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000字读后感 >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

时间:2018-06-29 10:11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很喜欢这片子,当初看了好几遍被谷子地的精神所感动,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当年连队的战士们,还有他那永不言弃的精神都让人为之震撼。没看过的人可以去看一下。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一】

  年度战争大片《集结号》上映半个多月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机会去看看。当然,我只能用看看这个词,顶多也就欣赏,因为咱的艺术细胞不多,够不上鉴赏的层次。看电影有好多层次,而就我所知,就可以分为看情节和看境界两种,我一直都是属于看情节那一堆的,所以我也只能就情节说说我的观后感了。

  先说说我对整个电影的观感,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部年度大片的评价就两字:还行!可能我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看电影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琢磨:这电影到底好看不好看?就我本身而言,一个电影好看与否主要在于他的情节是否吸引人,至于内在啥的,不是咱爷们关注的东西。但今天我琢磨的确实另外一个事情。因为早在《集结号》出来之前,网络媒体就已经铺天盖地的展开了地毯式的宣传这片子有多么多么的感人,据说是能让老爷们(估计是多愁善感的那一类)都能掉泪的绝世好片。正所谓先声夺人,大片效应加上舆论攻势,所以一早心里就着实生出些许的期待。后来,几个兄弟去观摩了一下,回来大摇其头:片子没啥意思,评价就两字:凑合!心里顿时凉了一大截,但凉归凉,咱还得去看,怎么说也是年度大片,看了可能后悔,不看是铁定后悔,细思之下,决定还是看看,也好让自己死心,没想到看完之后觉得还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在这里要声明一下,个人觉得兄弟们的水平虽谈不上鉴赏,但也还能达到欣赏的层次的。)之所以我和他们的观后感差别这样大,究其原因,我想无非就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前面说的几个兄弟看之前被灌输了太多的宣传,所以心里的期望值空前的高,故而去了之后很容易就产生出不过如此的感觉,而我们后来去的人没抱多大期望,就得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所以,还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平常心!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期望太高,尽力就行,能不能成那都是——天说的。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再来说说剧情,因为我是个俗人,而且是个看情节不看境界的俗人,所以不想从所谓的人性这个深层次来剖析这部据说是折射出烈士人性与情怀一面的大片。这部电影的情节其实很简单,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可是整个连队打光了,也没听到集结号响,谷子地被炮火轰晕在死人堆里得以生还。之后漫长岁月里,他寻找原来的队伍,一是想找到团长说完成任务了,但全连阵亡;二想知道团长到底有没有吹响集结号。谷子地最后找到的是团长的坟头。一个司号员告诉谷子地,其实团长从来就没有打算吹响集结号,原来为了大部队的转移,团长和谷子地的连队一样,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谷子地醒悟后,决心挖出全连49个弟兄的遗骸,为当年阵亡的弟兄们找回“烈士”称号……感觉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就更加的简单了:《集结号》改编自小说《官司》,作者杨金远根据一个真实故事创作的,一个老头特别爱听军队的集结号,战士就问他为什么,老人就讲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在一次战役中,上面的命令是一个连队的战士坚守4小时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结果等了12个小时集结号也没有吹响过。整个电影的色调很郁,很暗淡,让人感觉有点压抑,情节也有点散漫,不够紧凑,这可能与电影只有不到两个小时有关。

  写到这里,我本想以做出这样的结论:《集结号》这个所谓的年度大片不过如此而已。可以一个偶然的事情改变了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昨天晚上看完电影回来,和寝室的兄弟们一起观看鲁豫有约关于《集结号》的一集,其实这个节目我早就下载下来了,只是因为没有看电影所以一直都没有去看,主要是怕看了之后失去了对这部电影的神秘感。没想到,这个节目却在刹那间将我对《集结号》的观感完全颠覆:《集结号》的确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年度大片!其实我早就被这部电影感动了,只是自己一直都没有察觉而已:整个电影的色调很郁,很暗淡,让人感觉有点压抑,情节也有点散漫,不够紧凑,这可能与电影只有不到两个小时有关。写到这里,真的是颇有一种:当我发现自己感动时,我已经感动很久了的感觉。“以前的军事题材的电影里,表现的都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牺牲精神,那里面的英雄都是不怕死的,可那样的英雄其实并不现实,其实每个人都怕死,包括英雄,英雄也是怕死的,可是当一个人明明很怕死,但还是慨然赴死,这是怎样一种大无畏的情怀”听完导演冯小刚对这部电影的阐述之后,我才发现其实这部的主调就是演绎一种情怀:悲壮!郁而暗淡的色调+简单的故事+平凡得仿佛在身边的英雄,短短2个小时,导演和演员极力想向观众展现的是一个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军人的牺牲故事,一个悲壮的故事。其实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不是不怕死的人,而是恐惧死亡,但依然慨然赴死的人!

  看完《色戒》之后我的脑海里闪出的是悲情,但看完《集结号》之后我的感觉是悲壮,可能与性格有关,我更愿意去喜欢悲壮而不是悲情。所以我之前毫不犹豫的否定了《色戒》,但今天我想说的是,悲壮的《集结号》,当之无愧的年度大片!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二】

  昨天晚上和老公一起到电影院去看了《集结号》。老公比较喜欢看战斗片,他说他喜欢看战斗片宏大的场面和震耳的音效。而我确恰恰相反,在我以前所看的战争片中,我认为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欣赏意义,共军是一律的聪明机智、勇敢献身,敌人是一律的愚蠢胆小,看了开头,就知道事情是如何发展,最终又将会如何结束。

  而冯小刚所导的《集结号》却令我耳目一新。用老公的话说,我从电影刚开始到最终结束一直是保持着把一粒爆米花送在嘴边的姿势,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播放时间里,我愣是没有吃掉这粒爆米花,因为我完全被这部电影所吸引了。那就说说这部电影吧。

  1、宏大的场面。这部电影里的战斗场面拍的很真实,枪支、大炮、坦克、射击、轰炸都是近距离的拍摄,残缺的尸体、潺潺的血河都体现了战争的惨烈。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战中的凶猛与残酷。

  2、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真实的人性。在以往的战争片中,我从没有看到展示共军胆小的一幕,他们至始至终都像钢铁一样,从来没有弱性的一面。而在《集结号》里,当看到敌人凭借先进的军事武器狂轰乱炸的时候,子弹、炮弹就从他们的身边或是头皮上密密地飞过,我听到谷子地大声的喊:“别趴在那里,给我往上冲啊。”、“大家别乱,散开,散开。”......而王金存刚开始还被吓的尿了裤子。用谷子地说:“我们都不是神,就是神也会尿裤子的,谁不怕死啊。”是啊,共军也不是神,共军就不怕死啦?那是神话了他们。所以《集结号》不做作,不虚伪,它真实的反映战场上的军人与环境,它更能够我让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

  3、数不清的无名烈士。战乱时期,部队打胜了仗,需要整编,打败了,也需要整编,因此,不知道当时有多少象谷子地这样的战士,在经过了生与死的战争后,找不到自己的部队。也不知有多少象九连的人一样,战死在沙场上却被认为是失踪,家人享受不到烈士家属的待遇不说,还要蒙受人们嘲笑的耻辱。

  4、某位县领导的丑恶嘴脸。战争结束后,谷子地留在了一个小县城的部队里做了炊事员,因此,这个县的领导要甄别他的历史。他抽着烟,让谷子地老实交代他是如何穿上敌人的军服,又是如何活了下来的。别说谷子地本人他失去了理智,用板凳扔他,就是我一个旁观者,我也忍不住要上去狠狠地踢他几脚。他妈的,什么玩意,谷子地在战场上玩命的时候,他去哪里了?这也反映了现在的某些领导,别人想实现自身价值,努力工作,做出成绩的时候他们看不到;而如果工作中出现了某些瑕疵他却看的清清楚楚,美其名曰是对工作负责,一丝不苟。屁!在他们眼里:手下的就应该给他们做事!荣誉就应该是他们领!手下的人还要是神,一点差错都不能有!恶心的嘴脸!

  5、谷子地漫漫的寻根路。自从汶河战役后,谷子地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部队。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自己找回部队,另一方面是给他死去的战友寻回一个名分。他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找,找部队;一个窑、一个窑的寻,甚至是到煤厂没天没响地挖煤,为的是找到尸体。谷子地的这种战友情、这种兄弟意深深的震撼了我。想想当今社会的我们,真正能够舍弃自身利益为朋友、为同事的又会有多少?

  6、战争时期真正的中国人。金存刚的从尿裤子到最后勇于献身、姜茂才怀抱炸药冲向敌人的坦克、焦大鹏用自制的汽油瓶去点燃敌人的坦克却最终被活活烧死、吕宽沟为了给连长弄到一块手表而丢失自己的性命......真的是应了那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集结号》,真正的战争片!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三】

  结号我看了,没时间去电影院,BT的VCD版本看的,我觉得集结号的战争场面有很明显的抄袭,整个的电影情节有些头重脚轻,有的情节有点过于煽情,有的情节有点拼凑,国产战争片最大的不足就是在摄影和特技上跟不上。

  我觉得整个电影最精华的部分就是连长谷子地说:兄弟们活着比什么都好,缴这么多破铜烂铁干什么!听到这句话这让我很感动,从这能看出来,冯小刚表现出了强于前辈导演的东西--战场上人性的光芒。纵观国内以往的战争片,不论电视剧还是电影,无一不颂扬的是视死如归的战斗英雄活和运筹帷幄的战场统帅,而战场上的大多数却被忽视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打完仗能平安回家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在战场上让他们杀红眼的是为兄弟报仇的渴望而不是对阶级敌人的仇恨。这是事实,他们99%是文盲,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信仰,当然更不会为之而战。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活着。

  二战后,老美是近代战争表现最突出的国家,从朝鲜战争到两次登陆黎巴嫩,从登陆多米尼加到越南战争,从出兵格林纳达到轰炸利比亚,从巴拿马正义事业行动到海湾危机再到伊拉克。看看新闻,老美在每场战役中最先报道的就是伤亡率。美国也是战争题材电影最多的国家,可以看出好莱坞大片绝大多表现的是活着的英雄,以活着作为胜利的标准。而国内的电影恰恰相反,我们从来看见的都是“一将成名万骨枯”中的“一将”,而他们身后的“万骨”却被轻描淡写乃至于慢慢遗忘,试问,谁愿当被遗忘的人。就拿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淮海战役来说,解放军伤亡13万,这个伤亡数字甚至比三大战役中其它两大战役的伤亡总和还高。国军伤亡数字不详,相信还会高于这个数字。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二十多万年轻的生命就灰飞烟灭了,可想当时的战场是怎样的人间地狱啊,将淮海战役称为一台“绞肉机”毫不为过。可是在电影《大决战》里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是粟裕、刘伯诚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看到林彪用冷酷的令人战栗的语气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我们在大呼过瘾的同时谁又在乎战场上那一百万多万逐对厮杀的年轻士兵呢?杜聿明手下十几万人被包围在方圆十几里的绝地上万人被冻死,他们都不是什么阶级敌人,只是被拉壮丁来的可怜农民;为了打退增援黄维兵团的援军,解放军两个纵队打阻击,拼得只剩几千人……最后粟裕赢了,蒋介石几十万精锐灰飞烟灭,国民党大势已去。粟裕一战定江山,“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无可否认,粟裕是优秀的军事统帅,以至于不停的有人为他没能当上元帅而愤愤不平,可是面对几十万逝去的生命,肩章上的那一颗将星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我见不得流血,见不得一切可怜的事情,家里养的一条金鱼死了我也会难受好一阵。我当不了将军,我也不想当一个这样的将军,我只是一个兵,想起大学时候,教学楼上的猩红标语“团结、紧张、严肃、牺牲”,我厌恶战争,我只想好好活着。

  战场上统帅要为战争的胜负负责,他的责任就是打赢,伤亡数字倒是其次;而每一个战士,他们的责任却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保住自己的性命!作为一个基层指挥员,谷子地做的很对,他坚守阵地完成任务的同时想方设法保住弟兄的生命,他没有将他手下弟兄当作炮灰来来为他铺就立功升官之路,他的人性光芒在硝烟迷茫的战场上熠熠生辉。

  从《士兵突击》里最著名的两句话“活着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最有意义的是就是好好活着”;“不抛弃,不放弃”。到《集结号》谷子地说:“兄弟们活着比什么都好”。让我开始觉得,国人对战争对战争中的生命的态度开始转变了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四】

  整部影片2个多小时,前半部让人窒息,后半部让人感慨。可能是对冯氏贺岁的思维定式,想想肯定是一部不折不扣、惊心动魄的商业巨作,前半部我几乎保持着这个想法,但是后半部完全不同了,我觉得后半部更是这部影片的精髓所在——等待生命中的集结号。

  首先是对革命烈士,更加敬重了,从上半部那些血肉模糊的场面到一个老连长的一身正义,着实让我重新领会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之后我在想,如果是我身处这场战争,我会选择听到还没有听到呢?因为在这个类似英雄主义片套路的故事构架中,信念和正义是相互被隔离开的,集结号的号声,只响在战死者的心里,而这集结号,也只能成为拷问人性的工具。谁不怕死,但是在战争中和敌人针锋相对时,生死本不是自己能掌握的了,喊再多口号也只是为了壮胆,但是正义和正气会让你‘死’的更加坦坦荡荡。这一点在九连指导员王金存身上全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从一个文弱书生到一个伟大的为国捐躯的烈士,个人觉得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真,有血有肉,人性的弱点和伟大全都有……

  一连的战士,等待一个‘集结号’,有人选择听到,有人选择没听到,这本没有对错,但是军令是最高原则,连长是最高指挥者,他选择‘没听见’,也许就是恪守了原则,但是也葬送了这个47个生命,你说是对是错呢?

  跳过战争场面,老谷的执着和坚持,已和生死无关。逝者已去,对于狙击战中唯一幸存者来说,牺牲的战友应得而未得的荣誉已然成为和平年代中他心中的集结号声,没有得到应有的烈士称号他决不撤退。而恰恰在这寻找证明的过程中,老谷自己本身也无意识中得到内心解脱和自我的尊严。

  电影中有一个很值得人们思考的画面:镜头从一个无名士的墓碑拉长到整个荧屏都是一排排这样数不清的墓碑!!《集结号》是讲胜利者这一方,活下来的和死去的都得到了应有的承认,但在战役中战败的一方,死去的有多少人会被记录下姓名?他们的生命的价值又何在呢?但相对于消逝的生命,这墓碑上的有名字和无名字重要吗?

  冯小刚竟可以拍出这样的影片!很大的突破,期待他继续带给我们好电影!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五】

  看〈〈集〉〉是朋友安排的,也是为了将“功”补“过”。

  写不少于500字的观后感,是师傅交代的。

  写就写吧---趁“热”写。

  写之前,看了网上一些娱乐八卦以及评论。对娱乐八卦里的xx女星看中就哭了,xx女星感动落泪,xx女星甚至哭花了妆容...才发现真是炒作啊炒作啊...这些女星真是“脆弱”啊“动情”啊...唉,用得着这样吗,用哭〈〈集〉〉来炒作自己...,至于那些评论,确实写得专业,什么年代啊背景啊啥都写了,这些不是我的主要感,我的主要感如下(不好意思,上述跑题得严重)。

  基本上我是个胆儿不大的人,也就是说看肉搏战基本上会一惊一乍,看见敌人来了,心就提到嗓子眼儿了----哎呀,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如果遇上敌人偷袭,我的惊吓可以让周围坐的人比看电影内容还受惊吓---所以,在电影的前一个小时,我基本上是提着心过的,在谷子地率领的九连抵挡敌人一番又一番的进攻过程中,我有点埋怨---唉,导演怎么就不让人歇歇(具体指一场战斗和一场战斗的间隙时间太短,气儿还没喘平,又来了!!)?然后我借给师傅发短信,减少直视荧幕的时间,我说---冯小刚的火力太猛,心脏病都快出来了~~~

  后来在我欲使出“杀手锏”---捂耳紧闭眼的那一瞬间,影片突然滴“峰回路转”,进入了没多少战争镜头的“抗美援朝”时期然后就迅速进入了和平后谷子地给他九连弟兄讨说法时期...基本上“战争场面”比“情感伦理”1:1,个人觉得这个比例划分太均等,没了“重点”,让人看了觉得怎么就“急转直下”“类型瞬间转换”---略微不爽。

  其实从一开始,刘团长给了谷子地一条平时连半支都不爽快给的烟让他阻击敌人,听到号吹了就撤,我就觉得这号铁定不吹的,刘团长早算好了,丢卒保车,为了保存大部队,牺牲这几十个人的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战场上命如草芥,可是每一个生命又是如此真实有分量,于是每一个生命的离去都是如此壮烈!然而一个人的生命和军令以及政治以及更多相比,便变得微乎其微---于是,你又能奈何?命由天定----你被"安插"在哪儿,你将被"赋予"什么样的"使命",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奈何不了...

  至于片中的那个女主角(忘了叫啥了),感觉没她片子也不会少什么,男人的电影,有时可以拿个女人来突出主题,可是个人认为编剧没把她的戏编好,反而让人觉得多余,至于她和后来那个炮兵连长的“爱情”就更让人莫名其妙了......

  还有啥,哦。。。因为故事是以淮海战役为背景,也就是说解放战争,也就是说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互攻----想起了一首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像原来大学里的外教Mr.Reader说的,我们地球原本是一个大family,我们地球人彼此互为familymember,他希望因此而世界和平。这只是他的一个美好希望---人性?和平?----如此引出去,就是一个严肃大话题了...打住打住。

  最后呢。。。总体说〈集〉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拍的战争大片,效果做得很不错。如果钱再多点儿,就可以做一俩小时战争场面的大片了~~~网上有人说,这是中国战争片的里程碑,我觉得此评价不为过。

  前个礼拜刚看了〈投名状〉--情节和场面都非常不错,也是心从头提到尾啊~~对导演陈可辛很佩服,什么路子都敢尝试,还有模有样,比如05年的歌舞剧〈如果爱〉,虽然有人说〈如果爱〉里的有些镜头有抄袭之嫌,毕竟人陈导朝歌舞剧迈出去了,迈出去了就是好的,以后可以多多积累多多创新。

  好了好了,从〈集结号〉都扯到〈如果爱〉了,如果再这么“信马由缰”地想着和写下去,今晚上不用睡觉了...估摸着应该够500字了,行了,任务完成,睡!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六】

  近日特地到影院看了《集结号》,2小时后出来发现没什么感觉,没有值得津津乐道的镜头,只是感到有点失望。一方面是影院的音响系统,另一方面是电影本身。

  先说第一方面,音响方面:

  看电影前看到网上关于此片的音效是如何如何的逼真,多种不同的枪声等等,所以怀着很高的期望。果然对于枪炮声的表现还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听不到DTS声效,我想看看影片的结尾又没有DTS的标志,可惜,片尾字幕放了一点点就停止了放映,只好在下一场等待入场的观众奇怪的目光下怏怏退场。只能猜测了,要么是电影没有采用环绕声配音,要么就是随然采用了DTS,但影院没有播放出来。

  如果是前者我就很奇怪:如此大制作之电影竟然只用双声道立体声,还在乎这一点点钱吗?如果有幸冯导看到这篇文章,请给个答案。

  如果是后者,除了气愤没有别的办法。虽然影院有环绕声设备,但人家就是不启用你也没办法。正规说来这也是对消费者的欺诈,但你找谁说理去?谁又能听你说关于环绕声、杜比、DTS等一大堆的“废话”!忍了吧,还是在自己家里的4声道里面自得其乐把。以后就别去影院挨这个“宰”!

  再说第二方面,电影本身的遗憾:主要是标的是战争片,却有一半的故事片情节。感觉“被骗”。现在单说那一个小时的战斗场面(场面不够大不能说“战争”)里面的种种不足,可能剧组没有请军事顾问吧,要是请了的话,那个军事顾问就是个白痴。

  1、派6个人去侦察敌情的镜头怎么那么像美国兵的动作?当年有这个动作吗?明显模仿《拯救大兵瑞恩》,以下简称《拯》。

  2、明明已经包围了敌人,听一开始谷连长的喊话内容,应该是十拿九稳。但进攻时却又那么被动,好像被敌人包围了一样,还把指导员搭进去了。笨!

  3、王宝强饰演的狙击手在敌人进攻时对旁边人说已经瞄准了那个敌军官,只要一下命令就把他干掉,但开战后好一段时间才将对方击中,为何?

  4、狙击手,那年头我军有这个称呼吗?好像一般称呼为“神枪手”。

  5、既然有狙击手,但戏份太少,根本体现不出来“狙击手”三个字。失望!

  6、敌军坦克进攻时为什么后面看不到跟随的步兵?而且就那么几辆坦克。

  7、谷连长耳朵被震聋的镜头严重抄袭《拯》。

  8、谷连长说把牺牲的弟兄们的尸体抬到洞里面,不能落到敌人手里。那时候也没听说国民党兵虐待我军战士的尸体啊?!要是日军还要可能(虽然也没听说过什么“虐尸”)。编的离谱。

  9、大家都说“听”到了集结号,只有王金存实话实说没听见,这个有点意外。应该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或是连长说出来比较符合实际。

  10、“国军”的台词太少,好像只有一句话“我们投降”,很快就被毙了。那个镜头太像《拯》里面那个怕死的下士枪毙杀死连长的德国人的镜头了。

  11、杀死俘虏时连长让别人开枪,那个人又让另外一个人开枪,推来推去让狙击手开枪,我们的“傻根”刚要举枪,又被人拦住了。这不是欺负人吗?就他缺心眼儿吗?干吗连长不开枪。莫明其妙!

  12、最后敌人蜂拥而入我军阵地,被炸了个落花流水,战士们纷纷上了刺刀,眼看一张真正感动观众的肉搏战要开始了,却突然没有了。大煞风景!冯导怎么忍心将这么好的镜头落下了!大煞风景!后面的情节怎么让观众感动?!

  13、朝鲜战场镜头太少,遗憾遗憾!

  14、炮兵连长踩了地雷,谷子地经过处理,让连长脱了身。自己傻乎乎的用手按着,一直到最后炸瞎了自己的眼睛。找个石头压上去不就结了!能用手压就不能用石头!?笨笨笨!

  15、最后那地雷只炸了谷子地的眼睛,这就奇怪了。他也太能耐了,怎么躲的?没把脑袋炸飞!是地雷受潮了吧?

  16、炮兵连长指挥炮兵打击敌人的镜头就那么几下就没了,也太应付观众了。冯导又扔了一个感动观众的机会。

  17、后半场的情节很像《秋菊打官司》。

  18、追认烈士的场面,当谷连长自己代表九连向那个大校报告完之后,首长只说了个“辛苦了”,这也太搞笑了,当时好多观众都发出了哭笑不得的声音。

  19、最后发现烈士遗骸时,王金存的头发长长了不少。虽然人死后头发会继续生长,但不至于长那么长把,看样子至少长了三四个月。

  20、王金存炸掉洞口后到底是怎么死的,不得而知,他只是腿受了伤。依情节猜测应该是坐在那里等死的。多少有点弱智。

  以上种种仅作为个人观点,望广大网友指正。

  希望冯导以后再拍战争片能引以为戒。让我们——冯导的粉丝们看到真正的战争片:真实、惨烈、符合情节、有中国特色、忠于历史、忠于现实的战争大片。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七】

  我看了两次《集结号》,一次是在它刚刚上映不久,那时对它的第一感觉不好,原因是因为它刚开始的那几个血腥镜头实在不讨女生喜欢,接着就跳着看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是不好看。第二次看《集结号》是公司要求的,我从头看到尾。看完后很是庆幸,为自己差点就错过一部这么好的片子而懊悔。

  总的感觉这部片子很感人,为片中谷子地的英勇和执着。在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有人情味的战争片,以往看的片子都是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的,而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看到坦诚的人性,这在谷子地不接受投降射杀俘虏和汶河战役中连里的战士希望撤退谎称听到集结号这两个镜头里反映得很彻底。我并没有为他们“愤怒”和“怯弱”而羞愧,相反,这让我感觉很真实。这一点在以往一味高唱“理智”和“不怕死”精神的战争片里显得尤为可贵。我们当然知道我们的烈士是英勇的Www.GuaZe.Com瓜泽网,但我们也接受我们的烈士在偶尔的时候那种真实的情绪,这种真实让烈士留在我们80后心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那么的虚幻和遥远,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他们是烈士的同时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其实,普通的人最后能成为烈士更令我们敬佩。

  影片开头那些惨烈的战争场景一直让我不忍,可到了影片后段谷子地在矿场挖部下的时候,我才对影片开头的血腥和悲壮有了理解,谷子地从开始的愤怒得不接受敌人的投降而射杀俘虏到片后的执着地要为牺牲的部下正名,这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他爱他的部下爱得深沉。

  这部影片有好些镜头让我难忘,每每难忘都是因为有不同的感受。

  还记得谷子地因为杀俘虏的事关起来后认识了一个文化教员王金存,而这个教员被关在这里的原因是因为他上战场尿裤子。在以往看来,战士因为打仗而吓得尿裤子是多么的可笑和丢人,但这部片子里,一个曾经怕上战场而尿裤子的人最后成为了九连的优秀指导员。我们没有否认他的英勇和优秀,同时也没有嘲笑他的懦弱,因为那就是一个把懦弱成变成英雄的年代。

  还记得吕宽沟冒死去死人堆里捡手表,说“这回连长知道点儿了”。没听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真有点看不起他,当他说出这句话时,当他中枪也紧紧抓着手表时,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可敬的战士。

  还记得在汶河战役里一个战友被子弹打穿脖子,谷子地对不停帮那个战友包绷带的战士说:“如果我被人打穿脖子,不要给我用这么多绷带,留给有用的人。”不是谷子地不舍的那些绷带,但面对一个已经牺牲的战士,他知道活着的人更加重要。

  九连最后只剩谷子地一个人生还是一种悲哀,他要承受多大的自责和悲伤,他一直以为集结号已经吹起,是自己没有听见而导致没有及时撤退的,但就算在如此的自责和悲痛里,他还是找到了自己活下去的目标,就是他不甘九连全部牺牲的战士只落得个“失踪”的结果,他要给九连的兄弟正名,他们都是“烈士”。正名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忘不了谷子地在听到部队已经整编不能核实自己身份时的惊讶,忘不了谷子地在遭汶河政府一个主任仍旧质疑他是俘虏身份时的愤怒,忘不了谷子地拿着个头在矿场里挖九连烈士遗体的执着,忘不了……

  一直觉得九连烈士们受勋的情景是整个影片主题的升华,是对谷子地执着的交代,是对九连烈士们的交代。白雪皑皑,烈士们用英勇、顽强和鲜血托起墓顶的红五星,托起了新中国的解放,那最后吹起的厚重的集结号声,是在叫九连烈士们的英魂回家……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八】

  昨天晚上看了一下近日比较热的电影《集结号》,其中的情况和谷子地深深地打动了我,在电影市场日新月异、电影频出不穷、总落于俗套的大形势下,能有这样的战争题材的影片,能有这样深深打动人心的战争影片出台,在我们体悟的同时,我们应该深思,深思的不仅仅是电影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价值的取向,而更应该深思,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的缺失,缺失的太多、太多,以至于我们忘记了那些为国家流血牺牲,为人民负出大家、小家、甚至付出了一切的革命先烈。

  谷子地所带的九连是真诚的,是可爱的。他们真诚的表现,道出了战争的残酷,他们听到集结号的声音,道出了对生命的渴望,对于和平的渴望,他们用行动付出了他们的真诚。谷子地是忠诚的,在没有确且答案之前,他没有下来,也没有指挥他们的队伍下来。他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一位士兵的可亲的大哥,纵使在这样的亲情下也没有放弃命令,也没有放弃责任,在关键时刻,想得依然是大局,想得依然是军人的天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谷子地也是民主的,为了证明集结号是否吹响,为了履行军人的这一神圣使命,他在战场态势严重的情况下,也不忘记听听大家的意见,综合分析大家的见意,他用他的行动真正诠释了民主的意义。谷子地是一名优秀的带兵人,一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他知道怎么去人尽其材,让一名文弱书生,一个文化教员,上了战场就尿的人,在那种生与死的考验中,勇敢接受了的面对,也给无名的战士们留下了珍贵的一笔。

  战争结束了,但战争留给谷子地那种兄弟深情,那种对人生的态度,却永远不能改变。生活在和平中的人们,有几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呢?在战争年代,大家向往和平,而在和平年代,我们是否也应该关心战争,关心那些为了能使大家过上和平生活而付出奉献的人们呢?当谷子地的兄弟一再坚持下把他调到县城上班时,他和县城干部的谈话,真切反应出一些势力小人,一些自以为是,一些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成是一种召牌丑陋小人的嘴脸,堂而皇之的他,精神生活是多么的可辈。在谷子地说出,死都上百回,几句话我还付不了责吗的愤怒中?也显出了英雄的无奈。

  在谷子地执着要掘出死去战友兄弟的同时,我们是否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是否感受到社会应有的责任,是否应反思我们社会的意识形态呢?我们到底怎么了?在数年后司号员小梁子确告谷子地没有吹响集结号时,谷子地那种激奋之情,那是对死去战友的深深祭奠,那是对生命的尊重,那是对于生命的思索,生命有贵重之分吗?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只有保全大局,牺牲小部队利益。难道在我们和平年代生命就有了贵贱之分吗?

  王守业、刘广智这些高官们,在国家给予权力的同时,你们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你们的生命取向在哪里,你们的价值观念在哪里,你们死去何以面对那些为了共和国而牺牲的烈士们?

  生活在和平中的人们啊,在我们拥有和平生活的同时,在我们好好珍惜和平生活的同时,让我们去祭奠那些为和平付出生命的人,付出青春的人,让我们去关心、关爱、关注那些正在奉献和将要付出奉献的人们。去热爱我们的子弟们,是他们保卫了我们和平的生活。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九】

  鲜血承载着一份责任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对生存的希望。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曾经”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战争全局考虑,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队友正名,谷子地展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间。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因为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知道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

  “我是中原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无论是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还是得知独二师军队已经改编,谷子地介绍自己是总是说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集体是最重要的,先是集体其次才是个人。生活在物质横流的社会,我们似乎变得很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关心集体,或是忽视别人的感受。其次,没有一个人是与社会他人隔离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与别人交往,我们有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隶属于某个社团团体。所以,我们,年轻的一代,要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这也是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我们这么做的。

  “每一个牺牲者都是垂不朽的。”这是《集结号》这部电影所要的表达的主题。经过谷子地的不懈努力,终于让那47个被遗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们没有失踪,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后,九连全体烈士道德墓碑前,团长的警卫员小梁终于吹响了集结号,那响彻天空的号角悲怆而有凄婉。

  今天,我也听见那最后一声集结号,你听,它真的在响,环绕在我们的耳边。它在提醒我们,作为生出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身献躯的革命先辈。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篇十】

  自打上半年被一大姐在电影院里捉奸之后,我几乎就没进过电影院的门。今天差不多是半年来头一次,片子是《集结号》。差不多一年多以前,我在报纸上娱乐版上看到娱记探班片场的报道,就觉得这应该是值得期待一下的电影。今天看完了,觉得不错,艺术价值之类淡就不扯了,总体感受就两字:好看。影片结束的时候,电影院里还有掌声。

  从电影院里出来的时候,脑子突然冒出一个词:“归属感”,大概这就是我对这影片的观后感。应该说这要归功于张涵予扮演的那个九连连长的形象,此前我一直不太喜欢这个演员,因为他在《贻笑大方》里演的那个痞子形象给我印象太深了,以至于一看见他就能闻出一股胡同味儿,好在他在这个片子里把胡同里的痞子成功变成了战场上的兵痞,那种老兵油子的味道恰倒好处地让一个英雄鲜活了。

  现在说说这种所谓“归属感”,九连连长谷子地不论走到哪里,总是自报家门: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部队番号取消了,原来的老团长都死了,朝鲜战争都打完了,他还这么说,显得有些滑稽可笑。全连四十七个战士都埋在了旧矿窑里,就剩他一个光杆连长,那个旧矿窑本来也应该是他的归宿。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也就是一个人寻找归宿的故事。他的归宿没了,所以他在别人眼中变得疯疯癫癫。电影里最后那场戏,首长在9连战士的合葬墓前给谷子地和战友们颁发勋章,煽情煽得很不错,不过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却想起了格非的小说《傻瓜的诗篇》里的一个情节:精神病医生对一个癔想自己仍置身战场的神经病说:

  “我是团长,304号高地发生了什么情况?”

  病人转过身来一个立正:“报告首长,美帝国主义向304号高地发动了15次进攻,我军伤亡惨重!”

  “稍息!”医生说:“敌人的进攻已经被我们打退了,你们的阻击战打得很漂亮,现在的任务是——”

  病人“啪”地立正。

  “到床上去睡觉!”

  神经病立刻行了个军礼,直挺挺地躺床上了。

  如果谷子地的故事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话,那么近乎事实的情况更有可能是出于这样一种目的。失去归属感的人是无药可救的。

  好了,不说电影了,说点别的。也和归属感有关。前两天一个比我们低一届的老同学请我和韩老师哈图老师一起吃饭,唱歌,折腾了一个通宵。本来挺好一事,结果折腾得有点过,一直折腾到凌晨6点多。我们在卡拉OK里喝啤酒,几个老男人轮流唱那些老歌,我喝着喝着就睡着了,等醒了的时候还是这些歌,以至于这些本来挺怀旧的歌听得有点犯恶心。

  我知道按照以前的观点这其实也算一糗事,对于糗事本应该是只字不提的。过了没两天韩老师在自己的博克写了一篇巨长无比的文章,全是学校那些事。那篇文章有点长,我是跳着看的。大蘑菇同学看完之后说:韩老师一定是老了。我说怎么呢?她说怎么全是你们以前那点事啊?

  没错,仅仅是出于往事的怀念才写东西,这对于一个热衷于写作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傻子都知道这口井早晚有一天会挖完的。但是对于一个失去归属感的人来说这么写是必要也是必然的。韩老师是不是失去归属感的人我不知道,我知道我是。那种疯疯癫癫的感觉折腾了我将近十年,也就是这两年才好一点,不那么神经病似的怀旧了。其实有时候想想归属感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一种不靠谱儿的东西。你熟悉的街道,你熟悉的人,你熟悉的环境没有了——他们本来就应该一点点消失——世界就是这么发展的,你瞎起什么劲?这两年我才把这个问题想得稍微明白一点,当然这也是在经历了一个痛苦和觉得没劲的过程之后的事。

  顺便提一句,在这一点上大蘑菇同学是我的榜样:刚到德国没两天,就张嘴“我们这儿”闭嘴“我家”地说德国了,显着适应能力极强还透着点没心没肺的意思。不过在这点上我确实应该向她学习——我说正经的。

  还好我不用象谷子地那样抡着镐在煤堆上刨人。也许这说明我还活得不透彻,不纯粹。所以今天出电影院的时候我脑子里产生了这样一个假想:要是十年前我们毕业的时候大家没有顺利地走出校门,而是被一场突然而来的灾难全部吞没了——比如有人在宿舍楼里安了炸弹,所有人都炸死了就剩我一个人——那该多好啊。

  十年之后,我终于在学校的废墟里找到哈图老师、韩老师、劢劢、老七、彬彬、猪头赵勇春陈晨等人的遗骸,然后刨了一个大坑把他们全埋了。在大家的墓前,老校长陈为良捧着大家的毕业证书交到了我的手上。

  我向前一步来到老校长面前,立正站好: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文艺系94编导班班长吴老六前来报到!

  已是孩子他妈的班主任李琼瑶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一群树大的孩子为我们鸣枪庆祝毕业……

  恩,好了,可以出字幕了。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