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000字读后感 >

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19-04-16 09:56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第1篇】

认真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会使人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四十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本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题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四‎十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本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

【第3篇】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其中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一章给我的印象最深刻。教育素养是有什么构成的呢?读完这一章我的理解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素养有学科知识素养,心理素养,语言素养。

知识素养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在他所教的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真正的教育能手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所学的那门学科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如此透彻,以至于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知识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还记得刚刚工作的时候,上课过于拘泥于教材,视野狭隘,课堂要不死气沉沉,要不就停留在表面的热闹。归根结底,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对教材所讲述的学科知识缺乏全面的把握,这样使得课堂难有活力和思维含量,更无情感可言。

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在儿童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过程中,在游戏、观课、课外休息时间内观察儿童,以及怎样把观察的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儿童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体特点,要积极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运用心理学的分析、观察和研究帮助教师的教育教学。

教师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教师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凭借,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作者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腐朽为神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那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呢?首先强化语言积累,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长期积累,才能在表达上游刃有余。其次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听观摩课,跟其他语言表达能力好的老师学。学语言,还包括向学生学。最后注重实践练习,练习要有目的,有针对性。总之,只要我们勤于练习,勤于反思,找出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扬长避短,我们的语言修养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第4篇】

“书写不好的人,总是那些阅读也不好的人”无比赞同这句话,出自苏霍姆林斯基之口的魅力。

每一次考试,做卷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那些学习好的孩子不但书写认真,而且作业及时完成。虽然我不是语文老师,我们在平日里,也应该多给孩子将一些道理,从低年级的懵懂到高年级的半成熟,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听、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我想对任何一门科目都是收获无比。知识要学会“周转”才能变为能力,从而把知识学活,走进智育的道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处处是知识,处处是能力。我觉得这是我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用那一部分事实放在课堂讲,而把那一部分事实留给学生自己去搜集和加工?还需要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我想以下可以让学生在欢乐中提升:

第一,从孩子很小时,家长就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我妈妈给我说,我小时候听故事总是让她给我讲好多遍,而且每次都会问很多问题,我想那时候我已经开始思考并从反复的听讲中学习语言。到学会拼音的时候,有一定识字量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读。不在乎他记住多少,而在乎他读了多少,也许有些字他还不认识,有些句子还看不懂,但也会沉醉其中,时而紧蹙双眉,时而咯咯发笑,他在读、在思考。在学校里,平时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默读训练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逐步加强。到小学高年级,就应当使阅读达到一种完善的程度: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

第二,到一定阶段,要让学生掌握迅速书写的技能,以便做到能一边书写一边思考。我们在给孩子报听写时,开始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报起,到中年级以后会一下报几个相关的词让学生写,而高年级可以训练听写句子或一段话,这就要求学生书写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并进行思考,把握句子的要点才能听写得准确无误。课标也要求学生书写有一定的速度。虽然这些不是我这个物理老师需要的专业工作,但是我很想提高学生们语文程度,理解能力。语文不好的同学往往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无论哪一科目。现在的中招物理化学试卷就已经开始体现阅读量,信息量很多的现象,然而那些语文不好的同学往往出现不能正确的找出题中信息,和做题慢的问题。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挑选、系统整理和分析事实的技能,也就是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技能。苏建议让他们独立地搜集大量的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他们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

由于我的语文缺乏,所以我深有体会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而语文正是在于阅读,小时候也知道,但是就是不喜欢读,希望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轻松快乐中学会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1000字

【第5篇】

我觉得《给教师的建议》真是一本好书,我以前也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真正去阅读过,从来没有像看这本书那样地看一本教育书籍。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蕴”。“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我完全赞成这句话,并深有同感,因为我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我老是想:“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他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教师只有懂得一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才能使自己的视野变得宽广,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而不是光全情于自己所备课的教材内容上,因为那样会使课堂变得缺乏情感,学生的兴趣也会荡然无存。

教师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教师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取胜。这就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捷发展的今天,教师为适应社会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挑战,知识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等等,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读了这本书后,我获得了不少收益: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说到:“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

继续学习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设疑问难、探究学习、自行解决问题”等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继续学习同样给我的课堂教学带进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从最初简单的电教媒体——幻灯、投影,到现在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使知识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可以把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新知。当然要熟练掌握使用这些教学手段,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才能制作出精美而且实用的课件。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第6篇】

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我们的教育经常处于变化的局面中,有时令人十分激动,有时情绪抑制。因此,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

碰到生气的事或突发的事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个消除激动和气愤的方法——幽默。他这样说到: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最紧张的,有时能引起很长时间气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缓和。学生们之所以热爱和尊重快乐、不泄气、不悲观失望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快乐的、具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会从每一举动中、每一生活现象中看出很小一点可笑的事。善于无恶意地、怀着好心地嘲笑反面的东西,用笑话支持和鼓励正面的东西,是一个好教师和好的学生集体的重要特征。

赏识教育,这个思想贯穿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他时刻提醒着我让赏识常驻心田。

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在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作为教师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教师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学困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做好,老师相信你……”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当学生产生什么事都来做的想法时,当学生学会认识第一个汉语拼音“a”时;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劳动时;当学生有一次作业得“优”时,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做老师的不要吝惜表扬,应该由衷地肯定学生的行为。你可以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他们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第7篇】

通过工作室读书活动,我再次温习了一遍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虽然相隔的时代迥异,但大师思想的精华却依然大放光彩。作者用自己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和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把自己对教育的深刻见解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教师们。

这本书使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让我体会最深的是两点:热爱学生和热爱读书。

为人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育人之道,爱心为先。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微笑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

在书中提到,教师要有学习的愿望,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明白智力活动的奥秘的志向,只有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达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一个简单而又极其复杂的教育秘诀就是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透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一位优秀的高级教师曾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有人说‘没时刻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这样的读书箴言,我完全赞成,并深有同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爱读书的精神。”

再次品读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阅读,今后我会继续带领我的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第8篇】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最近读了他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提及了100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分析。苏霍姆林斯基将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文字深入浅出,让我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感受体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面我就来粗略地谈一谈看了这些建议之后的三点感想:

一、永不停止阅读的脚步

有句古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的我们更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如果我们不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就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回答不出学生突发奇想的问题。因此,读书学习能让学生更加亲近我们,也使我们更具有魅力。现在,我所从事的是小学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教学压力。但是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不仅在智力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创造性极强,经常会问一些老师很难回答的问题。以前听过一句老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继续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时刻充实自己。此外,老师向来担任为人师表这一角色,如果我们教师自己就养成了不断学习、不断阅读的好习惯,那么自然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中强调: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就应该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泉那里去,那里会展现出现象的链条,应该让学生努力把握住这根链条,在记忆中保持住几样事实,事物的关系,这时候他们就是在受着无可替代的思维训练。当然在各种现象的链条中,要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发现,这样才会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主要是要让学生产生共鸣,从生活实际中出发,将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抓住学生的认识与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引发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有的想,有的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充分的备好课,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挖掘教材与学生认识之间的结合点,以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教育孩子必须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只有我们善于倾听才能真正的从心去理解学生,才能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小学老师的我们,工作十分的琐碎,有时会因为自己的忙碌,而忽略学生对自己说的话,只是敷衍一句:“好了好了,老师知道了,一会再说!”可当我们真正忙完了,又将这件事给忘了,自然给学生心里造成了一定的阴影,觉得老师并不重视自己说的话。没有从老师这得到一个答复,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愿与老师沟通交流了。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我们必须要理解倾听的意义,并懂得学会倾听。

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1000字

【第9篇】

我觉得《给教师的建议》真是一本好书,我以前也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真正去阅读过,从来没有像看这本书那样地看一本教育书籍。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震撼着我,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似乎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

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忙;对后进生我更是一直认为这是智力问题和一个人的质地问题,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从理论上行得通,而实践中要想让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有进步有发展是不可能的,要让一个品质不好的人真正弃恶从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谓的“秉性难移”,对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嗤之以鼻。但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后,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很困难很困难。

那个“费加”是苏霍姆林斯基难忘的,也是我印象特殊深刻的。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描述费加的,她“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她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她的思想曲折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去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和我常认定的笨的学生非常相似,那我们平时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使他们把握该把握的知识,傍晚留下来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他“懂了、会背”为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殊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练习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就这样,费加到了五年级,学业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费加进了中级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真的是不可思议啊,费加碰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老师真是她的幸运,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地去对侍一个后进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不要让像费加这样的孩子在短时间里一下子记住要背的课文,一下子理解这道应用题,不要把他们看得和优秀学生一样的能干,这样只会越学越死,越学越笨。而要更注重锻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打磨“脑机器”。

另外,在那么多文章中我留意到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特殊看重,如《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等,《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中强调的也是说阅读对智力的重要性。“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像音乐家不随时拿起自己心爱的乐器就不能生活一样,一个有思想的人假如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激发他们去阅读,阅读是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字写得好坏,既取决于儿童阅读得怎样,也取决于他们阅读的数量”……你这样的句子在整册书中随处可见。其实,这里每一个我觉得可行的做法,我都想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一下。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给教师的建议》鼓舞着我,是我心中真正的教育领域中的偶像!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