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读后感1200字一:(1234字)
一直很喜欢奥威尔这个作家,他的书也读了好几本,其中我最喜欢《动物庄园》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写的是曼诺农庄的动物们推翻了人的统治,赶走了欺压动物的人,建立了动物当家作主的“动物农庄”,想实现“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理想。而事实却是以公猪拿破仑为首的猪成了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动用一切手段剥削压迫其他动物,拿破仑却尽情享乐……
书中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很值得我思考,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是公猪老麦哲,他也是发动动物庄园起义,推翻琼斯一伙人类统治的主要推动者。老麦哲在农庄里一直德高望重,演讲起来滔滔不绝,颇能打动人心。是他意识到动物们有必要推翻人类的统治,是他的一个梦让他恍然大悟,也让动物庄园里所有的动物们恍然大悟。从而推动了动物起义的发生。
因为对作者创作这本书的背景不是很了解,我也不便于对这本书的深层次内涵加以分析。只大略的知道这本书是以动物间的故事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以苏联斯大林的残暴统治为暗线,以辛辣尖锐的笔触嘲讽斯大林在苏联虚妄专制的统治,表达了对极权主义的不满、批判和讽刺。但具体当时是什么情况,什么历史背景下,因为距离我们比较遥远,我们也只有通过想象来体会当时斯大林的残暴统治。通过想象来体会当时的百姓过着怎样痛苦不堪的生活。是时代呼应着要起义,推翻暴虐统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自由,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动物的形象就是当时统治者们的形象。让我们具体看一下。
公猪拿破仑,起义前一心想着实现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为此还制定了七条律令写在墙上。但是起义成功后,他因为能力出众自然而然成为了众动物的首领,自己贪婪地本性也显现出来了。慢慢的把当时自己制定的律令全部违反了。最后只剩下一条还写在墙上,也被他改了,这样说道: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某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由此可见拿破仑的贪婪。动物们心中的乌托邦不但没有实现,而且动物们过的生活大不如从前。。。。。。他还使用一切卑鄙的手段来诋毁对他有威胁的人物,接着就是内部倾轧,排除异己。拿破仑把持不同意见、有竞争力的对手打跑,并宣布他是“判徒”、“特务”、“奸细”。拿破仑豢养凶恶的走狗,谁有不同意见就咬死谁。不与拿破仑一致的动物被逼供后当场咬死,“拿破仑脚前堆起一堆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还有本杰明等一些其他的典型形象,这里不一一赘述。
由此我们可见,人贪婪的本性使得民主在人类社会几乎是行不通的,当然民主不是万能的,一党执政也不是万能的,每种政治体制都有其固有的弊端。只要是适合国情的就是最好的。联想到现在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带领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觉得,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就是我们坚定不移要拥护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思想独立的重要性。它像一部鲜活的历史剧,在我眼前浮现,时刻警醒自己,看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动物庄园读后感1200字二:(1331字)
一口气读完《动物庄园》。玉明老师推荐此书,并告诉我,她觉得关于这本书的评价都有所偏颇。所以为了不受其他评论的影响,我只看了这本书,以表达我最原始的感观。
我看的这个版本,是由张毅,高孝先翻译。故事讲述了曼纳庄园的动物,不忍主人的奴役,在猪的领导下,发起了一场革命,并建立了一个“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动物庄园。革命成功之初,动物们确实享受了自由的空气,并为了集体的利益,各自努力工作,给庄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收获。但是随着两头猪领导的互相争斗,猪逐渐变成了新的特权阶级,奴役着其他的动物。动物们又回到了以前的悲惨生活。
寓言往往展现了人类真实生活的一面。这个故事也不类外。
在中国的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的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这种农民的起义和战争,正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虽然社会多少有些进步,封建的经济关系和封建的政治制度,基本上依然继续下来。正如猪和其他动物的关系继承了人和动物的关系。
斯诺鲍、拿破仑和斯奎拉,这三头猪把老麦哲的训导用心琢磨,推敲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们称之为“动物主义”。他们就在大户仓里召集秘密会议,向其他动物详细阐述动物主义的要旨。这其实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好比近代的五四运动。大部分动物觉醒后,一旦时机成熟,革命自然就爆发。但是,如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推翻了奴役的主人,仅仅是动物们成功的第一步。动物庄园的建设和管理,是摆在动物们面前的难题。在人们的通常认识里,猪是又懒又蠢的。但是在动物庄园里,正好相反,猪是最聪明的。猪们制定了法律----“七诫”。动物们收割牧草,集体劳动;成立读书班,普及教育;建立国防,预备其他庄园的进攻;建造风车,改善民生。这一系列的经济、教育、军事举动,促进了庄园的繁荣和发展。动物庄园在庄园界的地位逐渐上升,并被认可,乃至人们习惯称之为动物庄园。
但是,另一方面,动物庄园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牛奶、苹果的不均分配;与其他庄园外交关系的处理不当;罔顾民生艰难,执意建造风车。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对领导层有效的监督,随着内部的权利斗争,猪们和其他动物的距离越来越远,并最终走在了动物们的对立面。
可以预见,猪和人的面孔无异之后,一场新的革命正在酝酿。历史就是在曲折中进步。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而过去的每一次失败,都给下一次的成功铺了路。
从此书的诞生年代,不难看出,作者针对的是苏联。苏联最终破产,但留下的不只是失败,有成功,更有宝贵的经验。
民主是什么东西?有几个执政党票选就算是民主吗?至少动物庄园告诉我们,虽然有斯诺鲍、拿破仑两头不同的猪,但动物们还没有当家作主。
中国走到今天,非常不易。未来的路走向何方,需要人们更多的智慧和思考。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结合一起,活出精彩的人生。
动物庄园读后感1200字三:(1217字)
《动物庄园》是老师推荐的书,第一次听这个名字个人认为,可能会跟《夏洛的网》一样,有趣而富有深意,于是选择了这一本作为毛概课的课外作业。
参考百科的,《动物庄园》的主要内容用一段话概括就是“农场里的一头猪在提出了“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理论之后死去,若干天后(准确是三个月后的6月24日),农场里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革命,原来的剥削者——农场主被赶走,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尝到了革命果实的甘美,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并且制定了庄园的宪法──七诫。
但不久领导革命的猪们发生了分裂,一头猪被宣布为革命的敌人,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和越来越多的特别待遇,逐渐脱离了其他动物,最终蜕变成为和人类完全一样的牲畜剥削者,动物庄园的名字也被放弃。”其实果然感觉还是似曾相识。
股市的最后,拿破仑成为了“人”,动物们从猪看到人,再从人看到猪,“但他们已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突然让我想起我们的庄周梦蝶,到底是庄子幻化成蝴蝶,还是蝶化而为庄子,不尽而知,却交付于哲学,但是毕竟是两个层次的内容。
这是一部中篇的政治寓言小说,隐喻的写了革命的发生、发展以及革命的变质、革命的被背叛和残酷的革命斗争。我记得它是在写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书中反映着苏联的变化,斯大林统治之后,特权阶级诞生,劳动人民生活困苦,斯大林曾经为了排除异己,展开了血腥的大清洗运动,加上他国内国际上的政策失误,使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严重破坏,几乎与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背道而驰www.guaze.com,马列主义被篡改,统治者越来越腐化,苏联最后和资本主义妥协,背叛了人民和社会主义。恰恰苏联解体那一年,作为90后的我正好出生,我不知道是为见证着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感到荣幸,还是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消亡而感到悲哀。
它的情节时常让我联想到现实,一开始的麦哲,宣传自己的革命理想,不禁让我想到马克思、列宁、孙中山这些人,致力于开民智,宣传革命,撒播革命种子,虽然自己没能看到革命的成功,却开革命之滥觞,给后来者留下无穷的希望。
“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这让我想到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说的都是对的,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必须坚决执行。”而鲍克瑟,岂不正是当年我们国家忠诚老实却又愚昧的劳苦大众同胞。
书中描绘了一个美好的革命理想是如何一步步被糟践的,由美好到残酷只不过那几步。当一个社会群体民智低下,每个个体都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任人糊弄,那么体制再好也是徒然,一个民主国家会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把持,以国家机器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将极个别人的意志上升到国家层面。当权力失去了约束,那么权力将变成少数人的权力,他们将凌驾于法律和人民之上,肆意妄为。
《动物庄园》这本书并不长,不过区区五万余字,读完之后不由得感慨丛生。书中对情节发展的把握和众生相的描写十分到位,具体且深刻,在书里,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为现实中的人物找到对应的形象。作者对社会性的描写也非常精辟,百看不厌。
动物庄园读后感1200字四:(1243字)
昨天一口气读完了乔治奥维尔写的《动物庄园》,再一次被其中的深刻寓意折服。乔治奥维尔出生于1903年,1950年辞世,《动物庄园》首次于1945年出版,但已彻底预见了未来100年内的社会发展状况。
《动物庄园》描绘的场景就像一幅活生生的国家、社会发展史,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在我的历史记忆中找到对应的时间或时代特征。书中描写了动物中比较聪明的猪带领中动物推翻了压破动物的“人类”庄园“曼纳庄园”,然后建立了“动物庄园”,信条“动物主义”,即四条腿的都是好的,两条腿的都是坏的,凡动物一律平等,动物不能伤害动物,动物不可住进人类的住宅,不可使用人类的工具,不准穿衣睡床,不能与人类进行贸易,不能使用人类的货币等,即彻底与人类断绝往来。
由于动物庄园的独立,引起了其他周边人类庄园内的动物的骚动,人类们害怕了,还是帮助曼纳庄园老庄主琼斯反攻动物庄园,但在动物们拼死抗拒下,失败了。从此,其他人类庄园开始对其动物变本加厉的压榨,防止其起义。
渐渐的猪们对动物庄园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分歧,比较有心计种猪的拿破仑把一群断了奶的小狗崽子单独饲养,培养教育成了只听他话的暴力恶狗队,比较聪明的肉猪雪球则倡导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但雪球最终在暴力恶狗队的迫害下被扫地出门,且日后变成了动物庄园精神上永存的敌人。
普通动物们生活条件本身没有什么改变,但内心更强大了,因为觉得自己反正做主人了,也觉得猪们说的都对。但由于动物庄园生产力低下,依靠动物们自己生产粮食,建造风车很难,动物们的生活每况愈下,但拿破仑的小猪声响器每天都宣传动物庄园粮食丰收,增产的消息,垄断了话语权,把动物们也搞糊涂了。而且猪们渐渐的住进了人类的房子,穿人类的衣服,吃人类的食物,还和聘请了人类中最差的律师作为中间人与人类开始了贸易,尽管被骗,被欺负,被歧视,但依然努力的与人类贸易。这中间,不断有一些小猪和其他动物提出质疑,但全部都被消灭了。
最强壮最能干但也是最笨的公马拳师,虽然感觉到猪们的思想和行为自相矛盾,但却说不清楚,最后用更加辛勤的劳动来麻痹自己;母马苜蓿虽然也强壮能干,但底线是不伤害自己,她明白庄园的变化却也无从说起;驴子是个明白人,他自始至终认为曼纳庄园和动物庄园没区别,因此生活依旧,低调谨慎。绵羊是一群没大脑的家伙,只会人云亦云的重复别的人话。
最终动物们平日见不到拿破仑了,只能见到声响器和暴力狗仔队。到了规定年龄他们依然需要劳动,根本无法退休,住的房子没有什么变化,生活水平也类似。
后来拳师老了,病倒了,完全被抛弃,拿破仑把他送去了屠宰场,但却对动物们宣称是去兽医员。后来,动物庄园来了很多新动物,大多愚蠢,不了解动物庄园的过去,再后来猪们和人类几乎一样了,与人类互相贸易生意,但却压榨其他动物,并将“动物庄园”重新更名为“曼纳庄园”。
这书让我深刻了解了思想独立的意义所在,也像一部鲜活的历史剧,触动着我每一根神经。感觉TC的历史发展和这书预言的完全一样,只是还未到最后的阶段,即宣布“动物庄园”重新启用“曼纳庄园”的名字。
动物庄园读后感1200字五:(1311字)
今天用两小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感觉有点小震撼。从整个故事上来讲,这本书很引人入胜。以动物起义为题材,本身就是吸引人的。作者通过动物在人类的统治剥削下造反再到被自身团体中的“猪”统治剥削,活脱脱地映射了人类社会中反复演变的朝代更换。这种更换,小到一个小团体中的统治,大到每一个国家,都会经历这种演变。历届朝代的更换无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局,无一例外。结合奥威尔先生在书中刻意突出的重点,我反思有以下两点:
1。统治者自身的政治理想。“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乱世出英雄,这些有学识,有魄力的英雄们处于社会底层时的满腔抱负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会带领劳苦群众起义,为大众谋福利。可一旦坐上了统治者的位子,他们拥有了约束大众的权利,不受第三方制约,必然会演变为新的剥削阶级。如此历朝历代的更替,整个社会只有两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没有第三方的合约,本身就有失公平。可是又有谁能做公正并有权约束一切的第三方呢?动物肯定是不行的,人也不例外,恐怕就只有上帝了。上帝也懒得管人,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只能靠人来自我约束,能约束人的是什么呢,就是信仰和理想。所以统治者内心的政治信仰是十分重要的,处于这样一个高位,他的政治才能与理想可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命运。历史上也不乏明君,他们心中的抱负正是支撑他们没有堕落为剥削阶级的原动力。
2。国民的文化素质。从秦朝开始,就有一种东西,叫做“愚民政策”,百姓们什么都不懂,自然就任人摆布了。在这小小的动物庄园中,只有猪拥有智慧,其他可怜的动物自然就任猪摆布了,一次次政策的篡改,包括将历史扭曲,这些看似滑稽的东西能够发生,都是源于非猪动物缺乏判别能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的可恨之处就是过分愚昧,“恨铁不成钢”。还有一方面,就是限制动物们的思想框架太多。书里会重复这样一段:声响器只要说出‘大家都不愿意琼斯回到庄园吧',他的如何如何的愚民政策就会成功。动物们总是想着不管怎样,他们现在的日子都要比在琼斯时期要强多了。如此糊里糊涂地为猪卖命,慢慢地就沦为被剥削阶级了,丧失了各种自由。这让我想起了类似的文化大革命,百姓们都还没有完全将肚子填饱,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各种滑稽无理的政策完全没有判别能力,这让少数的知识分子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饱受折磨。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状态,我认为一部分原因是毛主席的路线出现错误,更多原因还是群众的眼睛不够雪亮,没有足够的学识去认识这些混乱的政策。
另外,我还想说一说里面的一个角色——“拳师”,始终是最努力的一个,最后却被新的剥削阶级送到了屠宰场,他的一生是悲哀的,愚昧地为统治者卖命,却没有收到任何回报。这些“愚忠者”的存在,正是动物庄园虽然早已背离原来的初衷,但仍未破产的原因,他们支撑着庄园的运行。正如孙老师曾经提到的“如果文革没有周恩来,文革就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当然不能说呕心沥血的周恩来总理是“愚忠”,但是在错误制度下的勤勉是对是错,确实是有待商榷的。
这些想法可能还不太成熟。我相信,只有统治者加强“职业素养”,公众们提高自己的判别能力,合理行使自己的权力,用时髦的话讲,才有可能构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实现真正的自由。
动物庄园读后感1200字六:(1329字)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小说,虽然使用寓言体的形式,但是不同于其他寓言的梦幻。它属于政治寓言体的小说,更多的像是呈现出一幅现实版的国家、社会发展史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在我的脑海中找到时代的特征。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由于环境的恶劣,有一天一头老公猪(老少校)把它们召集起来,告诉它们你们应该站起来反抗农场主,应该得到自由的生活,被压迫的大家纷纷响应。曼诺农庄的动物们夜晚聚集进行商量,团结在一起推翻了人的统治,赶走了欺压动物的人,建立了动物当家作主的“动物农庄”,想实现“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理想。而事实却是渐渐的猪们对动物庄园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分歧,以公猪拿破仑为首的猪成了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动用一切手段剥削压迫其他动物,拿破仑却尽情享乐,动物们平日见不到拿破仑,只能听到声响器和看见暴力狗仔队。最后猪们和人类几乎一样了,与人类互相贸易生意,但却压榨其他动物,并将“动物庄园”重新更名为“曼纳庄园”。
刚开始看到猪当首领,觉得这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读到后面发现这个象征十分具体。现在看来,那个时代,社会环境是特别混乱的,有一个首领如此独裁,也就够平民百姓受的了。那时它们的思想太过于独立,大多数的动物的充满了无知与懵懂,对社会发展不具有实际意义,通常被像拿破仑这样的头所控制思想,赋予无论如何,首领都是正确的这种观点,推动了情节的近一步发展。只有干苦力,干的做多,而得到的却最少,统治者以其手中的工具以及强大的权利,大力压制那些不听话,不接受统治的,甚至采取武力措施,这也是结局的前奏。
小说的结尾非常的微妙,让我联想到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有一条是这么说的,虽然人类学了那么多年的历史,但总结历史,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东西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其实人不可能从历史里学到任何经验,同样的错误还是一直在犯,人群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不变,这就是心理史学得以实现的基础。历史的变革是在特定环境中诞生的,我们无法准确地预知预料它的结果,自由和民主是分不开的,就像小说中刚开始的反抗也是从自由平等开始的。自由是一直以来倡导的,而民主是作为历史转折而存在的。在心理学面前,我们总是显得很藐小,我们所需要分析的最重要的还是它们的思想。
读完书后,意外地发现有《动物庄园》的电影,忍不住观看了一遍。我觉得电影把小说中的某些细节还是表现得很好,通过描绘首领的表情、其他动物的行为特征,生动地体现了统治阶级时期的各种变革。许多人评价,作者在书中借由对动物庄园的发展变化,对共产主义运动未来命运的预言也被1991年的苏联、东欧剧变和后来的历史所印证。我顿时将自己的观点转换到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理论依据进行支撑,预言家们能进行客观性的分析实属不易。历史就是在曲折中进步。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而过去的每一次失败,都给下一次的成功铺了路。这让我在现在的生活中充满了好奇,好奇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幻想若干年以后,我会不会回顾到现在,想着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想着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有所启发,有所感慨。
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正体会着它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动物庄园读后感1200字七:(1288字)
《动物庄园》是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寓言类小说,他是一名苏联作家,这本书出版于1945年,也就是二战结束之时,读完这本书让我很压抑,也有很多思考,这本书书篇幅很短,表面上只是一部以一群动物为主人翁的童话。然而它却以锋利的笔触,无情揭穿了美好的乌托邦神话,极大的讽刺了社会政治现实以及对极权主义血淋淋的控诉。书中描写的是当时的苏联,奥威尔是想粉碎“苏联神话”在人们心中的印象。通过了解知道,乔治·奥威尔本人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信仰者,是贫苦阶层的意愿,他也许表达了现实与自理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差距。
《动物庄园》以比喻的手法写了革命的起义,发展,背叛与残酷。一群动物受不了人类的统治,以猪为首成功地起义造反,建立了自己的农场,并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然而,聪明的猪拿破仑把自己视为帝王,为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先是争权篡位,赶走了斯诺鲍,,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拿破仑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和越来越多的特别待遇,逐渐脱离了其他动物,最终蜕变成为和人类完全一样的牲畜剥削者,动物庄园的名字也被放弃。[其实,这便是形成阶级的标志。另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是,统治者在一开始便抱走了九只刚出生的小狗,经过对他们的调教,使其变为“狗腿子”为自己卖命,帮助猪镇压别的动物。这是革命一开始隐藏的阴谋,在时机成熟之时,便肆虐开来。至此,动物的乌托邦幻想也彻底告终。
作者其实写的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斯大林曾经为了排除异己,展开了血腥的大清洗运动,加上他国内国际上的政策失误,使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严重破坏,几乎与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背道而驰。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我们国家,这是多么的相似。
而翻看中国的历史,也有一段耻辱并且永不能忘怀的历史——文化大革命,也是孙老师正在讲的内容。文革的发生年月恰巧在中国成立之后几十年。它势不可挡,浩浩大大地席卷了每一寸土地,致使无数文化瑰宝毁于一旦,无数文人志士惨遭迫害,其中还有很多可笑的事情。革命背后,其主要发动者就是四人帮,他们的动机、目的再革命结束后的我们今天已经非常清楚。这一切都是预谋,他们早就计划好争夺篡位,要给这个稚嫩的国家一个新的统治。中国人民辛苦拼搏夺取的胜利,换来的只是一个动物庄园式的乌托邦世界,而那一群居庙堂之高的猪,无情践踏着人们的理想。
文化大革命的早已过去,如今我们应该欣慰有一个从文革中蜕变出的新中国。这个中国是不是乌托邦,这个世界还存不存在乌托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去证明。其实我觉得中国还有点这种情况,但是相比于以前已经做得相当好了。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前几天看到《大国崛起—日本》就让我感觉中日之间在很多体制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的改革现在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的层面了,要进行更加彻底的改革,要深化到政治层面。也希望之后的11月份中央会议能看到积极的成效,而不能像一个动物庄园。
小说结尾写到:“外面的众生灵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再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些,这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更能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这也是现在中国大学生最缺的一项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