,就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人除了生活在政治、经济环境之中,还生活在一个更隐秘、更深刻、更复杂的心灵世界。甚至,它是一种更加真实的存在。就如同作者在书中借叙述者之口说阿辽沙的那样:“也许脸颊红润,也同样可能是狂信和神秘主义者,但是我却觉得阿辽沙甚至比什么人都现实。”

长久以来,《卡拉马佐夫兄弟》被评论家们说成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其实,凡是伟大的作品,虽然产生于一个时代,但都是超时代的,具有永久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批判现实主义并不能说明这部小说全部的思想价值。它对信仰和人类精神需求的探索,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批判现实主义,具有了超时代的意义。当我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就想到了我们这个社会当下的问题,并且为他深远的思想而惊叹。

有人把《卡拉马佐夫兄弟》称为“巨大灵魂的战栗”。的确,读这部作品,就像站在翻滚的大海边,感受到它的深阔和不安。这种不安其实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当时俄罗斯社会、甚至人类的一种深切忧虑。这种忧虑跨越了国界和时代,并没有消失,而是散布在人类社会之中,指示着迷途的人们,要寻找那超越物质和欲望的精神家园。所以他的作品,有长久的魅力,有永远的读者。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