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000字读后感 >

刀锋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17-02-16 10:59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刀锋读后感1000字一:(1200字)

英国小说家毛姆撰有杰作《刀锋》,小说主要以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的对人生终极的探寻历程为线索,描写了以拉里为中心的许多美国男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欧洲的空虚精神和横流物欲。

本书最成功的,是对人物的塑造。

本书开头运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艾略特的社交手段,他可说是书中第一个登场的重要人物,作者先写了他为达目的的曲意逢迎,又笔锋一转,写出了他对朋友的热情、慷慨以及本身的才华,叫人对这样一个除了势利以外一切都好的绅士不得不亲近起来。他作为一条线索,为作者打开了一个社交圈,书中其他的重要人物才一一牵涉进来。自作者认识艾略特,直至艾略特在繁忙的巴黎游宴季悄声逝去,他的一生都跃然纸上,让我几乎忘记了这是一本小说。无可否认,他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了。

拉里总给我一种错觉,那就是他十分健谈,但实际上不是,他尽管有着自如的风度和动人的笑容,但在其未婚妻伊莎贝尔和一众朋友之间总是友好地沉默。他不可或缺,但又从不主宰什么。这和他那些深奥的狂热的思想不符。他付出一切去为内心的问题“找到答案”,甚至推却了许多好职业,与伊莎贝尔解除了婚约,到煤矿、农场上做苦活,最后散尽家财而甘于隐没人海,至少在我看来是大大不必要的。后来他执意与索菲结婚以拯救她的灵魂,而索菲本身的态度却带着盛情难却的勉强意味,这更令我感到不快。我认为拉里太过一厢情愿并且太过强势,缺少为索菲能否适应的考虑。最终索菲逃婚又被发现裸死,他却认为这“具有崇高的悲剧味道”。我实在不知该怎样看待这样已经痴了的评论。

而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虽然贪图物质享受并对拉里有不曾道明的占有欲,但是却一直十分真诚。她对拉里的爱从来没有变过。尽管她主动提出解除婚约,但那并不过分,因为没有多少人可以理解拉里的“精神生活”,那在常人眼里就是“无所事事”的代名词。她对拉里的确深爱,占有欲只是一个方面。毕竟所有的女孩都希望她的另一半可以给她依赖感。老实说,我第二喜爱的就是她了。她并不自私,在危难关头没有弃丈夫于不顾,并勇敢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虽然她有坏念头,但大胆地在作者面前承认了。她这种稍带霸道的顽皮派头让人恨不起来。她的外表和风度更不用说了,岁月把它们都磨砺好了,她只会一年比一年地更有魅力。

一下子观览了这么多人的一生,回想后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评论:“书中与我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在我们的眼里,他们的结局或许不堪,但对他们自己来说,已经都获得了各自的成功了。我原先翻开这本书,只为探寻师长们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启发,如今看来,一千个人会读出一千个毛姆来。要我看,我的收获是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那碰巧是伊莎贝尔与拉里争论时的几句话:“一个人应当工作。他生到世界上来就为的这个,他就是这样造福社会的。”

狂热探寻人生很好,像拉里一样用知识武装自己更不错,但人完全不应该为了这些而把事业荒废掉。人类最好的理想,不正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能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职位上劳动,回馈社会吗?

刀锋读后感1000字二:(1397字)

读毛姆的小说开头总是很难,一旦开了头就愈发不可收拾了,这本小说我光开头又是开了好几次,大量的时间用在前面的进入状态,可是一旦上路后读起来就倍受吸引,后面的不知不觉就读完了,貌似这本书罗里罗嗦地就围绕着那几个人十几年的生活,结局也不像一个正儿八经的结局,不过细细想来,正如毛姆所说:“这是一部以“成功”为题材的小说,因为书中和我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艾略特成为社交界名流;伊莎贝儿在一个活跃而有文化的社会里取得巩固地位,并且有一笔财产做靠山;格雷找到一个稳定而赚钱的职业可以每天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上班;苏珊。鲁维埃得到生活保险;索菲获得死;拉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所以,不管那些自命风雅的人多么挑剔,一般公众从心眼里还是喜欢一部如愿以偿的小说的;所以,也许我的故事结局毕竟并不是怎样不如人意呢。”

毛姆的书也读了几本了,相较来说,无论从阅读性、探索人生意义、寻找生活真谛和哲理性方面来看,这都是一本上乘之作,拉里面临的很多问题也是我一直想探究的,只不过拉里于二十岁出头这样年轻的年纪只因一场战争就让他一下子去直面这些问题,而我是经过了许多年的阅历和经历之后才慢慢开始思考的,我想拉里所处的那个时代跟中国现在所在的时代差不多,都是一个社会飞速发展,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着,社会还处于原始积累的大发展阶段,人们不可能有闲钱、闲暇、闲工夫去胡思乱想,因为所有的人都忙于赚钱,社会的评价标准就是谁赚钱多谁就是成功的,所以拉里很难在这样的社会里实现自己“晃膀子”的理想。所幸他还有一些钱可以满足他不工作、晃膀子,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去探索、去追寻自己疑惑的东西,游历了许多地方(欧洲、印度等),而他这种理想和行为我想在如今的中国只会被大家认为是好逸恶劳的蛀虫生活,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奋斗、努力、上进,人们无法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种好逸恶劳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拉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然后散尽财产重新开始生活,在中国我想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勇气和魅力!

昨天某公司保险经纪人力邀我加入他们公司,然后以她现在的年薪是100万相诱惑,我无法免俗,我不能不说我不羡慕她,但仔细想来也没什么好羡慕的。首先我不一定有她那样的能力、耐力、辛苦和专注投入到卖保险的事业当中;其次她的事业起步于十几年前,机会比较好,而且毕竟积累的时间长,而我如果从现在积累十几年的话,我无法想象十几年后的自己会是怎样的,我是否愿意投入那样的时间和精力,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再其次想如果保险真这么好做,真这么赚钱,那不是人人都去做了吗?我不怀疑她现在的收入,但我很怀疑如我这般的人能够做到她那样的收入。加上,我之前的事业轨迹与之完全不同,那可能已经说明了就是现在的生活就是适合我的生活。

我知道能多赚钱固然是件好事,但目前我的心思已经不在赚钱上了,我现在只想拥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可以尽情的做我想做的事情,虽然我无法修炼成拉里那个样子,但我真得很向往、很羡慕他的生活,可以置物质以外的东西完全于不顾,只置身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大量的书籍、游历不同的地方,寻找到心灵的平静。其实,想想人生需要的真得不多,如果只是吃饭、睡觉、穿朴素的衣服、吃简单的食物、慢慢游历感受不同的文化,这些都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只是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被现实的欲望绑架得无法脱身,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刀锋读后感1000字三:(1358字)

作为一本超级名著,每个人所能见到的东西都会差别很多。在手不释卷地看完《刀锋》后,脑中浮现的却是保罗·奥斯特的那本《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后者才只看了一个书名,但查了英文solitude的意思却是令人回味的——A distinction has been made between solitude and www.guaze.com loneliness. In this sense, these two  words refer, respectively, to the joy and the pain of being alone.也就是说,这不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孤独。是一种享受的孤独——这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是不多的。

一向认为,中国的文化是分割的——孤独的原意是王者+独一无二的意思,是少部分在某些领域达到顶尖位置的人带点高处不胜寒的闲情。但显然在民间并不是这样被解读的——孤芳自赏是可以,可别人一旦不赏,就等着被口水淹没吧。然而,这样的现象也不是中国独有,只要有群体,就有大众之乌合。书中做到极致的莫过于埃略特,然而作者虽然同情了所有人,但获得怜悯是埃略特,后者一生追随了最尖端的潮流,却在晚年被时代无情地抛弃——甚至求得一死的索菲也是被正面评价的。当然,最被赞赏同时也得到最残忍报应的是伊莎贝尔,她美丽动人光芒万丈、却算尽心机想用最安全的方法把莱雷绑在身边,始终保持自己最舒适最安全的距离——当然,这必然是徒劳的。随着莱雷越走越远,伊莎贝尔能做的也越来越有限——或者说,莱雷从来就没有被任何东西束缚住,他坦然地接受万物对他的影响,却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思想的独立上,因此伊莎贝尔其实从未抓住过莱雷。莱雷充分诠释了一份最完美的solitude。《瓦尔登湖》里面有一段: I never found the companion that was so companionable as solitude. 孤独是人的最佳伴侣,然而真的去实践这份孤独,我们一直缺乏勇气。也和朋友谈起过,我们的生活其实被很多事物所束缚,快乐、幸福伴随着单调、困苦和徒劳,然而如果有一点清醒的话就会明白,这些束缚大多都是来自于自身,如果再有一点勇气跳出来,生活将完全不同。我想最核心的还是观念的转变——莱雷诠释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孤独,我们生活在这个芜杂的世界,但依旧可以拥有高尚的灵魂:莱雷最后的顿悟就是去拥抱这个世界,做一块丢入池塘的石子,泛起的涟漪能改变这个世界,无论多大。

最后回到这本书,莱雷的一生是在一种平和的孤独中经历着苦难与探索,从而达到一种宁静的:“可以通过爱、通过行善使人类得救,但他们从来没有否认过,最崇高的途径——不过也是最困难的途径,是通过知识,因为求得知识所依靠的工具是人类最宝贵的天赋——他的理智。”莱雷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和锤炼之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相比之下,伊莎贝尔因一丝犹豫而放手、却因一次罪恶而成全了莱雷最终的流浪,也让伊莎贝尔永远地失去了莱雷。不得不说,最讽刺的莫过于此——我们也可以说命里无终须无,但失去的方式和过程却是各有各的不同,悲剧也就是这么精彩和令人唏嘘。《刀锋》里面每个人都在游走,有人获得了所有却失去了世界,有人得到了整个世界但从来一无所有。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