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500字读后感 >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500字

时间:2018-07-06 11:02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看完我不是药神,解开了一个我之前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人心本初是善良的还是自私的?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在无关自己利害,或是不纠结于世俗生存之事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出大爱大善。在每个人的心中自私和善良都会有个度,两者不矛盾。故事很感人,总感觉电影中的很对想让观众产生共鸣的点,我没get到,可能是人生阅历有限,生离死别的事情更是少,感触最深的一句是:只是想活下去,有错么?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500字一】

  今天在电影院看了《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刚开始以为是喜剧片,特别是出场音乐是印度歌曲《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以一种很轻松的心情在期待开场白。但是看着看着,笑容很快会收住。

  主演徐峥的面孔,蓬头垢面的出现在眼前,让我想起了童年时光的猪哥哥滤镜,他就是我小时候的小猪佩琪,我看着就想哼两下,对着这张脸很难哭出来,但他成功了。至于其他的演员,都不认识。我们提到好演员时我们在聊谁的榜单人物,在电影里被我叫不出来的演员演技艳压了好多次,都没有大喜大悲的演技,也没有这种设计,大家都很平静的悲伤,就像真的一样。

  天价的专利药,只是一个窗口,庞大社会里的一个细微病灶,但是通过这个窗口,这个病灶,我们能够想象的,是与其殊途同归的种种问题。并非一个表面上的“法理”和“情理”二选一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复杂难解的“一个不够合理的体制”和“一个有过错的个人”孰是孰非的问题。如果是前者,我们大可以像片中的公安干警一样,摆出一副水火不侵的铁面脸孔,用一句无懈可击的“法不容情”来解决问题。但如果是后者,我们就不由得诘问,到底是应该任由个人在体制面前束手无策,还是可以尝试寻求体制的妥协与纠错。在生活当中,这一点妥协与纠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进步。在《我不是药神》里看到了这样的进步。主人公程勇(徐峥饰)在最后坦然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同时也赢得了某种意义上法律的宽恕,更重要的是,他让原本那个出了问题的机制渐渐松动,让后来者不必再像他一样,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辙。程勇当然不是一个完人,而是一个和我们一样,从始至终都会谨小慎微地考虑自身利益的普通人。最开始答应走私药品,完全是受钱的驱使,如果不是被逼至近乎走投无路的绝境,他不会答应患有白血病的老吕当仿制药的生意越做越大,他有点像是一个典型的暴发户。在夜总会里甩出一沓钞票挤兑经理的时候,与其说他是想保护那个跳钢管舞为了赚钱救女儿生命的思慧,不如说他更想炫耀,炫耀这笔过于轻松又过于煊赫的财富。而后当假冒院士张长林盯上了他时,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安全,不要被抓,不要坐牢,因而他放弃了这座金矿,任黑心的张长林肆意地榨取病人的最后一点价值。即便是他在看到老吕的遭遇之后决心重操卖药的旧业时,他已经可以放弃利润,甚至贴钱卖药,却依然小心翼翼地叮嘱病友,低调一点,再低调一点。不想坐牢,始终是他内心的底线。正因为有了这一层又一层的转变,程勇这个形象才能够深入并打动人心。有那么几个时刻你甚至会在他身上隐约看到一点辛德勒的影子,一个大发不义之财的二道贩子,一步步转变为一个悲天悯人、普渡众生的伟大灵魂。而程勇的四位合伙人,就像是他灵魂深处的四个镜像,他们代表着善良、家庭、义气和信仰,最终也正是他们让程勇半途折返。这四位配角身上应有的丰富与复杂大多时候都被摘除了。他们的正直与善良,都太理所当然了。社会多点这样的人,该有多好?

  张长林这个人物,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像是片中最可恶的反派,是一个坏到了骨子里的黑心商人。尤其是他告诫程勇的那句“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谁也没法治”,更是让我们看见他内心深处的黑暗,让我感到一种无奈的悲凉。但是,当他在审讯室里玩世不恭地把罪名全部扛下来时,他却比逼问他的干警显得更加可爱。他拒绝揭发程勇的那一刻,这个不法商人守住了江湖上的最后一道底线,而他所面对的执法部门,却依然是铁板一块。当然,程勇的前小舅子,这位警察,是这块密不透风的铁板上唯一松动的螺丝。看到最后才明白,这也是《我不是药神》最巧妙但也最危险的一步棋。

  电影虽然始终都没有挑明,手握正版专利的药企老板与执法部门的高层有怎样的勾连,但全片时时透露给我们的感觉是,两者之前达成了某种不可对外言说的利益输送。这一点当然不能明说,但是这层不用捅破的窗户纸又实在吻合我们现在社会的想象。

  正因为如此,片中的程勇就像是孤身一人在对抗一个不公的体制,这样一个相当西方主旋律的主题,在我们这里也就显得更加珍贵和鼓舞人心。这样一个勇敢的题材最终得以这样的面貌与我们见面,应该也可视为国产电影的一次不可忽视的进步。这一小步,也许真的会是国产电影工业的一大步。

  当然,在肯定《我不是药神》之余,我们仍然不应忘记,现实不是电影,现实比电影更加复杂。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真正一举改变国家,能引起一些良性的讨论与关注,已经善莫大焉。

  看了这部电影在出电影院的时候双腿软得像踩了棉花,恐惧、同情、忧愤等情绪在心中冲撞。从这刻起,我才近距离体会到,原来世上真的有一群人在眼睁睁地等死,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因贫穷而耗竭。假药贩子张长林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在物质极其充裕的时代,穷能限制想象力,穷能扼杀多种选择,“穷”不再是形容词,而是变成了一个名词和一个标签。穷,就是原罪。

  程勇原本是个彻头彻尾的穷鬼,前妻因难忍家暴而离婚,唯一的儿子将跟随母亲出国生活,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只好靠卖印度神油为生,结果生意冷清,连租金都成了问题。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慢粒白血病患者老吕,于是做起了从印度走私仿制药的生意。初衷当然是为了赚钱,但因为仿制药价格远远低于国内正版药,无心插柳竟救了不少人命。警察开始找他,假药贩子盯上了他,正版药公司董事恨透了他。为了明哲保身,程勇让出代理权,拿着卖仿制药攒下的第一桶金开了公司,当了小老板。后来吕受益病之死令他良心发现,重操旧业,不为赚钱,只为赎罪救人,成了真正的救世主。叙述稍显老套。但仔细一想,才知这就是现实,残酷到几乎再无发展出其他岔道的可能。

  片中每一个角色的行为都出于正当且正义的立场。警察打击违规药品,义不容辞;正版药公司起诉仿制药,合情合理,穷人想要活命而购买印度走私药,情有可原。但不难看出,立场完完全全地倒向了穷困的患者。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吗?或许吧。但这句话却永远不能成为恶人作恶、居高位者不作为的免死金牌。“鸡蛋与高墙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一边。”这是被滥用的村上春树名言,也是很多创作者创作时信奉的朴素真理。

  正是如此导演抓住了每个人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层次分明。需知片子讲的是小人物的故事,而小人物恰恰最考验表演。徐峥与每个配角的对手戏都张力十足。吕受益做清创时,程勇和其妻在走廊里等候。病房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嚎叫,徐峥扮演一个内心有愧的“外人”,听着这哀嚎坐立不安,眼神躲闪不定,身子不自觉地侧向另一边。而妻子一动不动地坐着,目光没有焦点,可见其在长期煎熬中已变得麻木。还有程勇去机场送儿子出国时,差一点难过落泪。警察曹斌说要请他喝酒,两人的恩怨随前妻远去的飞机消泯,正式升级为战友同盟。而程勇背过脸说改天吧,一方面是因为儿子远走心情不佳,另一方面是不习惯曹斌的突然示好,当然也有面对警察难免心虚的成分。一场戏,不到两分钟,只有几句台词,却完整表现出了两个不善言辞的男人复杂的内心。思慧是让任何血性男儿都甘愿为她冲锋陷阵的女子。她坚韧又恬淡,浓妆时性感妩媚,素颜时有种让人心疼的憔悴之美。程勇赚了大钱后,带着几个合伙人去思慧工作的酒吧“团建”,用一沓又一沓钞票逼迫酒吧经理代替思慧跳脱衣舞。经理为钱忍气吞声,在台上扭摆腰肢,思慧在台下借着酒劲儿拼命起哄鼓掌,眼中有光,有火,也有泪。她经历过的屈辱、对程勇的感激、对命运的不甘全都写在了这一个眼神里。

  吕受益这个人物着实令人惊喜。久病不愈,瘦如竹竿,脸上却总是挂着傻傻的笑容。见程勇第一面时,他递过去一个橘子套近乎,而这个橘子,之后又在片中多个重要转折点出现。他病到高价药也无力回天时,忍着痛对来看望的徐峥说“吃个橘子吧”;他病逝后,黄毛躲在没有人的地方,边哭边往嘴里塞橘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观看这个橘子,成为了吕受益生命的隐喻,它鲜艳饱满,酸中带甜,但剥皮时若一不小心把汁水溅到眼睛里,是会让人哭的。

  《我不是药神》中大部分角色都面临着是守法还是救命的困境,这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而这背后,我猜编剧和导演陷入了的是充分挖掘故事深度还是尽可能争取过审的两难之中吧?在我国影视作品审核制度下,是不允许美化犯罪分子和犯罪行为的,而程勇这个人物恰恰踩到了这条红线。于是,后半程的剧情不可避免地落入过度煽情的窠臼,并最终靠“国家将格列宁纳入医保”来作为全片结局,一口气解决掉所有冲突。

  仔细想想以电影对抗并改变世界,近年来的韩国商业片可算个中翘楚Www.GuaZe.Com瓜泽网。但中国因为特殊的国情,影视作品大多还停留在娱乐层面。也正因如此,《我不是药神》才显得难能可贵,能过审更是实属不易。在鱼龙混杂的电影行业,其黑色幽默下包裹的厚重的现实主义题材,是一朵瑰丽之花。刘牧师,总是把“愿主保佑你”挂在嘴边。在该片的语境之下,这句话有浓浓的讽刺意味:主救不了的人命,被走私犯给救了。但影片末尾,讽刺意味消失,神迹开始显现。程勇走向监狱的路上,无数患者前来相送,并陆续摘掉了口罩,而已经死去的吕受益和黄毛,竟然也出现在了人群中。看到了这里,我的眼泪陪我水汪汪了,这一场景戏剧性很强,以象征代替写实,我的理解是与其说是对程勇的敬意,不如说是对生命的敬意。患者们对生命的渴望突破了法律与情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像冲破包衣的种子,像啄破蛋壳的雏鸟。

  不过,我相信,只要人心是善良的,一定会帮那些真诚的人们战胜一切的…其实,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也不怕剧透,可是其中传达出的力量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我们很久没有在中国看到这种现实主义的电影,它并没有煽情,也没有旁观,更没有歌功颂德,也没有贾科长的戾气。它只是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手法,一段普通人成为救世主的故事,一种深深地下沉在平民气质中的表演,将在夹缝中挣扎的人描述出来,将一段值得被歌颂的事情昭告天下,将现实中那些丑陋而又阴暗的表面呈现出来。生命的流逝是一件看不见的事情,可是在这个片段里,我看见了生命的力量。用这样一个段落,让观众和徐峥都学会了一个词,叫做敬畏。

  我们之所以敬畏生命,不是因为我们可以用生命创造价值,而是因为生命的脆弱。我们承受不起它的失去,所以我们害怕失去。我们其实并不是救世主,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是做了普通人该做的事情。只是,这样的事情,也已经成为了史上难得一见的壮举。我一直在想那最后的眼神里都有什么,其实这个眼神跟灵堂外面的眼神并没有什么区别。那是空洞,却又充满渴望的眼神。他们依旧仅仅是那些想活下去的人,他们也许在感激,但更多的是担忧。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500字二】

  《我不是药神》还在点映,一夜之间拥有了无数的“自来水”,网上出现了很多围绕影评的立场和讨论,包括对于原型故事的再挖掘。

  基金公司医药研究员的陈益凌,写下这篇专业而通俗的医药影评,简单清晰勾勒出中国创新药的历史和未来。很喜欢这样理性的表达。

  陈益凌在文中提到的乔治·默克,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

  资料显示,1989年,美国默克公司将最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转让中国。1993年,中国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据称,以当时中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计算,1993-2018年,25年间,中国至少有5亿新生儿接种这种疫苗。

  而这个据说令时任中国卫生部长陈敏章流泪的事实,从未出现在中国的公共媒体上。

  陈益凌评价说:“跨国药企做了很多好事,也有很多不那么好的事;当时的默沙东是其中的典范,时任CEO罗伊·瓦杰洛斯(注:带领默克辉煌20年的原默克公司CEO)是典范也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HBV疫苗就是在这个理念下技术转让给中国的,是正确的事。”

  正确的事,商业利益选择中常常不是第一选项,但愿在看完《我不是药神》之后,在当下无解的讨论当中,你我内心会期待这样的光亮。

  这篇影评,陈益凌从专业投资角度,对比估算了医药创新的商业利益,也提出了生命价值思考。

  从格列卫看医药创新与生命价值

  看完《我不是药神》,真心要给9分点赞,少1分是结尾略有遗憾、字幕略显单薄。

  有感于此,随便写一些历史和现实,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是如何披荆斩棘走到现在的,也要更加坚定和自信地走向医药创新的未来。

  诺华研发的伊马替尼是全球第一个替尼,靶向BCR-ABL、用于治疗CML(慢性髓系白血病),2001年美国上市,2002年中国上市。

  最早,国内定价2.35万元/月,年费用28万元;2003年启动PAP(患者援助计划),买3赠9,年费用降低到7万元,但受益人群较窄、自费负担依然很重。

  电影里反映的和真实世界的矛盾,核心就是医保长期缺位,但这有其历史背景。

  职工医保1999年、新农合2003年、城镇居民2007年才陆续建立,筹资和待遇偏低、体系非常薄弱。

  当时何止是肿瘤,其他大病慢病甚至一些常见病、常规手术,都会掏空一个家庭的积蓄、破坏一个家庭的美满。

  那时候的中国,是刚刚经历了国企下岗、爬出亚洲金融风暴、看完世界杯却碰到非典、制造业大干快上而夏天经常停电、人均GDP刚过1万元、上海房价才几千元的时代。

  也是SFDA(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刚刚成立、郑晓萸(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2007年因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被判死刑)春风得意、一手强推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一手狂批地标转国标、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才出台的起点。

  了解时代背景才能真正理解电影。

  这几天的影评出现了两种倾向:一众说要尊重患者,跨国药企昧着良心赚黑钱,要学印度干翻专利强制许可仿制药;

  另一众说要保护创新,药企投巨资众人多年高风险研发出一个创新药,如果打破游戏规则,就没有动力研发新的救命药了。

  两种说法固然都没错,尊重患者和保护创新并不对立;但在面临抉择、尤其是定价策略的时候,却少有人真正把乔治·默克的话记在心上。

  事实上,由于患者和医生的不断呼吁,2006年起部分省市开始把伊马替尼纳入医保增补或大病医保目录,但全国医保目录在2017年版才正式纳入。

  尽管如此,如今的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才刚过5万元,患者一直吃5-10年的经济负担依然不轻。

  进入医保后诺华降价了么?并没有;让患者负担下降的,是2013年专利到期后,天晴、石药的伊马替尼仿制药相继获批上市。

  他们定价1500-1200元/盒、只有原研的10%,无疑是非常实惠亲民的,甚至比印度格列卫2000元还要便宜;大量CML患者可以吃得上、吃得起、放心吃伊马替尼,再也不用担心掺杂造假或者断药停药。

  但一味期待仿制药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不现实和不理性的;这相当于牺牲了2002-2013年间所有没吃上药和吃高价药的患者利益,白白等了11年。

  1998年之前,我们可以强仿奥沙利铂、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但靠抢劫或偷窃发家的年代已经结束了。

  加入WTO、TRIPS(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后,意味着中国已经是一个规范市场国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创新药,不论是me-too还是fast-follow,只有市场竞争才能降价!

  (注:"me-too"药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新药,其药效和同一靶点类别的原创新药相当;"fast-follow"药物是指在同一靶点类别上采用快速跟进策略研发的新药。)

  正是有了埃克替尼,中国的EGFR突变阳性的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2012年起,就不需要再承担高额的药费或者冒着吃走私药的风险,在2015年的药价谈判中还迫使两家进口药企跟随降价。

  正是有了康柏西普,中国的wAMD(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不必失明、也不必挨很多针,而雷珠单抗也只能连续降价和赠药。

  也正是有了高质量的biosimilar(生物类似药),中国的NHL(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才有机会放心大胆地用上单抗、获得战胜和治愈肿瘤的机会;

  正是有了BGB-3111(淋巴瘤的新药物),中国的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再也不用像CML患者那样吃比伊马替尼更贵的伊布替尼,有了更多的选择,相信他们的未来会更好;

  正是有了4家PD-1(注:程序性死亡受体,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国内企业拼命加快研发、拓展临床,中国的晚期实体瘤患者未来一定能用得上疗效好又便宜的PD-1单抗,争取到持续响应、长期生存的可能性,而这在5年前是全世界医生想都不敢想的美梦。

  创新药如果能早一天上市,对药企而言时间就是金钱,而对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双方的利益最终得到了统一;

  而加快审评审批,也正是这一轮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政改革的目标和结果。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巨大的外部性。

  牢记乔治·默克的话,积极实践affordableinnovation(意指患者买得起的创新药),为中国创新药呐喊助威,不仅是医药人和医药企业的历史使命,也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

  为更多的患者争取更有尊严的生活,为自己和父母、孩子、朋友们争取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背景链接:《我不是药神》如何一夜就被“自来水”

  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关于高药价,关于走私,关于医保体系,甚至是影片当中若隐若现的关于警察高层与药企之间超越法律的某种关系……

  再加上有真实事件的加持。

  现实中的陆勇,曾是2013年轰动一时,被无罪释放的“假药案”主角。

  2002年陆勇得了慢粒细胞白血病。在等待合适骨髓、服用瑞士“格列卫”维持生命的过程中,家中为高昂的药费付出了几十万的开销。直到阴差阳错,从病友口中得知印度“格列卫”的存在。

  印度“格列卫”与瑞士“格列卫”药性相似度达99.9%,但两者之间的价格鸿沟可谓是天差地别,前者一瓶只需4000元,后者却要2.35万元。

  冒险选择廉价药物的陆勇,体验了药效并分享了病友圈。很快,更多承担不起高价药的病友纷纷找上门,请陆勇代购印度“格列卫”。

  持续的廉价药让病友得到持续生的希望,十年间陆勇成为国内“慢粒细胞白血病”的圈内名人,被尊称为“药神”。直到2013年被抓获,其中一项罪名就是“销售假药罪”。

  5年后的今天,以陆勇为原型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这是一部光看剧本就值得进一趟影院的片子。

  电影比现实更富有冲突,开成人药品店的老板,对生充满渴求的病友,曾在生命抑或违法上纠结的牧师,甚至是唯利是图的假药贩子……每一个角色都富有张力,这亦是一场很精彩的群戏。

  朋友圈里很多看了点映的童鞋,说看到落泪,尤其是剧中那位病中的老太太,一两分钟的镜头把生死的悲情渲染到了极点。

  一部影片,把生与死,利己与利他,人性终极的善恶,以及信仰,放在了每个人心的天平,去考量与自省。本身亦是充满野心。

  被数人安利完毕,今晚我也要去影院。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500字三】

  一

  以为会笑翻的电影最后却哭晕在现场。

  我恨《我不是药神》,因为这两个小时,耗尽了我未来十年的眼泪流量。你们能想象吗?像我这样一个一身文身朋克范儿的钢铁直男在看着电影时哭得像个娘炮,就要融化了的样子吗?隔壁的陌生女孩看着我哭的样子,把包紧紧抱进怀里。我知道,她不是怕我抢钱,而是怕我抢她的纸巾。

  我恨《我不是药神》,因为它像一只魔爪伸进了心里,揪得生疼,扎得淋漓;我恨《我不是药神》,年纪大了,真的无法在这么短时间里经历那么多绝望;我恨《我不是药神》,它会让你回忆起每一次病痛。

  二

  电影里有段慢粒白血病患者清创的片段,几乎没什么画面,只有病房里惨烈挣扎的声音和门外徐峥痛苦的表情。但那种声音能唤醒你每根毛孔对疼痛的记忆。

  肾结石那次我挂的是急诊。大夫过来看了看我说:去做个B超。那时,我感觉整个腰就像在装修一样,你根本分不清那个痛点在哪里,就是整个腰背部都像在被电锤敲击一样。

  在B超室外等着,每一分钟都有一年那么长。我根本无法坐直,只能上身折叠在大腿上,头在两腿中间,血液灌进脑子里,好像这样的压力能够麻痹疼痛的感知。终于拿到B超片子后,急诊的大夫只看了一眼:肾结石。天亮了去肾内科吧。

  当时我很绝望——我不知道在这样疼痛之下如何再挺过7个小时等到他们肾内科大夫来上班。

  医生开了片止疼药便不再管我。

  药效在两小时后就不起作用了。这次的疼痛比上次来得更加猛烈,同时伴随着呕吐和痉挛。

  在“病”面前,人都像塑料做的,稍一煎熬,就软弱不堪。当这些回忆复苏之后,心情也就会随着电影里人物的命运忽明忽暗。当听到台词:“谁家还没个病人”时,仿佛泪腺被人重重一击,泪就飙了出来。

  三

  我曾经见到过一个人在我一米远的地方从挣扎到垂危,到濒死到完。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观察死亡,仿佛看着一盏烛火渐渐熄灭。

  那时我15岁。鬼使神差地将我父亲资料灰指甲的5%浓度碘酒当咳嗽糖浆给喝了。

  长大后很多人跟我吹牛逼说喝过70多度的伏特加,一口下去,整个人就像烧着了一样。每每此时,我便会冷冷一笑:这算什么。你们喝过5%浓度的碘酒吗?

  他们都会一脸震惊:那什么感觉?

  我说:你会感觉自己的食道和胃遭受了核攻击。

  我被送到医院急诊室的处置室里。一个大夫指着一个水缸说:把这一缸水都喝了,边喝边催吐。

  我就像河马一样趴在那个水缸边上,不断灌水,不断吐。我这正呕得灵魂出窍时,隔壁床送来一个喝农药自杀的哥们儿。那时他已经疼得只剩下非常非常低的呻吟。看到他,我仿佛也没有那么难受了,停下喝水,看着大夫和护士们给他上各种仪器,挂各种水。

  仪器显示他的血压极高,脉搏也极快。当所有药物和仪器上完之后,主治大夫去门口问家属情况,这个自杀的哥们儿就在我一米远处躺着,已经没有了声息。

  我正准备继续喝水催吐时,他忽然大声喊叫,仪器上各项指标爆表,瞬间他又不动了,然后所有数据开始快速下跌。

  大夫带着人冲进来,看他的眼球,然后摁着胸部开始心脏复苏。几分钟后,大夫又看了看他的眼球,对护士说:死了。电击试试,不行就记下时间。所有人又出去,只留下一个实习医生看着他。

  我和那个实习医生都愣愣地看着这具尸体,仿佛都有些不知所措。就在这一刹那,这个我们以为已经死去了的哥们儿忽然坐了起来,眼睛空洞的看着前方,右手还伸了出去仿佛想抓住什么……然后他就这么坐着,也就一秒钟,但这一秒就是他的一生。我吓得心脏都少跳了几拍,那个实习医生是直接一个立定跳远窜出5米落在门外。

  停顿!然后重重倒下。电击了5次,他的脉搏依然平得像条高速公路,终点是生命的尽头。护士记录下时间,不一会儿,门外爆发出一村人的嚎啕大哭。

  那时我便认真地思考了死亡这个命题——他最后坐起来伸出去的那只手,想抓住什么?将要离去的灵魂?还是一丝残存的活下去的希望?

  《我不是药神》里,每一个情绪点都像是那些微粒白血病患者手中抓住了那点生的希望,但又眼睁睁看着希望正慢慢滑走,泪便像决了堤一样涌来。

  四

  朋友看完电影后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亲生经历:

  一句“谁家还没个病人”泪流满面……

  两年前的春天,望哥的爸爸被检查出肺癌晚期,说全家人当时的心情是五雷轰顶一点都不为过。公公六十多岁,身体健康,面色红润,能吃能睡,合理膳食,每日运动,并不像个病人。

  理智的望哥原原本本的把病情讲给公公听,公公听完望哥的话,哭了一会儿,望哥跟着一起。望哥说:癌症不可怕,很多癌症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您要有想活下去的念头,积极配合治疗,我们花钱买命才会值得……

  那天的晚饭,公公一口气吃了6个鸡翅,一个馒头,外加一碗小米粥,晚饭后还写了一首诗鼓励自己…

  从那天开始,我们就经历了《我不是药神》里的那一幕一幕……

  因为是骨转移,不能手术了,只能选择靶向药,一个月光药费就两万,吃了几个月后,看到论坛里说印度有类似的药,900块钱一盒,疗效一样。幸运的是那段时间有盆友频繁往返,帮忙带药,真真儿减轻了不少经济压力。十九个月之后,公公耐药了,去年十月份,望哥告诉我有另外一种药可以治疗,但是每个月要五万一,我第一反应就是印度有吗?再看看有没有盆友可以帮忙带。望哥说印度还没有这种仿药,钱是不能是省了……我数学不好,这么高额的药费确实有点惊到我,刚想算一下平均到每天会不会觉得压力小一点,望哥顺口说每天1700,我都帮你算过了……

  好吧,即使是这么贵的药,到了今年的五月份,又不好使了……公公例行体检,体内出现积液,只能入院接受化疗,可白细胞太低,积液不能抽,化疗不能做,无奈又被接回家中休养。

  上个月的某一天下班回家,看见爷俩在餐厅全副武装,专业的口罩手套帽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便问这是在干吗?望哥说:制药呢……因为细胞检测没有新的变异,所以已经没有成药可以用,但论坛上有个病友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他买了一些药粉,按照比例调配放在胶囊里……

  就这样,公公吃了自制胶囊两个月了,上周去检查,居然体内的积液少了……我不想说我家好像也要出药神了……

  这世上所有的改变都是因为有人在默默抗争,阳光下总有阴影,唯一要做的就是调整太阳的高度,让阳光继续照进心里!

  五

  很久没有哭这么爽了,整个影院的人应该也都哭爽了。我发现,无论我们把自己包装得如何坚强,但内心的最柔软处都是一片池塘。《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充满了绝望的电影,但在灯火熄灭前总还留下一丝光亮。眼泪,便是从这一丝缝隙中被绝望挤出来的。你很难说清楚自己为何而哭,因为电影里的感情过于复杂。可你就是哭了,因为我们的感动总是纯粹。

  去电影院之前有看过的同学和我打赌:你肯定会哭。

  我说:不可能,我心多硬啊。

  但我输了。心服口服。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